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朽和三長久

中國儒家的歷代儒者,想要追求“三不朽”,它是漢語的一個詞彙,意思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要在自己去世之後,讓這三件事變成永不磨滅的功績。這也是一個人追求人生價值的一種目標。

在儒學的歷史上,真正能夠做到三不朽,能夠立功、立德、立言的人少之又少,但“三不朽”也給所有的儒者,給所有的學者給了一個高大上的目標,讓他一輩子為此而去努力。“萬事的成功,只是舉意”,有一個神聖的目標,就會奮鬥一生。“三不朽”的要求是高大上的,做到的人寥寥無幾。但仍然激勵著後輩學子孜孜不倦,為之奮鬥。

我曾經讀到過另外一個經典(聖訓)當中更加普世的觀點,我暫且把它叫做“三長久”。老師(穆聖)告訴自己的學生,人去世後,有三件事情是他的長久工作。第一件事情,他曾經施捨的某物,這個物品在他去世之後,仍然給人們帶來益處,這就好像他還在做一樣。第二件事情,他是一個學者,留下了益人的書籍(知識),當別人讀他的書時,好像他仍然在做好事一樣。如果一個人既沒有財富去施捨,又沒有知識去存留,他還可以做好第三件事情,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這三件事情也是長長久久的事情,對於每一個願意做的人似乎都有機會做到。我相信,不論是“三不朽”還是“三長久”的事情,都是人們對人生價值的追求,不想要自己碌碌無為的過完一生。

你追求的不論是“三不朽”還是“三長久”,都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任。“三不朽”高大上,能做者不多。“三長久”普世,人人可做。

【來源:讀書一聽海】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