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好書推薦

2015年度好書推薦

 

《歷史緒論》

伊本·赫勒敦著

李振中譯

《歷史緒論》(上下卷)是“阿拉伯經典著作譯叢”中的一本。該書系哲學名著,作品以翔實的史料察古今之變,究治亂之理,從哲學高度論述中東阿拉伯地區國家和民族史,闡發了哲學和歷史觀,被認為是“人類社會學的開山之作”和“人類理智所能創造出來的同類著作中最偉大的著作”。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注釋,方便中國讀者理解文意,瞭解阿拉伯國家的歷史和發展規律。“阿拉伯經典著作譯叢”中的另外三本分別為:《懸詩》《大禮集和小禮集》《吝人列傳》。

評價

今年能看到這本書,我們不得不感謝李老師10餘年的辛苦工作,終於將這一部歷史巨著呈現在中國讀者的面前。曾經乃至當下《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成為社會學必讀之書,但這本《歷史緒論》卻被忽視,沉默中等待嚴肅和認真的評價。

 

穆罕默德生平

穆罕默德侯賽因海卡爾著

王永芳等譯

本書是穆罕默德傳記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全書分32章,系統、全面地綜述了穆罕默德生平,描寫了穆罕默德傳播伊斯蘭教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和發展過程,評述了穆罕默德的功績和在歷史上的地位。其中,作者著重從政治、組織及軍事方面對先知的生平事蹟進行了詳細的敘述。

在本書中,作者海卡爾用他所具有的文學天才、豐富多彩的語言及結構嚴謹的筆風,對穆罕默德生平事蹟進行了史詩般地描述。他的描述引人入勝,能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作者在一些問題上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探討,並同西方史學家進行了論爭。字裡行間閃爍出的知識及他採用的對比研究語言證明了作者作為史學家的閱歷之廣泛,也證明了他作為學者的佔有材料豐富。

評價

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本穆罕默德的傳記,最近幾年連同演講集,傳記更是多了幾本,給讀者瞭解穆聖<s>光輝的一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一直很難說哪本穆聖傳最好,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表述方式,多看幾本不同版本,作者的書,集合起來的觀念或許更可靠一些。

 

長途

敏洮舟著

《長途》是回族作家敏洮舟的一部散文集。以“我”“在路上”的遭遇和心靈觸動為線索,來追索人性與信仰之間的某種深刻聯繫。在因交通事故或汽車故障的一次又一次的困境中,“我”不僅僅觸摸到了某種生命的體溫和人情的冷暖,更從中洞見了生活的某種意義和價值,以及人的最本質狀態。《怒江東流去》《冰火雀兒山》《離合》等文,就是揭示了在路上的不同況味,集中地呈現出一種開闊與繁複的意境,苦難中人性的波動,以及信仰對苦難的超越和對人性的撫慰。

評價

敏老師代表性的散文集出版,回顧了他個人年輕的歲月。同時,也是自己帶有舉義寫作理念的真實體現。新書出版後得到很多回族同胞的支援和喜愛,這也再次證明敏老師筆下的文字來得真誠,體現出端莊的舉義是每個讀者共同的語言。

 

艾布.哈尼法傳

穆斯塔法舍肯阿著

馬金鵬譯

艾布哈尼法(700~767),著名學者、法學家。伊斯蘭教遜尼派哈乃斐教法學派創始人,居於四大教法學家之首。他的學說靈活、寬容、公正,受到人們的愛戴,系伊斯蘭第一位且是最具影響力的法學家。本書作者通過細膩的文筆講述了艾布哈尼法的出身、求學和走上講壇的過程,以及他的政治生涯。

評價

中國大多數穆斯林都遵從哈尼法教法,但是對於中國的穆斯林來說,對哈尼法的認識和瞭解卻非常的匱乏。這本《艾布·哈尼法傳》的出版,對於讀者還原一位真實的哈尼法提供了可靠的資料。另外,對於四大教法學家身平的學習和瞭解,可以間接瞭解他們身處的社會環境,以及教法演變的過程,對於我們進行教法的學習多有裨益。

 

張承志文集

張承志著

《張承志文集》是迄今收入張承志作品最全的一套文集,共十二卷:第一卷《老橋·賓士的美神》,第二卷《北方的河·西省暗殺考》,第三卷《金牧場》,第四卷《綠風土·錯開的花》,第五卷《荒蕪英雄路·清潔的精神》,第六卷《牧人筆記·鞍與筆》,第七卷《以筆為旗》,第八卷《一冊山河·誰是勝者》,第九卷《鮮花的廢墟--安達盧斯紀行》,第十卷《聾子的耳朵》,第十一卷《敬重與惜別--致日本》,第十二卷《你的微笑》。

評價

已過花甲之年的張承志先生依然用筆書寫著清潔的文字。年歲似乎在他這裡顯得年輕起來,每次讀到他的文字都會重燃年輕的熱血,浪漫。當看到這本文集後,厚實的十二卷就是在顯示著歲月的沉澱,就像一個老先生捧著一個年輕的心,告訴當下還沒老就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他們的生命曾是如此燦爛。可惜的,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和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兩套文集都沒有收錄《心靈史》,只是在東方出版社的版本中有一本以《心靈史》命名的筆記本。不出也罷,或許註定《心靈史》拒絕了商業化的出版方式,這也是一種自己,不需要安全感的自由才是真惡毒自由。對於能夠願意,喜歡讀張承志的文字人,只要見面或者不見,相互表達那麼默契,一本書就會出現。然後說上一句,朋友,我送你一本《心靈史》。

 

《回族文學史》

丁一清著

人類歷史上宗教與文化是並生的,宗教對於思想、學術、文學、藝術等領域影響深遠。宗教是文學所表現的主要內容之一,宗教的世界觀、認識論對於美和藝術美感的獨特體認,對文人的生活、思想及其創作內容均會產生影響。歷史上,外來宗教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均對文學產生了較大影響,特別是豐富了文學理論和評論新的概念、觀念、觀點和標準,如((文心雕龍》《人間詞話》等理論的創獲與佛、道二教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古代漢族作家主要接受的是儒家和佛道家思想,對世界的認識是建立在哲學世界觀基礎之上的。從認識的起源來看,宗教因其神聖性而對世界的認識與哲學對世界的認識迥然不同。因此,世界觀要想建立在思想和信仰的基礎之上,就必然要含有宗教色彩。

評價

生活在中國的回族有著與其他民族相通的文學表達方式。回族和漢族、蒙族、藏族等都有著共有的思維方式。但是不同於其它民族,唯回族所特有價值觀和世界觀則是建立在伊斯蘭宗教思想基礎之上的,回族文學的表達也是如此。回族文學史的出版,是回族歷史上的一次突破,文學精神和氣質的塑造是回族文化發展的重要課題,擁有多樣的文化呈現方式以及高尚的文學素養的是對民族細雨潤無聲似的滋養。

 

《馬良駿紀念文集》

樊前鋒著

評價

作者樊前鋒先生運用搜集到的各種文字資料和老人家家人,弟子門人的口頭傳述,把一代經學大師的生平歷史描繪的栩栩如生,讓人感到身臨其境,好像老人家又回到了我們身邊。

(傳記)詳細記錄了老人家的生平歷史,(紀念文集)裡有有關老人家的學術介紹,兩本書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堪稱完美。

這兩本書的出版無疑是一件具有歷史與現實意義的大事,它為我們懷念先輩,繼承發揚伊斯蘭文化起到了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它為我們的先輩在促進社會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方面留下了歷史佐證。

 

《回族史詩》

海澈•郭著

這是一部將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民族題材獨創性藝術作品。全書二十九卷一百一十三章,它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編年(唐、宋、元、明、清、現代)順序編目,以浪漫神韻的詩歌表現手法將回族的形成、演進、社會、經濟、教育、、科技、藝術、民俗風情等藝術地再現,將數千多年回族歷史置於中華民族歷史的發展全景中考察、研究,展示於傳記體敘事長詩構鑄之中。

作品追溯了歷代不同時期對國家和民族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及重大歷史事件,對提倡愛國主義,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各民族相互瞭解,和諧共進,推進人類進步與文明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是迄今為止以史詩形式表現民族的文化及其歷史的傑作,更是填補了中國回族文學沒有史詩的空白。

評價

如果讀過藏族的《格薩爾王傳》、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蒙古族的《江格爾》無不對一個民族史詩感到震撼。如今看到《回族史詩》無不讓人振奮,但振奮之余作為一個理性的人來說,對這部《回族史詩》如果和《瑪納斯》等其他民族的史詩相提並論,那將是很盲目的自信。

 

《絲綢之路新史》

芮樂偉 ·韓森著;張湛譯

在世界歷史上,絲綢之路是一個著名符號。但它實際上是什麼樣子的?在人們對它的想像中,一般是這樣一幅朦朧景象:馱著絲綢的駱駝商隊在塵土飛揚的沙漠中穿行,在中國與羅馬之間絡繹不絕。本書將要為你揭示,現實的情況與此大相徑庭,而且遠遠比這副景象有趣得多。

本書通過大量驚人的考古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這條商路的慣常理解。幾個世紀以來,儘管大量關鍵材料仍然尚未發掘,但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已經出土了許多迷人的東西。既有官員刻意埋藏保存的文書,也有目不識丁的當地居民利用官方文書做成的鞋墊和壽衣。作者探討了絲路上從長安到撒馬爾罕的七座綠洲,那裡聚集著商人、使節、朝聖者和旅客,信仰著從佛教到祆教的不同宗教,有著非常寬容的國際化氛圍。

本書試圖告訴讀者,從來沒有一條單一的連續的絲綢之路,有的只是東西方之間的一連串市場。中國和羅馬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的貿易活動,中國的主要交易夥伴是今天伊朗地區的居民。絲綢並不是這些商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中國發明的紙張對歐洲產生了更大的影響,而金屬、香料和玻璃與絲綢一樣重要。相比之下,這些商路上傳播的思想、技術和藝術圖案具有更大的意義。

總而言之,本書綜合利用中、英、法、德、日、俄六種語言的前沿研究成果,講述了一個有關考古發現、文化傳播以及中亞與中國之間互動的迷人故事。

評價

中國提出“一路一帶”戰略思路,文化界積極回應。一時間討論會,學術會議,研討會在各地展開。中國迫切需要瞭解“一路一帶”區域的文化,伊斯蘭教文明、中亞文化成為每一位思考中國“一路一帶”戰略的人必須瞭解的。對於中國是放下“中央之邦”的自大,以更包容,宏遠的胸懷與其他文明交流共處實現新天下主義的機會。當下中國在處理邊疆政治所出現的問題,正是缺乏對邊疆其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深入瞭解,此書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待絲綢之路上發生過的故事,以更輕鬆的方式在呈現絲路上的人文景觀,不同於教科書式的說教,讓人讀起來仿佛在閱讀一部長篇小說。

 

《 “伊斯蘭國”簡論》

查理斯利斯特著

姜奕暉譯

2014年,“伊斯蘭國”(ISIS)橫空出世,悍然宣佈成立哈裡發國。2015年,“伊斯蘭國”對中國宣戰。全球頂級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權威作品《“伊斯蘭國”簡論》深入剖析“伊斯蘭國”全球威脅。我們聽說過ISIS,多半是因為其持續不斷的宣教之戰和殘忍的恐怖行動,而在其吸引全球無數青年的社交媒體和視頻宣傳背後,是一個“國家”的雛形。

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查理斯·利斯特上溯20世紀90年代末,自該組織核心人物阿布·紮卡維從監獄釋放開始,至其現今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大獲豐收,全面介紹了“伊斯蘭國”的歷史、演變、現狀、組織結構、軍事戰略、內部政策、稅收機器和治理模式等關鍵問題,深入分析了其主要力量和未來目標,並從近期和長遠角度分析了如何應對這個正在增長的新威脅。利斯特指出ISIS並不是一次短期的脫軌失常,而是有著深刻的思想和社會根源。

本書説明我們認識了ISIS的所欲所求——這是瞭解怎樣摧毀它的第一步,同時也為打擊和戰勝“伊斯蘭國”提出了解決之道,指出了一條消除極端主義的行動路線。

評價

2015年,“伊斯蘭國”(isis)成為媒體出現頻率較高的一個詞彙。儘管“伊斯蘭國”這種稱呼有著各種詬病和不足。但是隨著更多世界性的事件爆發,這個詞被媒體不斷渲染傳播後已經成為一種定式。而這樣錯誤的觀念和引導使得人們對於伊斯蘭教帶來很多的誤解。此書的出現如果能夠減少人們對“伊斯蘭國”直接和伊斯蘭教聯繫起來的誤解,客觀還原一個“伊斯蘭國”,那麼這本書就算是擺脫輿論的束縛,獲得了自由的表達。

 【讀一齋出品】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