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非穆老師這樣問我

【按:當漢族老師問有關伊斯蘭、有關回族的一切知識與事情時,我們很多人表現癡呆狀,無法抬起自己的頭,讀書不僅是為了尋找書中的黃金屋與顏如玉,更是一種精神需求,也許還是為了尋找答案······

本文作者的成長經歷,也許很多人都有過相似的情景,不知道手機前的讀者朋友是如何面對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與作者共同經歷與思考,交流與行動,我們到底是被漢化呢,還是自我放棄?是“理性”的優先選擇,還是對私欲的過分妥協?】

 

六年前,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回族青年,但並非一位真實的穆斯林。

六年前,他自稱有信仰,卻對其一無所知。

六年前,他努力地翻越了西海固某個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小山丘,從那裡,他逃離了西海固。

當踏進那被無數的山裡娃日思夜想的大學校門之後,他變了。自一堂思想政治課以後,流淌在他血肉中的那顆信仰的種子開始萌動,進而膨脹,在心房和血管內橫衝直撞,以至於差點讓他窒息。

他是一位在大一就被學校穆斯林學生圈子“遺棄”了的人。開學那天沒有被那些忍受著齋戒饑渴,在烈日下搜尋“穆斯林”標誌的可愛的人兒迎接到。又被分配到了學校臨時搭建的臨時公寓,更是錯過了一包包甘甜可口的愛心水果(至今他還在羡慕那些未曾出現的場景)。從此他便錯過了一切,錯過了圈子組織的各種信仰啟蒙活動;錯過了與優秀的兄弟姐妹們相識的契機;最重要的是他錯過了重新找回那本該屬於他的美麗信仰的機會。但是,安拉並沒有棄絕他。安拉的援助在十一放假前的一堂政治課上來臨了。

他已經記不清那位非穆斯林老師的名字,也已經想不起那次上課的具體內容。只記得老師提到了一個關於伊斯蘭和穆斯林的問題:

“哪位回族同學起來回答一下你們回族信仰的“伊斯蘭”是什麼含義,“穆斯林”又是怎樣定義的?”

沒人作聲,更沒人舉手。

他抬頭望瞭望四周,班裡的四十幾位同學個個都舉著脖子,四處搜尋著什麼,眼神中充滿了驚訝和好奇,最後眼神都集中在了幾位低著頭顱的學生身上,面對認識的幾位元同學投射過來的眼神,他的面部頓時發了燒般的滾燙,迅速將頭也低了下去。

“你們班沒有回族學生嗎?誰是回族舉起手來讓我看看----”

他率先舉起了手,雖然對自己的民族和信仰幾乎一無所知,但是以前一直聽長輩們說過:“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能忘本,都應該以自己身為穆斯林,身為回族而自豪!”

四處打量了一下,其他幾位回族兄弟姐妹陸續扭扭捏捏的,看似很不情願的舉起了雙手。他不知道他(她)們當時的想法,但是表情中透露著不情願和些許看上去像是因自己的身份而感到卑賤或羞愧或是因懼怕回答問題而膽怯的複雜神情。

“好吧,就你們四個人,一個一個來吧!”

一個,兩個,三個,有的人乾脆說不知道,有的人則東拉西扯的說了半天,到頭來還是什麼也沒回答出來。到他了,他是最後一位,全班同學都用充滿渴望的眼神盯著他,希望能從他這裡得到能讓老師滿意的答案。那時的他完全蒙住了。生活在傳統的回族家庭十多年,從來沒有人告訴他伊斯蘭是什麼。從來都不曾瞭解穆斯林是什麼含義。雖然聽過一些阿訇的沃爾茲(演講),但內容除了故事還是故事。他也從未接觸過關於伊斯蘭的任何書籍,除了從小就背記的一本雜學,和一本被精美包裝的用奇怪的文字寫成的經書(後來才知道那是阿拉伯語的古蘭經)。手心裡全是汗水,記不清當時吱吱嗚嗚的都說了些什麼。他用一雙羞愧、無奈、慚愧、無辜的眼睛盯著老師。

老師輕蔑的笑了笑,表情中充滿了失望和瞧不起。在暗示幾位回族學生坐下後開始用手指點著他們,是那種瞧不起對方時慣用的流行手勢。邊指點邊說道:

“你們這些少數民族!還不知羞恥的說你們被漢化了,其實是你們自己放棄了你們的文化和信仰;被漢化是建立在你們放棄的基礎之上的,被漢化只是你們為自己找的一個解脫的藉口罷了------”

他的腦袋瞬間像是被電擊了一般。整個身體像是被抽幹了血液後的虛脫,冷汗浸濕了他的後背,一股涼氣滲進了骨髓。內心像是被穿刺般的疼痛,進而發熱,穿過血管延伸至周身。渾身上下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無法用語言描述。在以後的信仰歷程中他也曾多次出現過類似的感覺。或是在聽到一句令人畏懼的古蘭經經文後,或是在地鐵站角落的某塊空地鋪著拜毯禮拜時,或是在聽著某位穆斯林哭泣著講述自己的信仰歷程時,或是在看到國外穆斯林兒童在遭受戰火和饑餓的圖片或視頻時。總會有這種說不出的感覺,之後便是莫名的淚水、無法控制的冷汗、澎湃的心情或是心如止水的寧靜。

那節課後他失落了好久,不想吃飯,不想學習,像是丟了魂一樣。內心只有一個念頭:瞭解自己的信仰,瞭解伊斯蘭到底是什麼,穆斯林到底應該是一群怎樣的人。於是他到處打聽可以購買到穆斯林書籍的地方。

第二天的早晨,他第一次聽說了“小麥加”,那天是主麻,他特意買了一個新的背包,裝著受傷的靈魂,買了張去臨夏的汽車票,獨自一人去了那改變他一生的地方。

當時的臨夏,清真寺周邊的穆斯林書店到處都是,裡面擺滿了各種各樣關於伊斯蘭的書籍。可如今這種局面已不復存在,很多書籍已像某些群體一樣無辜的被躲進某些黑暗的角落裡不敢露面。或許殘酷的現實和不可改變的境遇已不再允許有思想、有信仰的書的異議和抗爭。要不然擁有自由的書籍怎會無法自由地行使自身育人的權益?而那些銷售者卻可以自由的對那些書籍的自由進行界定?那天他將書塞滿了新買的書包,從那包書裡他重新認識了自己,重新認識了自己本該擁有的信仰-------

大學的四年一直在溫暖中度過,大一過後他也找到了圈子,在溫馨的圈子裡幸福的體驗著信仰的甜美。可是一切都在臨近畢業時改變了。聽著已經畢業並融入社會的學長學姐的故事,他內心焦躁不安。原本優秀的兄弟,走向社會後先是放棄了晨禮,放棄了一直堅持的古蘭經誦讀,近而是以禮拜打包和花花拜的方式形式化的欺騙著自己,最終淪落為每週堅持一次聚禮的主麻人。原本美麗的紗巾女孩,摘去了頭巾。原本被圈子每一個優秀的穆斯林兄弟追求的姐妹最終成為了他人的妻子,而那位也並不優秀,有的甚至吸煙喝酒。

他無法理解這是為什麼,真的是現實社會的殘酷?真的是我們被漢化了?他不明白,他開始擔憂,開始憂慮,開始畏懼走向社會。

他後來做了一個決定,繼續在大學校園的溫室裡待著,讀研究生!想在校園裡繼續完善自己的信仰,使自己不至於在走向社會後被現實的誘惑所吞噬。想要在此期間尋求一條出路,一條可以在未來走向社會以後能帶給自己安寧與幸福的出路。那時,自己能夠找到一方可以按時叩拜的淨土,一口合法且佳美的食物。想在此期間試著在現世的生活裡尋求,尋求一個沒有硝煙,沒有忙碌,沒有浮躁,沒有憂愁,沒有壓力,沒有為生存放棄良知,沒有為利益爾虞我詐的世界……

後來他發現原來這一切真的很難很難,只有當那顆高昂的頭顱親吻屬於每一個敬畏者的那方淨土的時候……只有當傲慢的眼神裡因畏懼和敬畏安拉流出淚水的時候,只有在帶著完美的小淨,進入夢鄉,帶著純潔的靈魂步入睡眠的時候………他才能體會到內心的安寧,才能見到那夢寐以求的世界。

因求學的需要他去過很多地方,也漸漸明白了很多問題。其實所有的考驗和困難都是我們給自己找的一個放棄信仰的藉口。是在堅守信仰和追求現實生活享受之間選擇時,我們主動放棄了前者選擇了後者。是被迫的漢化還是主動的放棄?是他人的逼迫還是情願的妥協?是真實的無奈還是自我安慰的藉口?他發現其實古蘭經中早已有了答案。所有的問題,不管是信仰的逐漸缺失還是靈魂的逐漸墮落,都是源于對真主的敬畏之心的喪失。一個人的精神和靈魂出現了問題,整個身體無異於行屍走肉。

使者曾經說過:“人的身上有一塊肉,這塊肉好了全身皆好。這塊肉壞了則全身都會腐爛變壞。須知,這塊肉就是人的心。”

同樣的道理,信仰的靈魂和精神就是敬畏(泰格哇)。一個穆斯林如果喪失了對真主的絕對敬畏,那麼對於他來說因無法面對各種考驗而逐漸放棄自己的信仰是很顯然的。【……誰敬畏真主,他將為誰開闢一條出路。 而且從他料想不到的地方供給他。誰信託真主,他將使誰滿足…… 】(65:2-3)【……誰敬畏真主,他將使誰順利。 】(65:4)。敬畏的喪失使我們對於一些原本容易的善行和主命心存畏懼,便開始尋求能使自己容易的藉口。便開始心安理得的放棄一些東西,一步步的向自己的私欲妥協,而最終被其俘虜。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工作、職位、情面及潛規則時逐漸放棄了自己的信仰,妥協於自己的私欲,妥協於大眾化的“意識形態”。

或許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考慮一下我們是否還擁有信仰的靈魂和面對現實事物進行優先選擇的尺規。

隨著各種微信平臺在網路上的風靡,各種速食式的伊斯蘭知識充斥著每一位“渴望知識者”的眼球。今天某某學者和某某阿訇因某種觀點在掐架,明天又是關於什麼愛茲哈爾燈塔,後天又冒出來個更加深奧的主題。

一些穆斯林的思想在這些知識的精華中游走,各種速食式的高大上的學識充胖了原本一無所有的身軀。原本瘦骨如柴的無知者,如今已臃腫不堪。便開始仗著自己看過的幾本書,讀過的幾篇高大上的速食文章就開始誇誇其談,人云亦云。從此不再系統的研讀古蘭經和聖訓,不再踏踏實實的系統性的學習伊斯蘭。於是,便開始覺得每個人所說的貌似都有道理,從內心深處遺棄了那本該擁有的正確的信仰尺規,慢慢的失去了自我辨別和自我分析的能力。

【------安拉欲使你們容易,不願使你們困難----】(2:185)決不能成為我們因現實生活的不便而放棄禮拜、因生活環境的考驗而放棄齋戒、因工作的需要而摘去頭巾、因人情世故的需要而飲酒犯罪的藉口。絕不能!很多人都在努力地以“穆斯林行為中的優先選擇”為名,為自己尋求方便和容易。都在以所謂的理性和大眾化的、先入為主的意識形態為尺規對伊斯蘭進行“人性化”的改造。一味地為尋求古蘭聖訓與所謂科學之間的平衡,一味地妥協於流行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一味地為防守世界的媒體輿論壓力而人為地解釋古蘭經的含義,這樣做是否理智?目前穆斯林學者界有沒有伊斯蘭的權威可以把持這個“度”,而不至於偏離真實的“中正”,不至於在剛剛走出“傳統”、“保守”之後又陷入另外一個極端。

伊斯蘭永遠都是純真的,儘管我們自己所理解的伊斯蘭太狹隘;穆斯林原本優秀而強盛,可是如今的我們還無知的以此來吹捧自己。

的確,植根於靈魂深處的東西,外在的環境和力量是無法將之改變的,除非自願放棄!

------------------------------ 

【穆金虎,筆名:和平之鴿,回族,寧夏隆德縣人,2013年畢業于西北民族大學生物工程專業,文學愛好者,心蕾,讀一齋平臺發表《逃離西海固》、《被掩上的門》、《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夢中的沙溝回不去的西海固》等作品,現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讀生物物理學碩士研究生。】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