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道德論】信仰基礎與道德原則

 

伊斯蘭教的使者已經確定了其使命的首要目標,及宣教中所闡明的方針,他說:“我只是為實現高尚的道德而被差遣”。

這項使命在人生歷程中制定了道德規範,使者竭盡全力地恢弘其事業,把人們聚集在道德圈內。這項使命未借助他們原有的道德品質。這項使命在茫無垠際中是他們眼前的曙光,使得他們醒悟地奔向光明。

伊斯蘭教中被視為信仰基礎的各項法定功課,並不是盲目地把人類束縛在幽冥迷茫之中,敦促人類履行含糊的儀式和毫無意義的動作姿勢。不!絕對不是!伊斯蘭教規定給每個教民的那些“天命”,是一種屢次重複的鍛煉,使人以端正的品行生活。既便面臨的環境發生劇變,也不失堅持這種品行之高節。

這猶如人們熱愛體育運動,並持之以恆地鍛煉,以期望身軀健壯,生活安樂。

《古蘭經》和《聖訓》明確地揭示了這些事實。

當真主命令禮拜時,便闡明了履行拜功的哲理、真主說:“你當謹守拜功、拜功的確能防止醜事和罪惡”。(29:45)禁止不道德行為,滌除穢言醜行,這就是拜功的本質。

先知由養育主那傳來聖語(哈迪斯-古都斯):“我只接納這些人的拜功,因我偉大而謙遜者,因我的造化而感到渺小者,未頑固不化地違抗我,終日贊念我,憐憫窮人,旅行者、鰥寡孤獨,憐憫不幸遭遇者。”規定之“天課”並不是囊中取稅,而主要是培養憐憫、仁慈之良知,增強各階層間的友愛和睦關係。

《古蘭經》明文規定了施捨的旨意,真主說:“要從他們的財產中徵收賑款,你借賑款使他們乾淨,使他們純潔。(9:103)

由虧欠的穢垢中淨化心靈。把社會推向最高尚的水準,這是首要之哲理。

為此,先知把穆斯林應盡力施散“索德格”中“索德格”一詞的意項擴大了,先知說:“你對兄弟笑容可掬是一種施捨,你行善止惡是一種施捨,迷途指津是你的施捨,清除道路上的障礙、荊棘、骨頭是你的施捨,毫不利已是你的施捨,正視那非難你的人是你的施捨。”

在永遠靠相互掠奪、沒有思想而生存的荒漠僻壤環境中,此種種教育將實現伊斯蘭教既定的目標、並將處在暗無天日的愚昧時代的阿拉伯人引向這一目標。

同樣,伊斯蘭教規定了齋戒,並未局限於規定時間內禁止一切飲食,而是從精神方面禁止人們涉足於被禁的欲望和罪惡。為證實這種含意,使者說:“沒有杜絕謊言及其行為的人,真主無需他在飲食上齋戒。”又說:“齋戒不僅是禁止飲食,而是禁戒謠辭譫語,如果有人對你魯莽非禮,那你就說:‘我是齋戒者’”。

《古蘭經》提及齋戒效果時說:“齋戒已成你們的定制,猶如它曾為前人定制一樣,以便你們敬畏”。(2:183)

也許人們打算到一些聖地去旅行(指費用上有能力者)對部分穆斯林來講它是伊斯蘭教天命之一,有人認為這種旅行是一次與道德含意無關的旅行。例如有些宗教也許時而容納些幽冥的膜拜之儀。這就錯了!談及此種宗教禮儀時,真主說:“朝覲的月份,是幾個可知的月份,凡在這幾個月內決計朝覲的人,在朝覲中當戒除淫辭、惡語和爭辯。凡你們所行的善功,真主都是知道的你們當以敬畏做旅費,因為最好的旅費是敬畏。有理智的人啊!你們當敬畏我。”(2:197)

這是伊斯蘭著名的各項功課之宗旨。我們得知它是伊斯蘭根本之基礎、由此看出它把伊斯蘭教與道德牢固地聯繫在一起。

這些功課論實質和表徵各不相同,但卻高度集中在使者講述的那個目的上,使者說:“我只是為實現高尚的道德而被差遣”。

禮拜、齋戒、施捨、朝覲,諸如伊斯蘭培養的這種種“功修”,正是所期望的完美階梯,是維護生活,提高生活地位的純潔基礎。

聯繫這功修和在功修中產生的崇高品德,在安拉的宗教中獲得一個顯貴的品位。

如果一個人由此仍未滌潔心靈、陶冶情操,仍未矯正他與真主,與人們的關係,那麼他已經迷誤、隨落了。真主說:“犯罪而來見主者,必入火獄,在火獄裡,不死也不活。通道行善而來見主者,得享最高的品級--常住的樂園,下臨諸河而永居其中,那是純潔者的報酬。”(20:74-76)

【摘譯(埃及)穆罕默德·安薩里《穆斯林道德論》】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