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花園:被遺忘的伊斯蘭文明

【譯者注:原文刊發於世界著名雜誌《經濟學人》,該文介紹並論述了英國歷史學家賈斯汀•馬婁茲(Justin Marozzi)的最新著作《伊斯蘭帝國:十五個城市,一個偉大的文明》。馬婁茲從歷史學與地緣政治學的角度出發,探討並闡述了伊斯蘭文明的發展與繁榮,以及伊斯蘭文明衰落的根源。】

回顧歷史,伊斯蘭文明曾為世界文明的發展與繁榮作出了巨大發展。雖然很多人並不瞭解或認可這一點,但是,這確實是事實所在。

伊斯蘭文明在歷史上的輝煌與燦爛自然不必贅言,但是,伊斯蘭文明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史書記載,伊斯蘭社會建立初期,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群體產生了一系列紛爭。在非穆斯林的記載中,早期穆斯林被描述為好戰的民族,而穆斯林則認為,早期穆斯林只是出於自保而捲入一系列武裝鬥爭。無論如何,隨著穆斯林群體的不斷發展壯大,伊斯蘭文明也逐步轉播著世界各個角落,穆斯林群體以阿拉伯地區為中心,建立了一個龐大的伊斯蘭帝國。

在《伊斯蘭帝國》一書中,馬婁茲從歷史學及地緣政治學的角度出發,向讀者介紹了伊斯蘭史上最偉大的十五座城市,每座城市代表著伊斯蘭文明發展的一個時代,即一個世紀。

馬婁茲以客觀、公正的方式,揭示了世人所不知的伊斯蘭史實,也揭示了世人對伊斯蘭信仰及穆斯林群體的誤解與偏見。

馬婁茲提到的第一座城市,就是著名的大馬士革。伊斯蘭的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逝世三十多年後,大馬士革成為當時伊斯蘭帝國的首府所在地。長久以來,大馬士革的主體民族一直都是基督教徒,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穆斯林掌控大馬士革後,基督徒並未受到迫害,甚至於伊斯蘭帝國內部很多重要職位都由基督徒擔任。伊斯蘭帝國統治者穆阿維葉政府的財務主管、宮廷藝術、甚至於他最喜愛的妻子,都是基督徒。

伊斯蘭帝國定都大馬士革初期,甚至都沒有強制推行阿拉伯語,在一段時間內,希臘語與巴拉維語被認定為官方語言。須知,對當時的穆斯林而言,阿拉伯語並不僅僅是他們生活語言,更是他們神聖宗教經典的語言,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西元762年,穆斯林王朝在巴格達建立了人類史上首個環形城市,伊斯蘭文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在這本書中,馬婁茲對伊斯蘭文明史上最為著名的城市做了詳盡描述。雖然近現代的伊斯蘭文明幾乎沒有任何發展,但是,早中期的伊斯蘭文明,確實引領著世界文明的尖端潮流。彼時,穆斯林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多種族、多民族、多語言、多元文化的國際性大都市。

哈裡發歐麥爾收復聖城耶路撒冷之後,親自率人清理打掃了阿克薩清真寺,即基督教的“聖殿山”。基督教統治耶路撒冷期間,猶太人受盡屈辱,被迫逃散四處,而穆斯林奪回耶路撒冷之後,哈裡發歐麥爾邀請猶太人重回聖城耶路撒冷,允許猶太人在聖城祈禱。

諷刺的是,西方社會一直鼓吹西方人文明的偉大,然而,縱觀歷史,在基督教統治時期,猶太人、穆斯林等“異教徒”或遭屠殺、或遭驅逐、或遭壓迫。而被西方刻畫為兇殘暴戾慘無人道的穆斯林,卻總是善待穆斯林地區的非穆斯林群體。

舉例而言,伊斯蘭文明的鼎盛時期,即穆斯林統治西班牙時期,不論是基督教徒、猶太教徒、拜火教徒還是其他所有非穆斯林,都受到穆斯林的善待與尊重,穆斯林並未強迫任何人皈依伊斯蘭,非穆斯林群體有權保留他們自己的信仰,無需擔驚受怕,更無需遭受歧視與壓迫,穆斯林治下的科爾多瓦甚至成為當時歐洲最為發達、宏大的城市。

而當基督教攻陷穆斯林的西班牙王朝時,穆斯林、猶太人以及所有不信仰基督教的群體,都慘遭殺戮與驅逐,穆斯林的清真寺全部被關閉,滯留者則被迫信仰基督教,同時備受壓迫。

1453年,穆斯林擊敗拜占庭帝國,掌控了著名的君士坦丁堡,即現在的伊斯坦布爾。自此,伊斯坦布爾成為伊斯蘭文明的中心,也成為穆斯林帝國統治者的帝都所在,而穆斯林完整的保存了基督教的所有建築,也允許基督徒自由居住、生活在穆斯林的國土之內。

當十五世紀的伊朗王二世沙•阿巴斯(Shah Abbas)定都伊斯法罕之後,他完美地踐行了伊斯蘭信仰的教導,保護非穆斯林的權益與自由,彼時,伊斯法罕有29座教堂。

馬婁茲指出,彼時穆斯林的開放與包容,使得伊斯蘭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西元八世紀,造紙術流傳至穆伊斯蘭世界,穆斯林隨即造紙印書,興辦教育,開辦各類大中小學校,還建造了大量規模宏大的圖書館。

西元859年,穆斯林女子法蒂瑪•菲赫利(Fatima al-Fihri)創辦了人類史上第一所大學,即摩洛哥費斯城的卡魯因大學。

西元十二世紀,猶太人伊本•圖德拉(Ibn Tudela)遊訪至伊斯蘭帝國首都巴格達,他被巴格達的文明與發達程度所折服。據圖德拉記載,當時的穆斯林帝國哈裡發竟然會讀懂希伯來語。

印度莫臥兒王朝第三代皇帝阿克巴(Akbar)統治時期,在整個印度穆斯林帝國發起一場學習革命,組建了跨種族、跨宗教的智囊團,為穆斯林帝國的發展與繁榮獻計獻策。

從埃及到印度,穆斯林投資者極為重視自然保護與植樹造林。在埃及,穆斯林打造了獨特的房頂森林,而在印度,締造莫臥兒王朝的巴伯爾(Babur)大帝,則被稱為園藝之王。史料記載,巴伯爾大帝在自己的家鄉喀布爾修建了十座大型植物公園。

隨著西方基督教勢力的再度崛起,以及穆斯林帝國的逐漸衰落,穆斯林統治者開始傾向于閉關鎖國政策,穆斯林群體也開始疲於軍事防禦與戰鬥,無力發展科技、文化與經濟。穆斯林統治者變得愈發自閉,他們不再如先輩那般開放、包容,穆斯林統治下的非穆斯林群體開始感受到壓力與恐懼。

馬婁茲在其著作中不斷強調,當代穆斯林群體已經摒棄了伊斯蘭信仰的真諦,他們不再包容,不再開放,變得狹隘、自私、自閉。於是,穆斯林文明就變的愈發沒有生機,死氣沉沉,停滯不前。

馬婁茲指出,現如今,穆斯林世界的重心,似乎已經成為全力發展經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可是,穆斯林世界若要真正得到發展,伊斯蘭文明若想再次綻放光彩,穆斯林就必須回歸伊斯蘭,重新重視科技與知識。

-----------------      

編輯:葉哈雅

出處:經濟學人

原文:Secret gardens-The forgotten glories of Islamic civilization

連結:https://www.economist.com/books-and-arts/2020/01/30/the-forgotten-glories-of-islamic-civilisation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