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古蘭 洞察人性

古人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意思是人瞭解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據說古希臘宙斯神廟建築上所用文字不多﹐但在門額上刻著一句警句﹕“要瞭解自己。”“自知之明”何其難也﹗古往今來﹐多少人都因不“自知”而身敗名裂。

人的行為暴露了人的許多弱點﹐脾氣拿捏不准﹐吃了三天飽飯﹐就氣壯如牛﹐遭受一次打擊便膽小如鼠﹐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達官貴人和討飯的癟三﹐很容易換位思考﹔看看兩軍對壘的戰場﹐一場撕殺下來﹐勝者是王侯敗者是盜寇﹐立見分曉。由於人性的脆弱和虛偽﹐自己捉摸不定﹐盲人騎瞎馬﹐歧途彷徨﹐求神拜佛﹐希望得到神鬼在冥冥之中庇護﹐人生賭博得頭彩。

學習《古蘭經》﹐認真體會真主對人類造化的意圖﹐瞭解人確定的本性﹐做人做事都有好處﹐至少可以使自己信念堅定﹐明確生命的意義和追求。從真主啟示的經典中瞭解人性的本質﹐可以戒驕戒躁﹐保持頭腦冷靜﹐對於修身﹑齊家﹑治國﹐都有裨益﹐表現出成熟的人格修養﹐勝不驕﹐敗不餒﹐情緒穩定﹐造就經世之才。

第一﹐人人都有明顯的弱點﹐如脆弱﹑急躁﹑急功近利﹑缺少仁義。

《古蘭經》說﹕“祈禱禍患﹐像祈禱幸福一樣﹐人是急躁的。”(17﹕11)

《古蘭經》說﹕“真主欲減輕你們的負擔﹔人是被造成懦弱的。”(4﹕28)

《古蘭經》說﹕“人是生來急躁的﹐我將要昭示你們我的跡象。”(21﹕37)

《古蘭經》說﹕“人卻已承擔了(真主的重任信託) ---- 人確是不義的﹐確是無知的。”(33﹕72)

《古蘭經》說﹕“人對於主﹐確是孤負的。”(100﹕6)

《古蘭經》說﹕“人確是被造成浮躁的。”(70﹕19)

第二﹐人很貪婪﹐自私﹐忘恩負義﹐成功時喜歡自誇﹐受挫時容易悲觀和絕望。人生在福中不知福﹐思想膚淺﹐感情易怒﹐也容易衝動﹐許多人把真主的恩惠視為理所當然﹐把成績全歸自己﹐把禍患歸咎外部原因﹐不知感恩﹐沒有敬畏。

《古蘭經》說﹕“你說﹕‘假若我的主的恩惠的庫藏歸你們管理﹐那麼﹐你們必定因為怕開支而扣留他的恩惠。人是吝嗇的。’”(17﹕100)

《古蘭經》說﹕“人確是很不義的﹐確是忘恩負義的。”(14﹕34)

《古蘭經》說﹕“在這《古蘭經》裡我已為眾人闡述了各種比喻﹐人是爭辯最多的。”(18﹕54)

《古蘭經》說﹕“當我施恩於人的時候﹐他掉頭不顧﹔當他遭遇禍患的時候﹐他變成絕望的。”(17﹕83)

《古蘭經》說﹕“你應當宣讀﹐你的主是最尊嚴的﹐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曾教人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  絕不然﹐人確是悖逆的﹐因為他自己是無求的。”(96﹕3-7)

《古蘭經》說﹕“在遭遇艱難之後﹐如果我使他嘗試幸福﹐他必定說﹕‘災難已脫離我了。’他必定欣喜而且自誇。”(11﹕10)

《古蘭經》說﹕“人祈福不厭﹐一遭禍患就灰心絕望。”(41﹕49)

第三﹐天地間唯獨真主造就的人類最聰明﹐能幹﹐辛苦﹐但是生活的壓力和挑戰來自四面八方。人人都須奮鬥一生﹐從出生之後就開始學習﹐求知識﹐學本領﹐都有一技之長﹐獲得他的生存地位﹐承擔他的使命。人辛苦一生﹐復活日是最後的歸宿﹐回歸到真主那裡﹐盡顯一生勞績﹐接受真主公正判決。

《古蘭經》說﹕“我確已用混合的精液創造人﹐並加以試驗﹐將他創造成聰明的。”(76﹕20

《古蘭經》說﹕“人啊﹗ 你必定勉力工作﹐直到會見你的主﹐你將看到自己的功績。”(84﹕6)

從古到今﹐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中有無數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社會學家﹑宗教家﹐都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人性﹖《古蘭經》是真主對人類憐憫與仁慈的啟示﹐告誡人類自身的弱點﹑缺點和病態。這是不容質疑的真實人性﹐也是不容改變的人性本質﹐因為真主所造化的人﹐確定了人對正道與真理的依賴性。如果狂妄自大﹐遠離真主﹐不論是個人或是全社會都必將墮入迷途﹐陷入黑暗的深淵﹐必將犯無法挽回的大錯誤。《古蘭經》指導信士有“自知之明”﹐成為明白人﹐歸依正道﹐敬畏真主﹐加強日常功修﹐遵循真主的法度﹐於是可以克服弱點﹐預防錯誤﹐防止罪惡。由此可見﹐不信道的人是危險的﹐不信道的社會也是危險的﹐在感情波動時﹐如狂妄或自卑﹐都將害人害己。《古蘭經》告訴我們千真萬確的真理﹐提高我們精神追求的自覺性﹐在人生道路上看到了明確的路標。

人的一生﹐是漫長的﹐也是暫短的。漫長的道路崎嶇坎坷﹐每個人都會經歷許多次暴風驟雨和風雨間歇時的平靜。人對走過的路﹐回首往事﹐感慨萬千﹐他曾經幸福過﹐曾經苦惱過﹐嘗試過人生的甜酸苦辣百味雜呈。人的壽命都很暫短﹐與天地相比﹐猶如朝露﹐猶如蜉蝣﹐所以要儘快決策選定正確的道路﹐儘早有自知之明﹐難得一世生存的機會﹐莫要糊塗虛度過﹐後悔莫及。穆斯林學習了《古蘭經》心裡明亮﹐最大的收穫是瞭解自己﹐領悟到重大責任感﹐關心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上的廣大同胞。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傳告給眾人﹐改變愚頓與盲目的世道﹐是每個穆斯林的責任。先知穆聖說﹕“如果你不能像珍愛自己一樣珍愛你的兄弟﹐你的信仰還沒有到位。”

《古蘭經》說﹕“只因為從真主發出的慈恩﹐你溫和地對待他們﹔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殘酷的﹐那麼﹐他們必定離你而分散﹔故你當恕饒他們﹐當為他們向主求饒﹐當與他們商議公事﹔你既決計行事﹐就當信託真主。真主的確喜愛信託他的人。”(3﹕159)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