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穆斯林的起源

基督教徒抵達美洲大陸近一百多年前,大量穆斯林就已經生活在這片土地。可是,在歷史文獻中,他們幾乎不存在。那麼,美洲大陸穆斯林乃至後來美國穆斯林的起源與歷史,到底因何被世人所遺忘?

歐洲與美國的最早相遇,是通過伊斯蘭的神聖語言與文字。義大利航海家克裡斯多弗•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帶領船隊前往“印度大陸”時,就特地從西班牙地區聘請了阿拉伯語翻譯。彼時,阿拉伯語是整個歐亞大陸的主要商貿語言,而印度,正是伊斯蘭莫臥兒帝國統治時期。當哥倫布抵達伊斯帕尼奧拉島(即海地島)時,他們誤以為已經到達印度大陸,於是,他的翻譯便用阿拉伯語與當地泰諾人交流。

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阿拉伯語不僅在中世紀就傳播至美洲大陸,就連伊斯蘭信仰,也於1492年同步抵達美洲。而這,比中世紀宗教改革先驅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新教教義傳至美洲早了近20年。

西元711年,信封伊斯蘭教的摩爾人已經取得伊比利亞半島(今葡萄牙與西班牙)絕大多數地區的控制權,建立了一個持續了近800多年的輝煌伊斯蘭帝國與文明。西元1492年,伊莎貝爾女王和費迪南國王擊潰摩爾人政權格拉納達,隨後的近100年間,基督教政權強迫30萬至80萬穆斯林以及7萬餘名猶太教徒該信基督教。

然而,統治者認為摩爾人雖然表面上改信基督教,但內心深處依舊保留著伊斯蘭信仰,因此,這一百多年間,當局對摩爾人進行殘酷鎮壓與迫害。然而,伊斯蘭信仰依舊沒有滅亡,就連哥倫布遠赴新大陸的船隊中,也有將伊斯蘭信仰暗藏在心中的摩爾人船員。

穆斯林統治西班牙長達八百年之久,伊斯蘭文明在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留下深厚的印跡,西班牙航海船隊政府美洲大陸的過程中,也保留了伊斯蘭文明的諸多痕跡。

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Bernal Díaz del Castillo),是西班牙政府中北美洲的戰爭參與者,也是整個戰爭的記錄者。卡斯蒂略指出,美洲大陸原住民婦女的穿著打扮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征服新西班牙信史》一書中指出:“這些婦女穿著端莊大方,與西班牙的摩爾穆斯林婦女極為相似”。

此外,據卡斯蒂略記載,美洲原住民的宗教建築與西班牙摩爾人的清真寺更是驚人的相似,而在遊覽德克薩斯、墨西哥等地時,他曾親眼看到近400座清真寺!

西班牙人抵達美洲新大陸之後,整個區域的發展與建設幾乎都是依據伊斯蘭的方式所完成。每當西班牙人在與當地人交往交流發生問題時,他們都會借助伊斯蘭信仰或阿拉伯語去理解對方,甚至有歷史學家認為,“加利福尼亞”這個詞極有可能也是源自阿拉伯語。

縱觀美洲歷史,每當西班牙殖民者抵達一個新的地方,每當他們遭遇當地原住民,他們都會要求原住民簽署一個憲章。該憲章的核心,就是讓原住民“自主選擇”:選擇皈依基督教,或者遭遇滅頂之災。換言之,西班牙殖民者“發現”原住民之後,便會向他們呈上一篇“協議”,希望他們公開歸信基督教,如若不然,就會“被迫”處死這些原住民。

從1501年開始,美洲黑奴販賣產業大肆興起,無數西非穆斯林黑人被西班牙殖民者綁架至美洲大陸,淪為悲慘的奴隸。然而,1503年,美洲地區西班牙總督卻寫信給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要求女王政府停止向美洲地區運送黑奴,他認為黑奴讓印第安原住民感到不快,此外,黑奴逃亡事件也不斷發生。

1522年耶誕節,美洲新大陸發生了第一次黑奴起義事件,20多名黑奴奮起反抗奴役,擊殺若干西班牙殖民者。調查發現,這些起義者皆為來自塞內加爾的穆斯林。整個黑奴群體中,穆斯林黑奴的整體識字率及文化水準都遠超其他黑奴。此次起義事件後近五十年間,西班牙殖民者都嚴禁政府或奴隸販子販賣穆斯林黑奴,以防類似起義事件再次上演。

由此可見,早在英國殖民者在弗吉尼亞州建立第一個英屬殖民地詹姆士城近一百多年前,穆斯林就已經抵達這片土地。換言之,早在基督教新教教義誕生之前,穆斯林就已經在美洲大陸生活。

然而,世人通常認為美國的伊斯蘭屬於新興信仰,這是世人對美國穆斯林歷史的誤解與偏見。歐洲殖民者最早抵達美洲大陸的近三百年間,穆斯林以及伊斯蘭信仰在美洲歷史中留下的痕跡根本不容忽視。

對歷史的更改與剪輯,就是對歷史的褻瀆。

我們必須明白,縱然是美國乃至美洲歷史,都出自基督教清教徒之手。近代歷史學家菲力浦斯研究發現,美洲地區早期清教歷史學家記載的歷史,絕大多數都漏洞百出,甚至很多都是野史。此外,早期歷史學家對於美洲地區宗教信仰的記載,同樣也都是出自波士頓地區(哈佛大學)以及紐黑文地區(耶魯大學)清教徒之手。如此,我們對早期美洲地區宗教信仰史的理解,就建立在扭曲的記載之上。

所謂歷史,是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研究和詮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文學家們如何書寫歷史,歷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變。然而,當我們帶著私欲對歷史進行人為的增減與編輯,或者否認其他歷史成分的存在,不僅是對歷史的褻瀆,也是道德的淪喪。

美國甚至美洲社會對於穆斯林歷史的選擇性遺忘,一直都是晦澀的話題,其結果,就導致了現如今黑人、黑人穆斯林群體尷尬地位與境遇,以及上述群體政治歸屬感的迷失。

問題在於,我們到底應當如何定義“美國”或“美國人”?奧莫亨德羅研究所(Omohundro)是美國早期歷史主流研究機構,該研究所指出,“早期美國”“早期美國人”等概念雖然極為寬泛,但也並非毫無研究意義。就歷史學角度而言,上述概念意味著歐洲與非洲文明在美洲大陸的融合,這一“融合”過程,從1492年一直持續至1800年,而這一階段,就是所謂的早期美國。

從美洲文明融合之初,穆斯林就是整個北美洲歷史不可或缺的參與者,這其中,就包括美利堅合眾國形成的整個過程。1527年,阿拉伯穆斯林男子穆斯塔法•澤莫里(Mustafa Zemourri)從摩洛哥海岸被西班牙殖民者潘菲洛•德•納韋茲(Pánfilo de Nárvaez)綁架至美洲大陸,淪為納韋茲美洲探險隊的黑奴。探險隊從墨西哥灣出發,一直抵達中美洲地區,此次探險遭遇重重挑戰與困難,最終只有四人存活,穆斯塔法就是其中之一。最終,穆斯塔法擺脫奴役,成為一位著名醫師。

1542年,納韋茲探險隊另外一名倖存者卡韋薩•德•巴卡(Cabeza de Vaca,後來擔任巴拉圭總督)在其探險遊記中記載了探險隊遭遇的種種災難。整整八年間,探險隊遊蕩在中美洲及美洲北部地方,歷盡磨難。巴卡在其著作中明確指出:“整個探險過程中,是那個黑奴不斷激勵探險隊員,給了探險隊繼續求生的勇氣。”

穆斯塔法用雙腳丈量過的美洲土地,比美國所有開國元勳加起來還要廣闊。 美國作家萊拉•拉拉米(Laila Lalami)著名小說《摩爾人的記錄》(The Moor’s Account),就是以穆斯塔法為原型,講述了第一位踏上美洲大陸的黑人探險家的故事,首次為世人呈現了一位不為人知的摩洛哥穆斯林的故事。


繪製於1719年的佛吉尼亞、馬里蘭、切薩皮克灣地區地理區域圖

1675至1700年間,美國東海岸中部切薩皮克灣地區(Chesapeake Bay)開始大力發展種植業,期間,當地奴隸主隨即從非洲販賣近6000名黑奴至佛吉尼亞以及馬里蘭地區。黑奴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也在無形中給整個美國社會帶來微妙的變化。

1668年,切薩皮克灣地區白人傭人與黑奴的比例為5:1,1700年,這一比例已經反轉。18世紀前四十年間,切薩皮克灣地區地區黑奴數量成倍增長,僅在1700至1710年間,當地黑奴又在原有基礎上暴增8000多名。自1730年起,每年都會有約2000名黑奴被販賣至此,切薩皮克灣地區也成為美國史上首個規模化的奴隸社會。需要指出的是,在奴隸社會,奴隸就是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活的根基所在,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關係,就是約定俗成的社會秩序。

歷史學家認為,美洲大陸第一代黑奴極有可能與奴隸主一同幹活,甚至也在同一個屋簷下休息。艾拉•柏林(Ira Berlin)在其美國黑人史經典著作中指出,第一代黑奴似乎都非常渴望加入基督教,他們認為擁有和奴隸主同樣的信仰,會給自己帶來某種安全感。而那些源自西非地區的黑奴,則選擇表面改信基督教,暗地裡依舊保留伊斯蘭信仰。對此,很多傳教士與奴隸主都倍感不悅,他們不喜歡看到黑奴偷偷踐行“異教”的宗教習俗。

1719年至1731年間,西非地區爆發內部紛爭,法國殖民者趁虛而入,搶奪近6000名當地黑人並販賣至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地區。這些黑人絕大多數都來自塞內加爾河流域的富塔托羅(Futa Toro)地區,自11世紀起,他們就是虔誠的穆斯林,富塔也因盛產學者與軍事將領而聞名元伊斯蘭世界。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非洲諸國在黃金海岸(今戛納地區)與豪薩蘭(今尼日利亞地區)的混戰,也給美洲大陸產生了影響。在黃金海岸,阿桑特人擊潰穆斯林聯軍,在豪薩蘭,穆斯林軍隊大獲全勝,可是,穆斯林地區很多黑人卻在戰爭期間被趁虛而入的殖民者掠奪至西方。

所羅門之歌,蘇萊曼之歌。

阿尤布•蘇萊曼•迪亞洛(Ayuba Suleyman Diallo)是19世紀美洲大陸最為著名的穆斯林。迪亞洛來自西非富爾貝(Fulbe)地區,16世紀初,歐洲殖民者攻佔富爾貝,1731年,他被英國奴隸販子販賣至美洲馬里蘭地區。在農場幹活期間,一名英國教士發現迪亞洛偷偷用阿拉伯語撰寫的文字,於是,這名教士就用酒試探迪亞洛,最終確定他是穆斯林。後來,迪亞洛的新主人將他姓名中的“阿尤布”(Ayuba)英語化,改為“約伯”(Job),並將“蘇萊曼”(Suleyman)改為“本•所羅門”(Ben Solomon),至此,阿尤布•蘇萊曼成為約伯•所羅門。

阿尤布•蘇萊曼•迪亞洛著作《奴隸的古蘭經》

從此以後,美洲奴隸主們熱衷於給穆斯林黑奴改名換姓,他們去除穆斯林黑奴姓名中的阿拉伯語痕跡,將之以拉丁字母代替;至於某些源自古蘭經的姓名,更是被替換為聖經內容。於是,穆薩成為摩西,伊卜拉欣成為亞伯拉罕,阿尤布成為約伯或 雅各,達烏德成為大衛,蘇萊曼成為所羅門,等等。

美國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傳世名作《所羅門之歌》,就對早期美洲社會穆斯林姓名的變化做了詳盡敘述。該書書名,源自一首久遠的民謠,歌名正是《所羅門之歌》,而這首歌的開頭,是這樣唱的:“所羅門和里安,比倆裡,沙魯特,約魯巴,麥迪那和穆罕默德……”這裡面提到的名字,都源自當時美洲大陸穆斯林黑奴。換言之,所謂的所羅門之歌,其實就是蘇萊曼之歌。

更改奴隸姓名一直以來都是奴隸主最為關心的問題。然而,縱觀整個北美洲,我們發現,阿拉伯語名字一直都是歷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18至19世紀,路易斯安那地區法院文書中,就有大量阿拉伯語相關的姓名出現,譬如曼蘇爾,法蒂瑪,雅辛,穆薩,拜克兒等等。

20世紀著名社會學家紐貝爾•普基特(Newbell Puckett)用畢生精力記錄非裔美國人的歷史與文化,他在《美國的黑人姓氏》一書中指出,非裔美國人中,有近150個阿拉伯語相關的姓氏與名字。北美洲奴隸制經濟發展初期,很多黑奴都擁有一個官方的英文名字,而現實生活中,他們更喜歡使用阿拉伯語名字。由於歷史文獻的缺失,我們無法確定早期黑奴在沿用阿拉伯語名字的同時,是否繼續踐行著伊斯蘭信仰的相關功課。1791年,佐治亞地區報紙曾刊發一則懸賞啟事,尋找一名逃跑的黑奴,啟事中寫道:“新到的黑奴,名叫傑佛瑞,或伊蔔拉欣。”

20世紀中葉,研究嘎勒語(Gullah,佐治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黑人語言,帶有西非語法與詞彙的英語)的專家洛倫佐•陶•特納(Lorenzo Dow Turner)指出,當地黑人群體常用姓名中,近150多都源自阿拉伯語,譬如阿裡,阿克巴爾,阿米娜,哈米特等等,其中穆斯塔法是最常見的一個名字。

誠然,阿拉伯語名字並不一定代表此人就是穆斯林,北非馬格裡布、黎凡特等地,就有很多阿拉伯基督教徒。然而,如若不是伊斯蘭的傳播,阿拉伯語也不會成為北非地區的主流語言,所以,我們可以完全斷定,縱然這些擁有阿拉伯語名字的黑奴不完全是穆斯林,但是,他們的祖先父輩,必定是穆斯林。

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陸發展奴隸種植業初期,刻意避免來自西非的黑人穆斯林,以防反抗、起義事件的發生,這也直接導致早期殖民者開始刻意針對伊斯蘭信仰。

西班牙人深知,他們無法從根本上去除穆斯林心中的信仰,而伊斯蘭信仰宣導的自由、平等與正義,必定會讓穆斯林黑奴不斷奮起反抗。然而,隨著奴隸產業的不斷完善,奴隸主不斷加強武裝力量,黑奴反抗事件遭到殘暴打擊與報復,至18世紀,北美洲英國殖民者反而開始對黑人穆斯林情有獨鍾。

兩個殖民者群體對黑人穆斯林截然不同的態度,卻有著同樣的緣由——相比普通黑人,來自西非的穆斯林似乎“特立獨行”,他們有組織有紀律,有領頭人,也具備一定影響力。對此,出版於1803年的《蔗糖殖民地黑奴管理及醫療制度》一書明確指出:“穆斯林黑奴在畜牧養殖業以及室內服務業都優於其他黑奴,他們很少被派到戶外幹農活,而且大都使用阿拉伯語進行溝通與交流。”

去阿拉伯語化,消除早期穆斯林黑奴伊斯蘭信仰的痕跡

19世紀初,佐治亞地區一名奴隸主宣稱,在他的管理之下,那些信奉伊斯蘭教的“宗教學者們”已經轉化為遠遠優於普通黑奴,他們可以從事司機等“高尚職業”,並且具有一定個人影響力。不僅如此,他還認為他的穆斯林黑奴對他忠貞不渝。1812年美英戰爭爆發時,佐治亞地區的穆斯林黑奴就曾與奴隸主一同奔赴前線,並肩作戰。

雖然黑人穆斯林與其他黑人群體同為黑奴,但是,19世紀的美國,黑人穆斯林的地位明顯優於其他黑奴。當時,甚至有黑人穆斯林成為農場主、教師、軍官等。

伊卜拉欣•阿卜杜•拉赫曼(Ibrahima abd al-Rahman)是西非幾內亞富塔賈隆地區一名部落首領的兒子,他本人也在父親軍隊擔任軍官。1788年,時年24歲的拉赫曼兵敗被俘,隨即被英國奴隸販子販賣至美國,此後的近40年間,拉赫曼都在密西西比的種植園採摘棉花,他的主人湯瑪斯•福斯特(Thomas Foster)得知其身世後,便稱他為“王子”。

1826年,機緣巧合之下,美國殖民協會對拉赫曼產生濃厚興趣。該協會的宗旨,就是將美國所有黑人遣返至非洲地區,從建立之初,該協會就得到美國很多主流慈善家與政客的資助與扶持,其核心,其實就是白人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基督教的融合。此後的兩年間,該協會不斷向拉赫曼的主人福斯特施壓,最終迫使他釋放拉赫曼,讓拉赫曼成為自由人。然而,福斯特拒絕釋放拉赫曼的家人,為此,拉赫曼傾盡全力籌集資金,試圖買回自己的家人。期間,拉赫曼前往美國北部廢除了黑奴制度的城市,穿著阿拉伯服飾參與了諸多募捐及遊行示威活動,他給每一位捐助人獻上一張卡片,上面書寫著古蘭經開端章,他告訴那些人,這是源自造物主的祈禱詞。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拉赫曼自始至終都堅稱自己是穆斯林,並且一直堅持以伊斯蘭的方式進行禮拜、祈禱。美國殖民協會領導人找到他時,他明確表露了自己的穆斯林身份,但是,協會負責人之一湯瑪斯•加勞德特(Thomas Gallaudet)依舊遞給他一本聖經,要求拉赫曼與他們一道用聖經祈禱,隨後,著名慈善家亞瑟•塔潘(Arthur Tappan)強迫拉赫曼改信基督教,並勒令拉赫曼加入塔潘商隊,前往非洲經商。

據文獻記載,拉赫曼被任命為“開化非洲大陸的主要負責人”,殖民者甚至稱他為黑非洲的救世主。然而,雖然白人民族主義分子聲稱他們解救了拉赫曼並幫助拉赫曼解救更多黑奴,但是,他們“解救”這些穆斯林黑奴的方式,與早期美洲大陸基督教清教徒殖民者對待黑人穆斯林的方式毫無異樣——首先,他們拒絕承認黑人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與身份認同;其次,他們利用自己對媒體、文獻、史料的絕對控制,肆意更改甚至消除黑人穆斯林的歷史。

清教徒並非黑人的救世主,也無法代表新一代美國人

在黑人穆斯林乃至美國黑人的歷史中,拉赫曼的故事都是一個特例。但是,作為一名穆斯林,作為一名美國先民,他被迫改信基督教的事實,卻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意外。

伊斯蘭信仰宣導求知,尊重知識份子,普及宗教及世俗知識的傳播,工業革命來臨時,穆斯林世界已經在殖民者侵略以及內部紛爭的雙重打擊之下變得支離破碎,然而,拉赫曼作為一名生活在西非伊斯蘭國家的黑人穆斯林,依舊成長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他會說六門語言,頭腦清晰,才思敏捷。

英國人到達美洲大陸後所宣揚的基督教新教教義,被普遍視為新鮮而又狹隘的宗教,其中夾雜著資本主義與民族主義,其宗旨,就是做到宗教與社會的大一統。

那麼,到達有多少人有著與拉赫曼同樣的經歷呢?1500年至1900年間,美國到底有多少穆斯林?美洲大陸又有多少穆斯林?著名黑人穆斯林歷史研究學者西爾維安•迪烏夫(Sylviane A Diouf)在其著作《安拉的僕民》(Servants of Allah)一書中寫道:“早期黑奴中,有數以萬計的穆斯林。”

在殖民新大陸期間,殖民者從非洲掠奪近千萬黑人,其中80%都被販賣至加勒比海岸及巴西。然而,早在英國在美洲殖民之前,美國所在區域就已經生活著很多穆斯林。1620年至1640年間,英國清教徒開始向美洲“大遷徙”,約2.1萬英國人移民北美,其中25%是貴族家族的傭人。至1760年,新英格蘭地區的英國清教徒總人口才達到7萬人。

雖然清教徒人口有限,但是,他們卻逐漸成為整個地區乃至後來美國的主導者。清教徒的發源地新英格蘭,在18世紀達到政治與經濟最高峰,隨後急速落入低谷,再也未能重拾往日輝煌。然而,清教徒精英卻逐漸取得了對整個國家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的全方位掌控。但是,在整個美洲歷史演變的過程中,清教徒從來都不是黑奴的救世主,也根本無法代表新一代美國人民。

在清教徒的掌控之下,殖民主義時代的美洲以及早期美國歷史都是以清教徒的口吻完成。清教徒知識份子興辦教育,不斷迎接挑戰,成為整個美國最受尊敬、地位最高的群體之一。通常而言,歷史對於一個國家或民族歷史的記載,大都通過族系關係來完成,而多民族就意味著社會文化與生活的多元化。然而,在清教徒眼中,國家就應當以大一統的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18世紀末,世人甚至已經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去表述普通大眾。在北美地區,清教徒被視為主體民族,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普通大眾,而是天選之子,他們對於歷史的記載,處處體現著這一思想。他們認為,世上無君王,他們只需遵從上帝。

這種思想所造成的一大後果,就是對美洲以及美國穆斯林歷史的侵蝕與吞噬。清教徒對整個區域的掌控,讓基督教殖民者擁有無上的權力。

縱然如此,一些尊重歷史的專業學者們依舊保留了對這段歷史的公正、客觀記載。這些歷史學家留給我們的歷史瑰寶之一,就是對清教徒歷史學家筆下所謂“宗教自由”的無情披露。在清教徒統治著眼中,除基督教新教教義之外,其他信仰都屬於外敵,這其中,就包括美國原住民信仰、天主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等,甚至清教徒內部,也會有諸多分歧甚至血腥衝突。

如果我們要尋找美國歷史長河中真正做到信仰自由的宗教群體,那就只能是穆斯林群體。澤莫里、拉赫曼等人,就是鮮活的代表。他們以奴隸的身份抵達美洲大陸,飽受壓迫與折磨,還要因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備受磨難,但他們依舊在夾縫中求生存,竭盡全力保留了自己的信仰,與此同時,不同于那些新教徒或清教徒,穆斯林對於美洲原住民以及其他信仰都展示了充分的尊重與敬意。

清教徒思維模式對美國社會最深遠的影響,就是讓整個美國都認為清教徒給美國的發展與進步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可事實上,美國的歷史並非單純的清教發展史,整個西方的歷史,也並非基督教發展史,雖然這個世界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與歐洲殖民者有著緊密而深遠的關聯。

倘若我們篤信西方就代表著西半球或北美洲,那麼我們就必須承認,在這個“西方”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中,穆斯林自始至終都是重大參與者。

人們一直在爭論何為真正的美國以及美國人,但是,從歷史學的角度而言,那些來自非洲的黑人穆斯林,從一開始就成為了美國人,正如英國殖民者一般。

從某種意義來講,美國穆斯林的起源,或者早期美國穆斯林的歷史,就是美利堅合眾國宗教史的最佳寫照。倘若有人認為穆斯林或伊斯蘭信仰不屬於美國,那麼,他們就是在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

編輯:葉哈雅

出處:Aeon

原文:Muslims of early America

連結:shorturl.at/vyNY7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