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革命五年後憧憬暗淡

 

(編譯者按:五年前的今天,許多北非和阿拉伯國家,掀起了一場廣泛的民眾運動,要求民主和就業,反對獨裁政府。這就是被西方國家美譽的“阿拉伯之春”,其導火線起於突尼斯。 2010年12月17日,一名26歲的年輕男子,因經濟不景氣,找不到工作,被迫無奈做起小販,又遭到城管武警的粗暴對待,因此抗議自焚,不治身亡。這個事件引起了突尼斯民眾的廣泛同情,也激起了民眾對政府腐敗、物價上漲、和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怒火,許多地方發生的大規模騷亂和軍警與示威者的衝突,造成許多人傷亡。反獨裁運動通過互聯網迅速傳播到許多阿拉伯國家,形成了一場不約而同的民主革命浪潮,但是,五年後的今天,看看突尼斯人民生活狀況。以下是《半島》記者在突尼斯的觀察和採訪。)

記者在貝賈市接觸到一位兼職的計程車司機亞尼斯,同他聊天,問他對五年前革命的看法。亞尼斯坦誠地說:“生活在宰因時期,比今天好得多,街道也比現在乾淨。”他說的“宰因”,就是當年總統本·阿裡的小名,表示親切時才這麼稱呼。他在2010年的那場轟轟烈烈運動中退位,並且流亡沙烏地阿拉伯。

記者說,當年他正在突尼斯採訪,本·阿裡剛剛離開這個國家不久,大街小巷都是激動的年青人,他們高呼口號:“自由萬歲!”,熱烈慶祝結束獨裁統治的偉大勝利。當時,全世界各家各戶客廳裡的電視螢幕上都是突尼斯革命的現場直播鏡頭。人們興奮地互相祝賀,傳頌革命勝利,突然間過度到了自由世界。

記者走訪了許多城市,如貝賈、卡塞林、突尼斯城,到處都是失業的年青人,他雖然激動,但對未來的生活未置可否。許多人這麼說:“政治上的自由,很美好,但是革命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是否帶回來安全和溫飽,誰也說不清。”觸發這場革命的直接因素,是政治獨裁、官僚腐敗、經濟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民不聊生。

五年後的今天,突尼斯社會狀況沒有看到顯著改善,人們確實冷靜了許多,一股衝動的革命熱情已經煙消霧散,普遍是生活壓力造成的愁容,構成了針對現任總統埃塞卜西的新危機。卡塞林是沿海典型的新城,都是1956年獨立之後發展起來的新興商業區,記者在那裡所見所聞,最有代表性:基礎設施落後、私營企業不景氣,大多數人依賴國營公司提供工作機會。政府為了緊縮開支,捉襟見肘,到處裁員,新增了七十萬人的失業大軍,人們聽慣了政府的空口許諾,從不見實現的行動,現在剩下的只有憤怒。

突尼斯所依靠的兩大經濟來源都面臨著危機:傳統農業和沿海旅遊業。這幾年的連續乾旱,造成農業歉收,農民苦不堪言;旅遊業受到極端分子暴力恐怖的襲擊,國外度假旅客變成了驚弓之鳥。

(阿立編譯自:www.aljazeera.com/2016-01-24)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