伊斯蘭歷史告訴我們,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憑著對安拉的虔誠和熱愛,憑著對人類萬物的關懷和疼慈,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和佳美的行為贏得了人們的心靈,贏得了全體穆斯林對他的愛戴和擁護,甚至他贏得了他的敵人們的欽佩和尊重...
古蘭經反復呼籲人們愛惜自身。愛惜自身所指示的是:讓我們與自身之間,建立全面的和平關係。簡單說:生命是用來享受的。用生命作惡,就是與自己為敵。...
在這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期望中,奔向更加美好的人和有意義的事,才是我們當下應該多去做的,這才是以我們善心善為的最終目的,並以此去獲得永恆福澤的基礎!...
伊斯蘭強烈呼籲這三大人性原則,並為它的貫徹落實劃定了實際模式,把它和信仰、禮儀、生活禮節等緊密聯繫起來,使它不僅僅是詩人的願望、理想主義的空想及紙上理論。這裡我們只談談博愛和平等這兩個休戚相關的原則。...
扶危濟困、樂善好施是伊斯蘭教倡導的美德,是穆斯林應該積極實踐的善功。施捨、救濟需要幫助的人是伊斯蘭教衡量穆斯林信仰是否完美的標準之一,也是後世獲得安拉厚賞的憑據之一。...
善惡有報,古今中外各大宗教各種文明通理,可說人類共識。但在賞善罰惡問題上,人類的認知層次是有差距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經地義。但也分看得見的報應和看不見的報應。...
安拉是慷慨的,我們的所有財富都是安拉的慷慨賜予。穆斯林相信一切財富來自于安拉,一切財富最終歸屬于到安拉,把我們擁有的財富看成安拉給我們的借貸,這是合乎邏輯的觀點。...
我們最應當做的,就是以真主的名義行善,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若主意欲,我們所付出的幫助終有一日也有可能返回於我們。...
我派遣你,只為憐憫全世界的人。【古蘭: 21:107】...
第一件事情,他曾經施捨的某物,這個物品在他去世之後,仍然給人們帶來益處。第二件事情,他是一個學者,留下了益人的書籍(知識)。第三件事情,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這個視頻反映了兩個貧富個體之間的和諧畫面,儘管它不能真實地反映埃及整體社會的貧富關係。但這一視頻顯示,貧富之間有一條無形的紐帶維繫著。...
生活中,謙恭有禮,守法遵紀,是一個穆民必修的信仰起端。很多時候,往往信仰會使人的言談舉止,變得高雅得體,也會把人的內心,修葺的明淨良善。...
以下四種施捨的回賜是你用錢也買不到的:一張笑臉;誠懇的建議;花時間幫助窮人;為他人祈禱。...
這比朝覲更好!伊本·穆巴拉克未能完成朝覲的故事。...
穆聖(願主福安之)說:你給妻子、子女、傭人、自己所提供的一切食物都是對你的一種施捨。...
強迫他人從善,僅是形善,而非實善。因為先知穆聖一再強調:一切工作關係著動機。沒有主觀願意的被動善舉,對於被動者而言也是一種道德綁架。...
慈愛是伊斯蘭的使命之所在,真主在總結穆聖(祈主福安)的使命時說:“我派遣你,只為憐憫全世界。”(21:107)...
阿丹的子孫們臨死的時候,其今世的一切事情都與他再無瓜葛了。只有三件事例外:川流不息的施濟;利益他人的學問;給先輩作祈禱的良善的後人。...
努力做一個溫暖的人,既溫暖別人,也照亮自己。...
善良美好的舉動是發自善良且美好的內心,能給自身和他人帶來快樂並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卑劣惡濁的行為是發自浮躁惡臭和自私之心的根源,會給自己和他人徒增煩惱而易被周圍人孤立和遠離。...
“伊斯蘭”意為和平順從,故伊斯蘭教一貫宣導和平,追求和諧,同樣以傳播仁愛普善為宗旨,其仁愛思想深邃博大,無所不及。...
伊斯蘭的仁愛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物件,從崇拜真主,到關愛弱勢群體,乃至整個宇宙和大自然,從而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
人們啊!你們當傳播平安,你們賑濟貧民,你們接續骨肉近親,深夜人們熟睡的時候,你們起身禮拜,你們就能平安的進入樂園。...
人與人之間的談話與交流都屬於一種神聖的信託,是屬於對話者的相互信任,因此,雙方不得向他人透露談話內容,除非他們的談話包含罪惡,譬如殺戮、通姦、盜竊等。...
你們知道以伊斯蘭的美德傳教是多麼容易,它比其他方式的影響大很多!...
穆斯林社會成功地消除了地方種族的分歧﹐這應當歸功於伊斯蘭的思想﹐而我們現代社會的最大缺點是製造民族分歧和擴大種族隔閡。 世界有必要宣傳伊斯蘭的道德來改變這個錯誤的方向。...
伊斯蘭的本意是和平﹐在人類社會中體現的精神是平等﹑仁慈和公道﹐以此實現安寧﹑穩定﹑均富和幸福的社會。...
看看這兩個手指頭,它們是平等的,就像我們每個人,大家都是平等的。 所以,誰都沒有權利說,他比別人優越,因為你們都是兄弟。...
治世要治人,興世鬚髮展。治得人,要治者施“仁”;治得興,須治者倡“學”。古蘭“仁德、知識方面你(安拉)涵蓋萬物”啟迪世人的就是這種以仁治世、以學興世的治世思想和治世方略。...
你應憑智慧和善言而勸人遵循主道,你應當以最優秀的態度與人辯論,你的主的確知道誰是背離他的正道的,他的確知道誰是遵循他的正道的。...
在伊斯蘭教經典中,非穆斯林究竟處於什麼地位?按照伊斯蘭教義教法,穆斯林應該怎樣對待非穆斯林?如實地準確地闡釋這些問題,對於消除對伊斯蘭教的誤解或偏見,促進不同信仰者之間的瞭解和交往,進而推動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具有顯見的價值。...
以“仁”為例,它是伊儒兩家共同推崇的道德原則,內涵非常接近,能成為二者交流和勾通的重要管道和平臺。伊儒兩大文明,是歷經千年而不衰的人類精神財富,兩大文明之間展開的各種形式的交流和對話將會加深彼此的瞭解,拉近相互的距離。...
通過齋月,伊斯蘭進一步要求、激勵穆斯林規範自己的言行與舉止,努力成為更好、更優秀的個體,從而更好地在社會大集體中生活。因此,萊麥丹齋月就是提升我們信仰、激勵我們多加施捨、培養我們敬畏的大好契機。...
每一年,絕大多數穆斯林都會履行萊麥丹的齋戒,然而,有些穆斯林似乎並不是很清楚萊麥丹到底意味著什麼。雖然萊麥丹的齋戒屬於一項主命的功修,有人卻認為它只是一種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