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月將近防備網路乞討欺詐

據《阿拉伯新聞》4月14日報導:尊貴的齋月向我們走近,許多地方發現從沙烏地阿拉伯向國內外發佈的網路乞討資訊頻頻出現。沙特公安部資訊安全專家穆罕默德·賽裡葉向公眾發出警告,由於資訊和電子技術快速發展,許多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和手機短信如《推特網》Twitter和免費手機網WhatsApp,通過編造的假故事和偽造檔或照片,借助齋月善功時期,向世界各地善良的民眾發出乞討的請求,其中多為詐騙,不得不防備。

他說:“為了修建清真寺,或者呼籲慈善捐款幫助急需的病人,人們傳統的方式是向公眾求助,現在借助於電子資訊,進入網路時代,或者成為手機資訊。這些人為了卑鄙的目的,不惜偽裝、撒謊、欺騙,把故事情節編造得情節生動、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不論是哀求乞討或是慈善捐款,都是同樣性質的詐騙,滿足於私欲,都是近來頻繁出現的電子犯罪行為。”

賽裡葉先生說,根據沙烏地阿拉伯反電子犯罪法:“凡是利用虛假名稱通過電訊技術獲取他人財物或有價證券者,都被認為是犯罪行為。任何人,一俟定性為電子犯罪行為,將受到三年以下拘禁和多達200萬里亞爾(沙幣)罰款,或者二者取其一。”

沙烏地阿拉伯著名伊瑪目謝赫艾赫邁德·穆阿比對記者說:“電子犯罪與網路乞討變成了當代新犯罪形式,他們利用人們的善良,真假難辨,撲朔迷離,說不清究竟是真話還是謊言,人人必須引起高度警惕,不要助長犯罪。”他解釋說,伊斯蘭有明確的法制規則,什麼人應當獲得慈善捐款或享受則卡特資助,在《古蘭經》中都有明文規定。而且,各地都有經過當局認證、信得過的慈善機構和組織,接受則卡特或其他善款,然後根據《古蘭經》啟示的原則對急需幫助的人公正分派。

烏姆-古拉大學社會學教授穆罕默德·基斯納威博士說,近期出現的電信犯罪事件層出不窮,警告人們切勿以善良之心輕信媒體謊言,受騙上當。他說:“我們在宣傳和鼓勵則卡特善功的同時,不要忘記對社會複雜性的提醒和教育。人們的善良與伊斯蘭人道主義施捨善行給某些行為不軌的壞人造成了可乘之機,使電信詐騙案日益增多。一方面要提防壞人作案,不傳播虛假資訊;另一方面教育廣大民眾,把善款委託給可靠的組織,杜絕壞人見縫插針。”

(阿立編譯自:www.arabnews.com/2016-04-14)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