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的經文書法

一個朋友說自己脾氣不好,讓我給他寫個表達忍耐之意的古蘭經文書法,裝裱後掛屋內以示自律。

之前曾有人將 إِنَّ اللَّهَ مَعَ الصَّابِرِينَ“真主與堅忍者同在”(2:153)這段經文寫成漢字的“忍”字形,網上找到後該圖片,發現寫于過於隨意。個人認為,將阿拉伯字的經文漢字形化,至少得讓懂阿文的人自行拼讀認得出來。阿訇群內經常有人發些方塊字的經文對聯或閘頭杜哇請教阿訇們寫的是哪段經文,大多看不出來,寫的太隨心所欲、毫無章法。

遂將網上的“忍”形經文做了修改,配上漢譯毛筆字,伊斯蘭文化、中國文化溶為一體,自我感覺還可以,發到微信空間中,點贊者不絕。然,一位教外朋友私下留言道:既然漢語已是回族人的母語,為何不直接寫個漢字的“忍”?另一位教內朋友則說,這樣的漢形經文讓阿拉伯人看到了,會有一種撕裂感的,人家明明是從右往左寫的文字硬要寫成方塊字,這豈不是漢化、異化?況且這是神聖的古蘭經文啊!

發到空間中要的就是這類諫言,點贊會讓人陶醉,而質疑則令人深思。第一位朋友嫌此書法不夠漢化,第二位則嫌過於漢化。

先回答第一位朋友。

元末明初回回民族形成之前,伊斯蘭教為僑民宗教,定居中國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亞人經商之余向中國人宣教,然後通婚。久之,這些二代、三代混血僑民母語退化,開始說漢語,元末明初形成了具有西域血統的說漢語的回回民族,他們所說的漢語中夾雜著大量的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匯,形成了“回言漢語”。

眾所周知,無論是元末明初回回的形成,還是新中國成立後回族的產生,都離不開伊斯蘭教這一紐帶。故,回族是先有教後有族的。而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古蘭經》是以阿拉伯文降示的,伊斯蘭教義學規定只有阿拉伯文的《古蘭經》才是真正天啟的經典,任何漢譯的古蘭譯文都或多或少存在原旨性的偏離。因此,禮拜誦經必須是阿文的,回族家庭的婚喪嫁娶請阿訇誦經也必須是阿文的。對於普通回族人而言,阿文古蘭經具有一種看不懂的神秘,或許這一神秘正是構建信仰之神聖所必須。因此,回族家庭一般都選用漢字形的阿文匾額或對聯裝飾自家的門楣、庭堂,以示回回民族既不失信仰主體性,也不失文化本土性的民族特徵,於是就出現了這類漢字形的阿文書法。

再回答第二位朋友。

信仰與文化是兩個不同的範疇,信仰自天上來,講天啟,文化自地上栽,講本土。信仰強調一,文化尊重多,因此,做為藝術範疇的漢字形的經文書法不是異化,也不違古蘭之神聖。

伊斯蘭世界阿文書法種類繁多,有庫法體、納斯赫體、蘇魯斯體(三一體)、賈利勒體、圖瑪律體等。每一種書法體都有鮮明的地域特徵。

中國穆斯林在伊斯蘭教傳入後的近千年歷史中,將漢字書法融入阿拉伯書法藝術中,創造了具有中國風格的阿拉伯文書法藝術,如毛筆體字、仿漢草書、經字畫等,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譜寫了新曲。

因此,中國伊斯蘭教傳統書法體值得肯定,但必須要接受書法規則的規範。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今天個別地區,唯中國穆斯林家庭門楣上才有的漢字式經文竟被視為阿化、沙化的現象,要欲予去除。這一典型的文化虛無主義作派是對伊斯蘭教中國化的千年歷程及取得的豐碩成果的最大嘲諷。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懷清守真 ”】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