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即素質

生活中有一類人,外表似乎虔誠有加,戴纏巾,穿長袍,手拿念珠,說話離不開“求主饒恕”,但遇到經濟問題,就讓人大跌眼鏡;判斷人和事物時喜歡偏激,不喜歡公允;對教門的形式謹小慎微,但大是大非面前唯唯諾諾,沒有立場。

也有另一類人,看似沒有教門,穿著隨意,言談不拘小節,但經濟問題上很乾脆,從不含糊;對人對事持論公允,不走極端;大是大非面前非常清醒,敢作敢為。

這兩類人,到底誰更有素質?

由此想到了安薩里的一句話:有些人把外表當成教門,把膚淺視作知識,而內心卻腐敗不堪。

先知時代那個衣著不整的鄉下人,見了先知直呼其名,聽了先知的話,當即表示不增不減地執行,然後揚長而去,連招呼也不打。

對於那樣一個不修邊幅的人,先知對聖門弟子們說:“你們想看天堂中的人嗎?”聖門弟子們說:“怎麼不想看呢?”先知說:“你們看那人,如果他說話算數,就是天堂中的人。”

一個看似沒有教門的領導,在饑荒年代冒著被罷官、甚至殺頭的危險,命令把國庫裡儲存的種籽分發給餓得奄奄一息的老百姓。上面問罪時,他說:人都被餓死了,還留下種籽何用?!這個地區的老百姓至今對他念念不忘,提到他時就給他做好杜阿。

這個領導的膽識、勇氣和無畏,不正是先知指著自己的胸所說“敬畏就在這裡”,並連說三次嗎?不正是先知所說“真主不看你們的體格與外表,而要看你們的內心和行為”嗎?

伊斯蘭術語中的“敬畏”(泰格瓦),其實與素質是同一個概念。

如果素質不是誇誇其談,不是形式主義,那麼敬畏何嘗是限於功課、限於贊詞的儀式?

那些沒有“儀式”、沒有“贊詞”,卻給人間帶去實際溫暖的行動,不就是另一種敬畏、另一種對真主的贊詞,譬如那位饑荒中救了不少百姓的領導?

先知時代,一個叫西瑪律的人由於屢次喝酒,屢次被鞭笞,因此部分聖門弟子就說:“願真主詛咒他!”先知說:“你們不要聯合惡魔對付你們的兄弟!他喜愛真主和使者!”

先知並沒有因為西瑪律經常喝酒而否認他是自己的“兄弟”,也沒有因此而否認他對真主和使者的那份喜愛之情。

一個喝酒的人,心中還對真主和使者充滿了愛。這個事實對我們的啟發是深刻的。

啟發之一,一個貌似沒有教門的人,內心卻有著一顆信仰的心、愛主愛聖的心。我們在評價一個人時,應該一分為二,就事論事。

啟發之二,我們看的是外表,而先知看的是內心。外表不容完全否定,但內心的素質才是一個人成敗的關鍵。

啟發之三,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我們這個時代,那些形式主義者就會對這個喝酒的人予以全盤否定,不會想到他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對真主和使者的喜愛。

啟發之四,一個有某種致命缺點的人,是否有另一種彌足珍貴的優點呢?先知對西瑪律的態度,無疑給了我們肯定的答覆。這不僅是評判一個人、也是評判一段歷史必備的方法論。

外表與素質合一,固然是理想選擇。只是沒有了素質,單憑外表,並不能拯救一個人。

先知說過:三種人因為沽名釣譽而入了火獄,第一種是古蘭經誦讀家,第二種是慷慨好施的人,第三種是馳騁疆場的戰士。

這一著名聖訓,不正否定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所謂“教門”嗎?不正說明了素質第一、外表次之嗎?

古蘭經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是:“你們中最尊貴的人,便是最敬畏的人。”(49:13)先烈陳克禮把這裡的“泰格瓦”(敬畏)譯為“畏主守法”。我們不妨把它引申為“最有素質的人”。

功課、贊詞、齋戒、朝覲等,無疑是伊斯蘭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它們虔誠為主、不摻雜沽名釣譽的時候。但思想素質、人際關係更是伊斯蘭的核心內容。

君不見,“你們把自己的臉轉向東方和西方都不是正義……”(2:177),這段古蘭經融信仰、品格、人際關係於一體;“不感謝人的人,不會感謝真主”,這段聖訓把“愛人”作為“敬主”的前提。

【來源:微信公從號“瀚歌”】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