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智慧:塔基亞原則

在辛伯達航海的故事裡,有一個情節值得回味。那是在他第7 次航海中,辛伯達因讚美安拉而被一群身上能長出翅膀的“魔鬼、邪神的夥伴”丟棄在荒山上。辛伯達孤身一人,處於危難之中。這時這夥人中有人向辛伯達提出了一個可以獲救的條件:即保證今後不再讚頌安拉。出於無奈,辛伯達只得從命。後來那人就掮起他,一起飛回城中。在阿拉伯穆斯林道德倫理中,辛伯達的這種行為,是否被允許呢?辛伯達如此表現,是否算得一種“變節”行為呢?也許人們會推斷,有如此嚴謹的宗教功課的阿拉伯穆斯林,自然會拒斥此類“保命”行為的。但結論正好相反。因為,辛伯達的行為,是完全符合塔基亞原則的,是塔基亞原則給了他生的希望。

什麼是塔基亞原則呢?塔基亞,是阿拉伯語Tagiy 的音譯,原意為謹防。“塔基亞”是《古蘭經》確認的一個原則,即穆斯林在受到迫害時,可以隱瞞內心的信仰,暫時不履行宗教功課,否認宗教身份,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遜尼、什葉和哈瓦利吉三大教派,都不同程度地奉行過這一原則。什葉派由於所處的地位,更是將塔基亞原則奉為基本教義之一。辛伯達借此原則,逃出險境。回家之後,成為更加虔誠的穆斯林。因為他深信,每一次得救,都是安拉的恩典。千百年來,塔基亞原則拯救了千萬個像辛伯達那樣陷於險境的穆斯林。

信仰和務實交融的智慧,在塔基亞原則中又一次閃現出神妙的光芒。

退一步為了進二步,塔基亞原則是應變的智慧。沒有塔基亞原則,就沒有伊斯蘭的今天。在伊斯蘭的發展史上,曾經有過幾次重要的遷徙,這些遷徙也可以稱之為戰略性轉移,每一次轉移,都給了穆斯林重整旗鼓的機會。

第一次是從麥加遷往阿比西尼亞。穆罕默德成聖之後,在傳教過程中,他本人及他的跟隨者受到的迫害日益嚴重,有的被殺害,有的受折磨,還有的遭淩辱。顯然,在人少力弱、勢孤力單的情況下,與反對派魯莽對峙,可能會有滅頂之災。這時,智慧的穆罕默德就勸穆斯林們遷徙到信仰基督教的阿比西尼亞(即埃塞俄比亞)。於是,一部分穆斯林為了躲避迫害,繼續信守他們的宗教而遷往那裡。先後共有二次,第一次去了10 名男子與4 名婦女,他們是悄悄離開麥加的。在阿比西尼亞.他們與人相處得很好,生活安定,當聽說故鄉麥加的形勢有所好轉,他們就又返回麥加。當他們回到麥加後,異教徒對他們迫害得更加厲害了。於是,80 名男子拋下妻子和孩子,再次遷到阿比西尼亞。這些人一直住到穆罕默德遷到麥迪那才返回。這次戰略性轉移,不僅保存了一大批有生力量,而且錘煉出一批忠誠信仰的中堅骨幹。

另一次是穆罕默德和麥加的穆斯林集體遷往麥迪那,這是伊斯蘭歷史上最為輝煌成功的戰略轉移。遷居麥迪那是穆罕默德事業成功的轉捩點,是伊斯蘭歷史的新紀元。儘管麥加是伊斯蘭的發源地,在麥加有穆斯林朝拜的天房克爾白。但是,在麥加,伊斯蘭的反對派力量強大,因為麥加本來是拜物教的中心,一切違反拜物教風尚的新事物,都會遭到反對。

在整個阿拉伯半島,“血緣和宗系”影響之大,莫有甚于麥加地區者。任何侵犯部落和家族利益之事,都必遭到麥加貴族的強烈反對。所以當穆罕默德成聖之後,有一段時間,他所在的古萊氏部落曾同他斷絕了往來,並對其迫隨者們進行封鎖。這期間穆罕默德及其親屬與跟隨他的人都躲避在麥加郊外的山上。只有在禁月,穆罕默德才能來到阿拉伯人中間。因為依阿拉伯風俗,在禁月是禁止相互為敵、不能仇殺、不能以強淩弱、不能侵犯別人,也不能復仇的。

與其與強敵對峙,還不如避其鋒芒,到麥加以外“血緣宗系”影響小的地方再圖發展。穆罕默德在做好了準備之後,毅然決定讓麥加的穆斯林遷到麥迪那去。為了避人耳目,他們是分批悄悄退出麥加的。穆罕默德自己,也是穿上別人的衣服,在夜色中擇小路而秘密離開的。整個遷徙行動,生動體現了伊斯蘭精神的靈活性與應變能力。作為一種宗教,卻不像一般宗教那樣僵化固執;作為一位先知,卻像常人那樣能進能退,能屈能伸;遷徙,作為戰略後退,卻是一次更大前進的前奏。在麥迪那,穆罕默德使穆斯林們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不到8 年,就創造了一支由幾百人壯大到幾萬人的穆斯林大軍。西元630 年,穆罕默德親率一萬大軍,攻克了麥加,終於凱旋而歸。

由此引來了阿拉伯歷史上著名的“代表團之年”。那是穆罕默德光復麥加後,聲威大振,遠近各部落紛紛來歸順。他們派出各自的代表團,前往麥加,向穆罕默德表示,他們決心皈依伊斯蘭教。阿位伯半島由此從分裂走向了統一。

當成功的輝煌展現在面前時,如果我們順著時間隧道作一番逆向思維,如果穆斯林當初不退出麥加,如果穆罕默德也堅持“與異教徒戰鬥到最後一天,最後一口氣”,那末,全部歷史就將完全改變。塔基亞精神給了穆斯林權變之術。

重內容勝於重形式,塔基亞原則是務實的智慧。在所有的世界性宗教中,也許穆斯林們的宗教功課,是最為特別的了。在伊斯蘭世界,沒有神職人員,沒有修道院,沒有和尚、尼姑、道士。清真寺不是供神之處,而是人們集會禮拜的場所。全體穆斯林過著世俗生活,但每個穆斯林又必須完成每日五次的禮拜,每年一月的戒齋,甚至一生一次的去麥加的朝覲。

在其他宗教中這也許是一部分神職人員的“功課”,在此是每位信徒的職責。這種宗教生活的嚴謹性、普遍性,甚至會使不信教者想起來都覺煩難。但一千多年來,自穆罕默德時代開創的宗教習俗,不但沒有引起人們的畏難,而且被完好無損地流傳至今,在今天都煥發出蓬勃生機。追根溯源,也許人們應該讚美體現於培基亞原則中的一個基本思想:重實質勝於重形式。

塔基亞原則甚至允許穆斯林在受到迫害時,可以假意否認自己的宗教身份而躲避災難,給了人們在“堅持信仰的前提下,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最大自由。事實上,由於每一個穆斯林與安拉的聯繫都是他個人內心的事,所以出於無奈的虛假的口頭否定,也是無傷他心中的虔誠的。這種重內容勝於重形式的思路,使穆斯林的宗教功課,在繁文縟節背後,體現出其他宗教中所罕見的合情合理性。

以穆斯林的幾大功修為例,雖然禮拜前的大淨和小淨對每個做禮拜的穆斯林都很重要,因為“大淨是穆斯林的盔甲,小淨是禮拜的鑰匙”(穆罕默德語)。但是,伊斯蘭教法還是規定了小淨中的一些特殊便利,如在作了小淨之後穿上襪子,而且一直穿在腳上,那末在你需要再作第二次小淨時,就不需要脫掉襪子再洗一次腳了。同樣的做法還被擴展到穿靴子上。只要靴子的鞋面與鞋底都沒弄髒就行。這意味著,一天之中,除了第一次要脫襪洗腳之外,只要後來沒有脫過鞋、襪,一天之內的其餘幾次禮拜,就不必那樣做了。又比如,身體某一部位受了傷,若在小淨時用水洗會使傷口惡化,那就只需用濕手抹過那包著傷口的紗布繃帶就可以了。

戒齋,也是穆斯林的一次重要功課。但是,也不是每個人不分老幼病弱或意外特殊情況而“一刀切”的。伊斯蘭教法規定,兒童、神經病思者、理智不健全和殘疾者可以不封齋。病人、孕婦、哺乳期婦女、旅行者、在經期的婦女或因工作而不停流汗的人也可以不封齋。不過一旦上述情況過去了,就要補足齋期;對另外一些特殊情況,如年齡過大或身體虛弱者,也可以不封齋,但他們每缺一天齋得供給一位貧苦的人每日兩餐的伙食或者繳納特別慈善費作為補救。對於在戒齋中出現的另外一些特殊情況而壞齋的,教法也規定了具體的補救辦法。

對於納天課和朝覲,名為全體穆斯林的功課,實際主要是針對富有者的。納天課的起點,須連續擁有最低應納天課水準的盈餘財產一年的、有“余錢剩米”者。窮人無錢,只須出力——幫助他人就行。對於朝覲,更是要求人們視具體情況而定。

雖然,朝覲是每個穆斯林的天命,但是,只有在下述情況下朝覲才是允許的:

1.成年且身體健康的穆斯林。

2.有足夠旅費的人,靠乞討來的錢作朝覲的費用,嚴格說來是不允許的(這一點,與佛教就有很大的區別。在佛教那裡,也許還是一種特別虔誠的表現);

3.沒有債務的人。去朝覲前,必須備足一年全家的生活費用。如果有債務,需要還清債務後,再備足一年的全家生活費用後才能去朝覲。

4.路途安全。如果途中有戰爭、匪情、地震、洪水等情況,可暫時不去朝覲。

5.國內外形勢穩定,如果身體情況永不可能具備朝覲的條件,則也可以雇人代朝覲的辦法來完成此項功課.

無需羅列更多,僅這些就足以表明伊斯蘭智慧的務實性。阿拉伯人正是通過一系列詳而又詳、細而又細的教法說明,使令人望而生畏的清規戒律,一條條變得和藹可親,對人體貼入微。在形式上的聲色俱厲背後,隱藏著內容上的合情合理,正是塔基亞智慧給人的啟示。

【節選自《信仰和務實交融》】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