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陋習可以在齋月裡改正

每個人都可能有某種飲食方面的陋習﹐吃喝的習慣不符合衛生﹐或者有礙健康﹐或者某種不良嗜好和習慣﹐譬如對某種不健康的飲食上了癮﹐成為那種飲食的奴隸。 當然﹐凡是發現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都希望改正﹐不但為了省錢﹐更重...

作證言的條件

每個穆斯林都知道,進天園的鑰匙是作證言:「我作證除安拉外無一值得崇拜,我再作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奴僕和使者。」可是有太多的穆斯林只依賴這兩句話,以為只要念了作證言就不會受罰了,他們認為只要口頭上說了作證...

何謂賽萊菲?

“賽萊菲”(Salaf)一詞在阿語中原義為過去的事物,無論人和事,只要越過人們生活的此時便統稱為賽萊菲。 作為伊斯蘭術語來說,“賽萊菲”指的是伊斯蘭歷史上,將思想和宗教的原則與準繩正確理解並實踐的黃金時...

宰牲節——你準備好了嗎?

  真主在【古蘭經】中啟示說﹕“我確已賜你多福﹐故你應當為你的主而禮拜﹐並宰犧牲。”(108﹕2) “我為每個民族制定一種供獻的儀式﹐以便他們紀念真主之名屠宰他所賜他們的牲畜。 你們的神明是獨一的神明﹐故你們應當歸順他。...

穆斯林喪葬簡介

  《古蘭經》中說:“凡是有氣血的,都要品嘗死亡的滋味。我以禍福考驗你們,你們只被召歸我”(古蘭:21:35)。伊斯蘭教認為:每個人都要死亡,都要離開這個物質世界,回歸造物主——安拉。因此,死亡是必然的,死亡之路就是回歸之路,死...

麥地那穆斯林公社

  穆罕默德在秤地那建立的政教合一的社會群群組織。622年穆罕默德遷入麥地那後,通過伊斯蘭教這一共同信仰團結各種不同力量,調和了各種複雜矛盾,打破了傳統的氏族血緣、部落和宗主關係的約束,建立了以宗教信仰為核心...

阿拉伯人

   指閃含語系阿拉伯語族的各族人民。歐洲人稱為薩拉森人。主要分布於西亞和北非。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尼、埃塞俄比亞、索馬裏、乍得、坦桑尼亞等國也有一部分。1975年,以阿拉伯語為國語的阿拉伯人約1·2億...

阿拉伯半島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人的故鄉,伊斯蘭教的發源地。位於亞洲西南部,三面環海,東臨波斯灣,南瀕阿拉伯海和亞丁灣,西以紅海和曼德海峽同非洲分界,北連大陸。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現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也門、阿曼...

波斯人

  西亞民族之一。以伊朗人為多數,故亦稱“伊朗人”。人口約1600萬(1978年),主要頒在伊朗東部和中部,另有約30萬人頒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國。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式。操波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文字用阿拉伯字母,古波斯...

伊斯蘭教世界

  指歷史形成的、絕大多數居民是穆斯林、伊斯蘭教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國家。這些國保持著伊斯蘭的文化傳統、生活方式,滲透著伊斯蘭教教義。其中有的國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以《古蘭經》為立法的基礎。絕...

阿拉伯國家

  西亞、北非等地以阿拉伯人為主體,且加入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國家。居民講阿拉伯語,大多信仰伊斯蘭教。阿拉伯國賓包括亞洲西南部的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也門、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爾、沙特阿拉...

辭別朝覲

  辭別朝覲(Hajjah al-wada’) 穆罕默德去世前三個月率領穆斯林對麥加的朝覲。希吉來曆10年(632年)初,穆罕默德率麥地那附近各部落10萬穆斯林赴麥加朝覲,在阿拉法特山發表了著名的“辭別演說”,指出穆斯林是兄弟,彼此的生命財...

蒙昧時代

  穆斯林對伊斯蘭教誕生前的時代的統稱,以與伊斯蘭教時代相區別。“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狹義上是指生活在阿拉伯半島北部希賈茲和納季德的貝都因人。他們較之南阿拉伯人為落後,長期處於遊牧階段,盛行偶像崇拜,奉行血...

遷徙

  阿拉伯語Hjirah的意譯,音譯“希吉來”。指穆罕默德於622年9月從麥加遷徙到雅斯裏布(今麥地那)的事件。619年,穆罕默德的叔父艾卜·塔裏布和妻子赫蒂徹先後去世,使他喪失了兩個重要的支援者和保護人。此後,不僅廣大穆...

白德爾之戰

  穆斯林同古來什貴族的一次戰役。穆罕默德遷往麥地那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624年3月,穆罕默德率領300餘人,試圖截擊從敘利亞返回麥加途中的古來什貴族阿布·蘇富揚率領的商隊。古來什人得知後,派1000名援...

伍侯德之戰

  麥加古來什貴族在白德爾之戰失敗後對穆罕默德進行報復的戰役。麥加古來什貴族為雪洗白德爾慘敗的恥辱,籌集資金,招募軍隊,伺機報復。625年3月,古來什貴族艾卜·蘇富揚親率3000人偷襲麥地那。穆罕默德接到密報後,率10...

壕溝之戰

  627年穆斯林對抗麥加古來什貴族艾布·蘇富揚聯合多神教徒攻打麥地那的戰鬥。伍侯德戰役後,古來什貴族認為穆罕默德大勢已去,意欲一舉殲滅穆斯林軍隊,準備再次戟麥地那。居住在麥地那的猶太古賴宰部落及穆斯林內部...

攻克麥加

  630年穆罕默德率領穆斯林攻佔麥加的事件。根據《古蘭經》記載,穆罕默德遷徙麥地那約16年月後,獲得安拉“啟示”,將穆斯林禮拜時的“朝向”從耶路撒冷改向麥加,並決定攻佔麥加。628年,穆罕默德與麥加古來什貴族簽訂了...

伊瑪目

  伊瑪目是伊斯蘭教教職稱謂。阿拉伯語意為領袖、師表、表率、楷模等。伊斯蘭教集體禮拜時丫在眾人前面率眾禮拜者。最早擔任此職的為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以後是他的主要門第子。他們既是宗教上的領袖,又是行政...

卡非爾

  卡非爾(Kafir)穆斯林用語。阿拉伯語音譯,意為“隱昧者”、“導教徒”。伊斯蘭教傳播初期對懷有敵意的異教徒的稱謂,後通稱非穆斯林。...

篩海

  篩海(Shaykh) 伊斯蘭教稱謂。阿位伯語音譯,又譯“謝赫”,原意為“老者”、“長老”。伊斯蘭教對有名望的宗教學者的尊稱。蘇非派進階宗教師亦有此稱。...

穆夫提

  穆夫提(Mufti)伊斯蘭教教職。阿拉伯語音譯,即教法敘述官。職責為咨詢與告誡。“卡迪”在審理案件程式中,每遇到情況複雜的重大案件,裁決前都要向穆夫提通報案情,征詢意見。早期對“穆斯太夫提”(即“請求解答者”)的案例解答...

哈里發

  哈里發(Khalifah) 穆罕默德繼任者的稱號。阿拉伯語音譯,意為“後繼者”、“代位者”。穆罕默德以後4位繼承者艾卜·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和阿里,習稱四大正統哈里發,為政教合一的領袖。以後伍麥耶和阿巴斯王朝及奧...

阿亞圖拉

  阿亞圖拉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進階職銜。為阿拉作語的音譯,意為安拉的象征、安拉的跡象。什葉派現行的教職制度是烏來瑪(宗教學者)制。一個毛拉(教士)必須經過納賈夫.卡爾巴拉或馬什哈德.庫姆的宗教學校的長期教育,並精通...

色瓦布

  色瓦布(Thawwab)  穆斯林用語。阿拉伯語音譯,願意為“回賜”、“報償”。用於表示感謝,意為“求安拉報償你”。中國穆斯林口語中“謝謝”的同義詞。...
正在加載中...

已加載所有文章

已經沒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