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了“清真言”就能免遭火獄的刑罰並進入樂園嗎?

 kalimah-syahadat-S.jpg
 
據伊特邦·本·馬力克(願安拉喜悅他)傳述,有一天早晨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來到我家中說:“只要一個僕人為取悅安拉而念‘除安拉外,再無應受崇拜的主宰’來到複生日,安拉決不讓他進入火獄。”[1]
 
 
一些人從字面上理解這段聖訓,認為只要念誦了清真言,即便肆意妄為、做盡非法之事、拋棄主命,也能夠免遭火獄的刑罰,進入樂園。
 
無疑,這種理解與其它很多明確的經訓相矛盾,它們確切的闡明:犯罪的穆斯林因其罪惡遭受懲罰,即便是念誦過清真言和作證言。
 
因此,我們應當全面綜合地理解這些經訓,不能隨意地放棄其中的一部分。正確的經訓互相佐證,而不是互相矛盾,我們絕不能受惡魔的誘惑,追隨私欲,遵從一部分經訓,卻放棄另外一部分。
 
安拉說:“難道你們確信經典裡的一部分律例,而不信別一部分嗎?你們中作此事者,其報酬不外在今世生活中受辱,在復活日,被判受最嚴厲的刑罰。安拉絕不忽視你們的行為。”[2]
 
今天,整個伊斯蘭世界備受屈辱,就是因為穆斯林在思想和行為上都只遵循一部分伊斯蘭,卻放棄另一部分;他們並沒有遵循經訓,他們只是在追隨私欲。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這段聖訓呢?學者們有以下幾種觀點:
 
1.這段聖訓包含一些假定存在的詞語[3],我們還原它,就能夠完善意思,與其他經訓一致。類似的例子在《古蘭經》、聖訓和阿拉伯語中很多,如:
 
安拉說:“你問村鎮”[4],顯而易見,村鎮是不能問答的,所以應還原為:你問村鎮的居民。
 
安拉說:“禁止你們自死物、血液、豬肉……”[5],即禁止你們吃它們。
 
安拉說:“禁止你們的母親和你們的女兒……”[6],即禁止你們娶她們。
 
同樣,這段聖訓可以還原為:安拉決不讓他永久進入火獄。作證“除安拉外,再無應受崇拜的主宰”的信士不會永久遭受火獄的懲罰,但會根據其罪惡在火獄中遭受應有的懲罰。
 
2.聖訓中免遭火獄刑罰的信士指的是真誠懺悔並被安拉接受的信士。
 
那麼安拉接受的真誠的懺悔應該滿足哪些條件?
 
(1)放棄罪惡:
 
 說謊者放棄說謊;聽音樂者放棄聽音樂;不禮拜者要堅守拜功;曾經看到罪惡,視若罔聞者,當勸人行善、止人作惡等……
 
無疑,如果一個人口口聲聲說要懺悔,卻堅持作惡,他只是在撒謊、妄稱,甚至他是在嘲笑安拉。衡量事物的標準是工作和行為,而不是言語和妄稱。
 
據傳,一個獵人朝一群麻雀開槍,抓住一些受傷的麻雀,然後開始生火料理它們。當時天氣異常寒冷,獵人被濃煙熏得淚流不止,於是一隻受傷的麻雀對它的同伴說:“看那個獵人!他多麼的仁慈,他在哭泣!”它的同伴答道:“不要看他的眼淚,看他手上幹的事情!”
 
多少人只是名義上的穆斯林;多少人只是妄稱,卻不曾擁有品德;多少人只是沽名釣譽,絕不是懺悔!
 
(2)後悔所作的罪惡:
 
這是衡量懺悔真偽的另一個標準,是真誠懺悔的必備條件。
 
每一個後悔的人都希望時光能夠倒流,能夠回到過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堅定地服從安拉的命令。
 
一個人用棍棒教育頑皮的孩子,不料失手致殘。當他看到他殘疾的孩子時,他會有什麼感受啊?他必定感到心碎,後悔不已,希望自己沒有做過這一切。
 
這就是後悔,如果懺悔者後悔不已、悔不當初,他們的懺悔就是真誠的、誠懇的。
 
至於那些人,每當談起他們以前所作的罪惡,就非常期盼;到處宣揚,希望別人誇耀他們的過去,他們絕不是懺悔者,他們只是在撒謊、欺騙他人。他們放棄罪惡,並不是因為害怕安拉,而是沽名釣譽或者害怕他人;因為他們所處的地位和年齡不允許他們繼續作惡,社會絕不會接受他們再次作惡。他們表面上放棄罪惡,但內心希望能夠繼續作惡,他們從未悔過。
 
真誠懺悔的標誌是:每當記起所作的罪惡時,就因為害怕安拉而流淚。的確,這些淚水能夠消除過錯,清潔被污垢覆蓋的心靈。
 
(3)決心永不再犯:
 
這是真誠懺悔的必備條件。如果一個人以前不禮拜,齋月來臨時開始禮拜。齋月即將結束時,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問題:“齋月之後,是否繼續禮拜?”他最終決定,不再禮拜,直到下一個齋月;或者對自己說:“齋月結束再說,根據情況再看”等。那麼他不是懺悔者,不錯,他因為齋月的拜功得享報酬,但他疏忽拜功的罪過不被饒恕。
 
懺悔的關鍵在於決心洗心革面、絕不再犯,而不只是猜想和舉意。
 
如果一個人決心永不再犯,但是惡魔誘惑他,使他再次失足,他就應當重新懺悔。。。
 
安拉說:“安拉的確喜愛悔罪的人,的確喜愛潔淨的人。”[7]
 
“悔罪的人”就是那些每當犯錯,就立刻重新懺悔,但是每次懺悔時都決心絕不再犯。至於那些犯罪,然後用口舌懺悔的人,每當遇到非法事物,就毫不猶豫地去做,然後懺悔,他們絕不是懺悔者,懺悔者只是真正發自內心、決定永不再犯的人。
 
(4)歸還“失物”:
 
這也是真誠懺悔的必備條件。既然懺悔者總在說:“如果時光倒流,自己絕不如此”,他們就應當歸還“失物”。
 
如果“失物”是能夠歸還的人類的權利,應當歸還。比如無端拿人錢財者,當歸還財物;如果一時找不到錢財的主人,但是將來有可能遇到,就應當為他保管,直到再次相遇;如果不可能再次相遇,就應當將其施捨,以便脫離非法之物。
 
如果“失物”是不能歸還的人類的權利,應當尋求主人的原諒和諒解。比如一個人曾經辱駡他人或者傷害他人,如果他能獲得被辱駡者或被傷害者發自內心、自願的原諒,他就與這件罪惡擺脫干係了;如果一個人曾經背談他人,那麼有條件的話,他應當在大眾面前澄清事實—— “之前我說的話是不正確的,那個人沒有做過這些事情”,並去讚揚他人的美德,或去尋求原諒和諒解等……
 
如果“失物”是安拉的權利,學者們側重的觀點是:歸還“失物”是懺悔的必備條件。所以一個人懺悔他所失去的拜功、齋戒、天課等安拉的權利,他就應當還補。
 
這種觀點的證據是:據伊本·安巴斯(願安拉喜悅他倆)的傳述,一個人來到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跟前說:“安拉的使者啊。我的母親去世了,她缺了一個月的齋戒,我是否可以替她還補?” 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可以。”並說:“安拉的債務最應該還補。”[8]
 
我們看到,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不僅肯定了詢問者的想法,還告訴我們一個關於齋戒和其它一切安拉權利的原則:安拉的債務最應該還補。它包括安拉所有的權利,無一例外,比人類的權利更應該優先還補。
 
有人說:“拜功不需要還補”,他們做出這種判斷的邏輯是:放棄拜功者就是不信道者,不信道者皈依伊斯蘭的時候,不需要還補以前撇下的拜功。並非所有的證據都支持這個觀點,只有極少部分經訓在表面上和它一致。綜合所有的觀點之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放棄並否認拜功者,是不信道者;至於放棄拜功,但沒有否認或者嘲弄拜功者,是犯罪的穆斯林,並非不信道者。
 
最強有力的證據莫過於:據艾布·賽爾德·胡德里(願安拉喜悅他)的傳述,在一段很長的聖訓中,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然後從火獄中出去,這夥民眾沒有做過任何善功……”[9]它明確指出:這夥人沒有禮過拜,沒有封過齋,沒有做過任何善功,但是他們在遭受火獄的懲罰之後,進入樂園。如果他們是不信道者,安拉絕不會使他們進入樂園。這是大部分學者認定的觀點。
 
如果“失物”是無法彌補的罪惡,比如飲酒,懺悔應當滿足之前提到的其它條件,並且在主命之外多做副功。安拉說:“善行必能消除惡行。”[10]
 
如果這些條件都具備了,懺悔就能被接受。安拉說:“安拉只赦宥無知而作惡,不久就悔罪的人;這等人,安拉將赦宥他們。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終身作惡,臨死才說:‘現在我確已悔罪’的人,不蒙赦宥;臨死還不信道的人,也不蒙赦宥。這等人,我已為他們預備了痛苦的刑罰。”[11]
 
但是,懺悔不被接受,除非在特定的時間之內,即在兩件事情之前:
 
A.在“غرغرة”(咽氣)之前:
 
安拉至知!“غرغرة”是指人到達一個時期,堅信死亡馬上就會來到,仿佛他已經看到了取命天使和掌管刑罰的天使等。這時,懺悔不被接受,就像是法老斐樂奧奈,他看到自己無路可逃,馬上就要被淹沒,方才歸信。
 
阿卜杜拉·本·歐麥爾(願安拉喜悅他倆)的傳述: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只要一個僕人在咽氣之前向安拉懺悔,安拉就接受他的懺悔。”[12]
 
B.在複生日即將成立、太陽從西方升起之前:
 
安拉說:“他們只有等待眾天神的降臨,只有等待你的主(的刑罰)來臨,或你的主的一部分跡象的降臨。你的主的一部分跡象降臨之日,凡以前未曾信道,或雖信道而未行善的人,在那日,即使信道,也無益了。你說:“你們等待吧!我們確是等待的。”[13]
 
據艾布·胡萊勒(願安拉喜悅他)的傳述,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誰在太陽從西方升起以前懺悔了的話,安拉接受了他的懺悔。”[14]
 
值此之際,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下惡魔使人類遠離懺悔時常用的伎倆。
 
當惡魔看到人們想要懺悔時,絕不會束手待擒,因為懺悔會使惡魔先前所有的辛苦付之一炬。惡魔不願空忙一場,因此當人們想要懺悔時,他就加倍的教唆和誘惑,直至死亡來臨。
 
惡魔採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使人遠離懺悔,其中最常用的有:
 
(1)喬裝打扮:
 
惡魔不直接命令人們犯罪或者遠離善事,但是他以人的私欲為途徑進行教唆。我們知道,私欲確是喜歡各種欲望的,於是惡魔就鑽這個空子,教唆人們滿足私欲喜歡的欲望。比如:一個人在寒冷漆黑的早晨聽到晨禮的宣禮詞,惡魔就對他說:“睡吧!床多暖和啊,你又這麼勞累”;當齋月於某個炎熱的夏季來臨時,惡魔就以私欲所喜歡的冰爽飲料和可口食物來誘惑他。惡魔還會更換一些非法事物的名字,使人們不那麼討厭它,比如把違抗安拉的命令叫做解放、自由,把利息叫做盈利,把酒叫做靈魂的飲料,把歌舞稱作藝術,等……
 
(2)混淆是非:
 
惡魔試圖通過一些模棱兩可的話語欺騙人們的理智,使他們相信:他們所認為的非法事物實際上是合法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
 
如果一個人想要有息貸款,以便建造房屋,惡魔就對他說:“這不是非法的,因為你不是利用它盈利,你只是想要為你自己和家人遮風避雨,怎麼會是非法的呢?”
 
如果一個人想要聽歌曲和音樂,惡魔就對他說:“為什麼要禁錮你自己呢?一些學者認為它是許可的,它能夠放鬆你的心情、舒緩你的神經,又不會傷害他人,怎麼會是非法的呢?”
 
如果一個學生在齋月想要齋戒,惡魔就對他說:“不封齋對你來說是許可的,你是學生,你要為考試做準備,因此允許你不封齋,甚至你必須開齋。”
 
如果一個人想要遠離男女混雜,惡魔就對他說:“如果你那樣做,人們會遠離伊斯蘭。和女人握手,與她們坐在一起,向她們證明伊斯蘭是開放的宗教,是具備社會性的,等……”
 
要知道衡量合法和非法的標準只是《古蘭經》和聖訓,而不是一些人妄稱的益處!
 
(3)拖延:
 
惡魔利用人們的妄想長久使他們遠離懺悔和善功。如果先前提到的方法行不通,惡魔看到此人決心要懺悔,就對他說:“你可以懺悔,沒有問題,但為什麼要著急呢?你正值風華正茂時,等你完成學業再說”;完成學業之後,又對他說:“等找到工作吧”;找到工作後,又說:“等結婚之後吧,婚姻是教門的一半,它有助於懺悔”;結婚後,又說:“等你的事業和你的孩子都安定吧”;然後又說:“等朝覲吧,朝覲之後的懺悔更好,那時你就像剛從母腹出生的嬰兒……”如此這般,百般拖延,直到死亡在他懺悔之前來臨,惡魔長出一口氣,最終贏得了這場戰爭。
 
如果惡魔使用這種方法,人們一定要記住:“死亡可能突然降臨!多少人晚上還在家中和家人歡聚,早上不再醒來;多少人早上健健康康,卻等不到晚上!又有幾個城市是絕對安全的,不遭受各種威脅呢?如果地震突然來襲,大地崩陷,幾秒種之內成千上萬的人會死去。誰能保證你能活到你所推延的那一刻?!”
 
(4)淡化罪惡:
 
這是惡魔常用的另一種手段,他對你說:“你為什麼要懺悔呀?你做了什麼,需要懺悔?跟別人比起來,你好著呢!你又不是罪大惡極,懺悔是他們的事情。別想它了,即使你的罪惡翻上數倍,跟別人比起來也還少著呢。再說安拉是至慈至赦的,不會追究這點小事的。”
 
(5)使人覺得懺悔之後會遇到種種困難:
 
懺悔要求人們保持中正,而中正使私欲感到困難,並招來偏離正道者的敵視,於是惡魔對人們說:“你為什麼要懺悔呢?讓你自己處於困境之中,你的朋友會離你而去;人們不僅不相信你懺悔了,還會嘲笑你,他們會說:“看那個惡棍、罪惡之徒!他現在居然去清真寺禮拜!”
 
(6)斷絕希望:
 
對於罪惡較重的人,這個辦法或許能夠得逞。當他們想要懺悔時,恐懼會壓倒他們心中的希望。惡魔就利用這條途徑來誘惑他們,對他們說:“你罪惡深重,安拉不會接受像你這樣的人的懺悔!安拉怎麼會接受你的懺悔呢?你之前做了這個,做了那個……”他細數這些人做過的所有罪惡。就這樣,惡魔為他們勾勒出一副安拉不接受他們懺悔的畫面,從而使他們遠離懺悔。
 
這些人當知道:安拉說:“(你說:)‘我的過分自害的眾僕呀!你們對安拉的恩惠不要絕望,安拉必定赦宥一切罪過,他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15]
 
此外,絕望又是一種新的罪惡。安拉說:“他說:‘除迷誤者外,誰會絕望于真主的恩惠呢?’”[16]
 
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安拉說:‘阿丹的子孫啊,你們不向我祈禱,不指望我則已;但有,我饒恕你們,赦免你們。阿丹的子孫啊,假使你們的罪惡聳入雲際,你們懊悔,求我饒恕時,我必饒恕你們。阿丹的子孫啊,假使你們的過錯充滿了大地,但是你們沒有舉伴我,我必饒恕你們。’”[17]
 
滿足上述條件的真誠懺悔者將獲得這種巨大的恩惠和榮耀,關於它的經訓很多,我們就不再一一贅述。
 
至於那些肆意作惡,計畫晚年懺悔者,他們臆想通過這種詭計集齊今世的浮華和安拉的饒恕,但安拉確是監察者!安拉說:“他們用計謀,安拉也用計謀,安拉是最善於用計謀的。”[18]
 
人能夠欺騙他人,但絕不能夠欺騙安拉——“他們想欺瞞安拉和信士,其實,他們只是自欺,卻不覺悟。他們的心裡有病,故安拉增加他們的心病;他們將為說謊而遭受重大的刑罰。”[19]
 
這些人想要和安拉耍弄詭計,安拉必將嚴厲地懲罰他們,使他們的詭計失效,使他們突然死亡,不給他們機會懺悔;或者當他們即將死亡時,安拉棄絕他們,不再使他們堅定,最終惡魔教唆他們,使他們成為不信道者,淪為火獄的居民。
 
關於這點,一些學者談到:人臨終時,惡魔可能幻化為各種形態。比如扮成他父親的樣子,痛哭流涕並假裝真誠地對他說:“兒子啊!我只是為你好,你不要以穆斯林的身份死去,而要成為基督教徒。”如果此人平時是個中正堅定的信士,安拉就堅定他的信仰;如果他平時在信仰上圓滑世故,隨波逐流,安拉就放棄他,或許他會叛教,成為不信道者,淪為火獄永久的居民。安拉說:“在今世和後世,安拉以堅固的言辭使信道者堅信,安拉使不義者誤入迷途,安拉是為所欲為的。”[20]
 
現在我們回到這段聖訓——“只要一個僕人為取悅安拉而念‘除安拉外,再無應受崇拜的主宰’來到複生日,安拉決不讓他進入火獄。”,繼續學習學者們關於如何理解它的觀點。
 
3.這段聖訓是在安拉規定主命、合法與非法之前,當時穆斯林只被要求作證:“除安拉外,再無應受崇拜的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至於功修方面,沒有任何要求。
 
一些人可能認為這種觀點很正確,但實際上,它非常羸弱。這段聖訓的傳述人是輔士,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在麥迪那城中這位輔士的家中說了這段話。毫無疑問,當時安拉已經為穆斯林規定了一系列的主命和戒令。
 
因此,這種觀點不足以取信。
 
4.從火獄上得救、免遭火獄的刑罰並不是針對那些只耍嘴皮的人,而是針對言行一致的穆民。也許有人問:“聖訓裡哪裡提到這點啊?”答案是:“我們在理解聖訓時應該綜合思考所有的內容,這段聖訓自身也指明了這點——‘為取悅安拉’,即他虔誠的誦念清真言,虔誠的人不可能言行不一致。至於那些嘴上一套、手上一套的人,絕不是虔誠的信士,而是偽信士。”
 
至於“除安拉外,再無應受崇拜的主宰”的意思,學者們認為它包含了:認主獨一 、拜主獨一和認識安拉在尊名、屬性方面的獨一性。下面我們詳細分析這三點:
 
(1)認主獨一 :
 
即堅信安拉是萬物唯一的創造者,是整個宇宙唯一的掌管者,沒有任何匹敵。它包含兩點:創造和掌管。
 
今天穆斯林不會懷疑安拉是唯一的創造者,但單單這一點遠遠不夠,還應當堅信安拉是宇宙唯一的掌管者。安拉說:“真的,創造和命令只歸他主持。”[21]安拉沒有隨意地創造萬物,然後丟棄,任其自生自滅,他確是創造者和掌管者。創造只屬於他,宇宙的法度也只由他制定,沒有任何匹敵。
 
安拉說:“……一切判決只歸安拉。他命令你們只崇拜他。這才是正教……”[22]
 
又說:“難道他們有許多配主,曾為他們制定安拉所未許可的宗教嗎?”[23]
 
誰相信某人、某個立法機構、某個社會、甚至整個人類擁有制定宇宙法度的權利,誰已經舉伴安拉了,已經出教了。
 
同樣,誰相信某人、某個社會不經安拉的意欲,就能帶來禍福、能使人生死、能供給與斷絕、能治癒疾病等,誰已經舉伴安拉了,已經否認安拉了,即便他終日念誦清真言和作證言,即便他堅守五功,妄稱自己是穆斯林。
 
安拉說:“你說:‘安拉啊!國權的主啊!你要把國權賞賜誰,就賞賜誰;你要把國權從誰手中奪去,就從誰手中奪去;你要使誰尊貴,就使誰尊貴;你要使誰卑賤,就使誰卑賤;福利只由你掌握;你對於萬事,確是全能的。你使夜入晝,使晝入夜;你從無生物中取出生物,從生物中取出無生物;你無量地供給你所意欲的人。’”[24]
 
又說:“安拉確是供給萬物的,確是有權力的,確是堅定的。”[25]
 
安拉是唯一的供給者,是唯一的掌管禍福者,是宇宙唯一的掌管者,萬物不能配他。
 
據伊本·安巴斯(願安拉喜悅他倆)的傳述: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你要知道,假如整個人類聚集起來為你做點好事,除了安拉為你前定的以外,他們對你毫無裨益;如果他們合謀來加害你,除了安拉為你前定的以外,他們決不能傷害你絲毫。仙筆已升起,問卷已墨幹。”[26]
 
(2)拜主獨一:
 
即堅信安拉是唯一應受絕對崇拜的主宰。
 
這是認主獨一的必然結果。既然安拉是唯一的創造者、掌管生死者、供給者……,他就是唯一應受絕對崇拜的主宰,絕沒有匹敵。人們為什麼要順從被造物,而違抗安拉的命令呢?有什麼合理的緣由嗎?被造物自身難保,也不會為他人帶來禍福,人們為什麼要順從它,崇拜它?
 
對安拉的順從不應局限在功修當中,而應體現在今後兩世所有的事務之中:功修、人際交往、道德品質等。安拉說:“難道你沒有看見嗎?自稱確信降示你的經典和在你之前降示的經典的人,欲向惡魔起訴——同時他們已奉令不要信仰他­——而惡魔欲使他們深入迷誤中。有人對他們說:‘你們來向安拉和使者起訴吧’,你會看到偽信者回避你。因為曾經犯了罪而遭遇災難,然後,他們會來見你而指安拉發誓說:‘我們只圖親善與和解。’在那時,你將怎麼辦呢?這等人,安拉是知道他們的心事的,故你當寬恕他們,當勸戒他們,當對他們說驚心動魄的話。我派遣使者,只為要人奉安拉的命令而服從他。他們自欺的時候,假若他們來見你,而且向安拉求饒,使者也替他們求饒,那末,他們必發現安拉是至宥的,是至慈的。指你的主發誓,他們不信道,直到他們請你判決他們之間的紛爭,而他們的心裡對於你的判決毫無芥蒂,並且他們完全順服。”[27]
 
誰喜悅安拉的法度之外的律法;誰自願、喜悅地向其他律法尋求判決,誰已經否認安拉、舉伴安拉了,即便他自己妄稱自己相信安拉、使者和後世。
 
同樣,誰使用其他律法進行判決,認為它比安拉的法度優越,或者認為它像安拉的法度一樣,他認為他必須用這些律法判決,他也已經否認安拉、舉伴安拉了。安拉的經典清楚地闡明了這點:“誰不依照安拉所降示的經典而判決,誰是不信道的人。”[28]“凡不依安拉所降示的經典而判決的人,都是不義的。”[29] “凡不依安拉所降示的經典而判決的人,都是犯罪的。”[30]
 
因此,所有不依安拉所降示的經典而判決的人,認為安拉之外的判決更公正、更值得跟隨和實踐的人,都是否認者、不義之人、犯罪者。因為誰堅信某個人、某個組織或某個社會能夠制定出優越于安拉的法度的律法,就意味著他相信:“這個人、組織或社會比安拉更有知識、更有智慧”,這樣才能制定出比安拉的法度更優越的律法。毫無疑問,這是不信道者的行為,無需任何辯駁。
 
安拉是唯一應受崇拜的主宰,萬物不能配他。因此,聽從安拉的教誨,服從安拉的命令是信士的重要特質。安拉說:“使者確信主所降示他的經典,信士們也確信那部經典,他們人人都確信安拉和他的眾天使,一切經典和眾使者。(他們說):‘我們對於他的任何使者,都不加以歧視。’他們說:‘我們聽從了,我們懇求你赦宥;我們的主啊!你是最後的歸宿。’”[31]
 
同樣,不順從安拉是猶太教徒和不信道者的重要特質。安拉說:“當時,我與你們締約,並將山嶽樹立在你們的上面,我說:‘你們當堅守我所賜你們的經典,並當聽從。’他們說:‘我們聽而不從。’他們不信道,故對犢之愛,已浸潤了他們的心靈。你說:‘如果你們是信士,那末,你們的信仰所命你們的真惡劣!’”[32]
 
安拉之外的事物,絕不值得絕對的順從,但可能因為順從安拉而對其有限度的順從。
 
如果不與安拉的命令矛盾,兒女應當服從。安拉說:“如果他倆勒令你以你所不知道的東西配我,那麼,你不要服從他倆,在今世,你應當依禮義而奉事他倆,你應當遵守歸依我者的道路;惟我是你們的歸宿,我要把你們的行為告訴你們。”[33]
 
穆民的長官的命令也應得到順從,只要它裡面不包含引起安拉惱怒的內容。據阿布頓拉·本·麥斯歐德(願安拉喜悅他)的傳述,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若長官命令的不是犯罪,穆斯林應當聽從,無論高興與否;若他命令的是罪惡,則不可聽從。”[34]
 
(3)安拉在尊名、屬性方面的獨一性:
 
即堅信安拉是唯一具備所有全美的屬性的,並遠離所有有缺陷的屬性的。
 
誰堅信某個被造物具備全美的屬性,或者遠離所有有缺陷的屬性,誰已經舉伴安拉了。
 
因此,伊斯蘭教中,沒有哪個被造物是絕對不犯錯誤的,除非安拉護佑他;沒有哪個人淩駕於律法之上;沒有哪個人的意見不能加以討論,所有人的看法都可能被接受,亦可能被駁回,除了安拉護佑的眾使者,他們在傳達安拉的啟示時絕不犯錯。
 
當我們明白“除安拉外,再無應受崇拜的主宰”的含義之後,我們發現它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行為、信仰、順從安拉的命令、遠離安拉的禁令。
 
故此,誰作證了“除安拉外,再無應受崇拜的主宰”,並用行為加以實踐,誰就能免遭火獄的刑罰,絕不會進入火獄,在安拉那裡他的報酬只是樂園。
 
----------------------------------
 
[1] 布哈裡聖訓集,《慈愛》章,《取悅于安拉的功修》節,第6423段.
 
[2] 黃牛章:85.
 
[3] 阿拉伯語中一種常見的表達方法。一些邏輯上眾所周知的事情,不再加以敘述,假定其在句子中存在。
 
[4] 優素福章:82.
 
[5] 筵席章:3.
 
[6] 婦女章:23.
 
[7] 黃牛章:222.
 
[8] 布哈裡聖訓集,《齋戒》章,《沒有補齋而去世的人》節,第1953段.
 
[9] 穆斯林聖訓集,《信仰》章,《人士見主之道》節,第183段.
 
[10] 呼德章:114.
 
[11] 婦女章:17-18.
 
[12] 鐵爾密集聖訓集,《杜阿》章,《論懺悔和求恕饒的優越,及安拉對僕人的仁慈》節,第3537段.
 
[13] 牲畜章:158.
 
[14] 穆斯林聖訓集,《紀念安拉》章,《論求饒恕是嘉行,應當多向安拉求饒恕》節,第2703段
 
[15] 隊伍章:53.
 
[16] 石谷章:56.
 
[17] 鐵爾密集聖訓集,《杜阿》章,《論懺悔和求恕饒的優越,及安拉對僕人的仁慈》節,第3540段.
 
[18] 戰利品章:30.
 
[19] 黃牛章:9-10.
 
[20] 易卜拉欣章:27.
 
[21] 高處章:54.
 
[22] 優素福章:40.
 
[23] 協商:21.
 
[24] 儀姆蘭的家屬章:26-27.
 
[25] 播種者章:58.
 
[26] 鐵爾密集聖訓集,《複生日》章,最後一節,第2510段.
 
[27] 婦女章:60-65.
 
[28] 筵席章:44.
 
[29] 筵席章:45.
 
[30] 筵席章:47.
 
[31] 黃牛章:285.
 
[32] 黃牛章:93.
 
[33] 魯格曼章:15.
 
[34] 布哈裡聖訓集,《災難》章,《若不是犯罪,必須聽從伊瑪目》節,第7144段.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