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穆斯林資訊 >> 特別關注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中國穆斯林社會30年回顧訪談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關注》    作者:關注編輯部
熱度8034票  瀏覽1797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9年4月08日 16:18

        馬志信小檔案:1933年出生,甘肅臨夏人。幼承父命求學于清真寺,學成穿衣于臨夏大西關清真寺。1978年在臨夏創辦第一個業餘阿拉伯語學習班,1989年在此基礎上辦成臨夏中阿學校(後更名為「臨夏外國語學校」),親任校長至1997年。此後擔任學校董事會董事長至今。


阿校教育:時代需求才是硬道理

本刊特約記者    虎孝君

        關注:如果後人要記錄1978年到2008年這30年的中國穆斯林民間教育史,「臨夏中阿學校」和「白哈阿訇」恐怕是誰也繞不過去的兩個名字;如果我們說這兩個名字開創了30年中國穆斯林民間阿校教育的新時代,估計也不會有太多人反對……然而人們的記憶卻總是無情的,今天被稱為「80後」、「90後」的年輕一代,也恐怕沒有幾個人瞭解臨夏中阿學校創業故事了。所以我們首先還是想跟你一起重溫一下那個時代的故事。

        馬志信:臨夏中阿學校,它的前身其實就是78年我在自己家裡辦的業餘學習班。當時只有2男2女4名學生:2名男生一個是我自己的兒子易卜拉欣,一個是朋友的兒子伊斯哈格;2名女生一個是拜志良的女兒,另一個就是現在臨夏外國語學院女生部校長馬秀蘭。當時雖然只有2男2女4名學生,但是我還是嚴格按照伊斯蘭的教法規定,實行男女生分班、輪流給他們上課。

        後來隨著報名求學的學生人數增加,男生班遷到了皮匠阿爺家,女生班遷到清真閣奶奶家。搬遷的時候男生人數已經擴大了10名,女生也增加到了4名。

        1980年,開始陸陸續續有外地學生前來報名參加學習。隨著學生人數的進一步增多,我們租了王寺街111號喇孝文哈吉家的後院作為教學點,同時正式開始實行全日制的教學管理。這個時候就算得上一個比較規範的學習班了,當時有來自全國各地的90名學生。這樣辦了2年之後,被州政府勒令停辦了。

        但是我們沒有放棄,一直在不停地向上面打報告,申請正規辦學……直到1989年,才終於批准為「職業高中、經費自籌、教師自聘、伙食自理、出路自謀」的「四自」民辦學校。這可是經過整整十年的努力爭取到的結果啊,當時,我們立即就把「臨夏中阿學校」的牌子掛到了學校門口。

        1997年,經過海南三亞一位學生牽線搭橋,雲南昆明羚羊公司給我們捐贈了90萬元,我們自己向社會募集了70萬元,學校董事會又自籌了40萬元,一共湊齊200萬元修建了兩棟教學大樓,一棟男生樓,一棟女生樓。這樣,一個像模像樣的學校規模就算有了。

        再後來就是2007年,我們正式向臨夏州教育主管部門申請,獲准將「臨夏中阿學校」更名為「臨夏外國語學校」,將學校的規模升級了一個臺階,辦成了一個正式的外國語學校。招生規模也從以前的二三百人擴大到目前的1400多人。

        關注:以上你所談的,僅僅是一個故事梗概式的辦學經歷。事實上我們知道,從一個最初只有4名學生的「業餘遊擊班」到今天1400名學生規模的正規學校,這30年走過的是一條充滿艱難坎坷的路,一路的風雨與考驗遠非這麼一段話就可以概括。我們感興趣的是,儘管面對了那麼多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與阻力,你卻選擇了堅持到底、絕不放棄。——你的這種辦學思想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馬志信:我14歲開始進入清真寺求學。那時候正值抗日戰爭時期,國難當頭。家裡的兩個兄弟都上了國立小學,父母舉意讓我念經,他們想為主道培養一名念經人,繼承祖父的事業。

        那個時候念經基本都是經堂教育,我在清真寺裡念了12年經。這是一個漫長的求學過程,也是一個我對清真寺教育模式形成個人看法的過程。剛進入清真寺時我還是個目不識丁的文盲,我認識漢字是自學的,剛剛開始學習漢字就靠閱讀成達師範辦的《月華》、《伊聯》等穆斯林刊物。對我影響最深的是《伊聯》上刊登的《埃及青年進行曲》,是龐士謙翻譯的:「我們是伊斯蘭的生命/我們是穆斯林的先鋒/我們是擁護正義的英雄/我們有鋼的意志/火的熱情/仁慈的心胸/遵照偉大古蘭的啟示/勤勞勇敢/互助合作/為人類服務/為安拉效忠……」當時我們正是熱血青年,看到這樣的歌曲為之震撼——人家為全人類服務著呢,而我們中國穆斯林我們卻在搞內部鬥爭呢!尤其是「互助合作」這樣的詞從來都沒聽到過……那算是對我的一種啟蒙吧。

        從時候開始我就跟同學們討論過漢文的重要性。我們學習伊斯蘭知識終歸要給別人宣傳介紹吧,面對使用漢語的中國人,不學漢語你怎麼介紹!我的這種觀點得到了很多同學的認可,比如到後來創辦業餘學習班的時候,最初的2名女生其中之一就是我那時候的同學拜志良的女兒,他認可我的辦學思路才把女兒交給我教授的。而另一名女生馬秀蘭則是拜志良的鄰居,她的父親也是通過拜志良得知我的學習班採用中阿並授的教學方式,才願意把女兒也送來。

        從1978年初創業餘學習班或者更早些時候,一直到臨夏中阿學校的正規化,我的辦學思路基本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我們是中國穆斯林,我們既要有宗教文化知識,還必須要有漢語知識。只有學好漢文化,才可能把伊斯蘭文化介紹給更多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但在那個年代,人們的普遍觀念是:清真寺裡教的阿拉伯語是「經」,其它地方包括阿語學校教的阿拉伯語則是「普通話」,「普通話」跟「經」能比嗎!總之還是我們大多數穆斯林群眾的文化知識落後、理解能力差造成的,目的和手段搞不清楚。

        關注:從個人只會念經到阿漢兼通,再到中阿並授教書育人,最終大半生宣導這種教育理念。——那麼在你最初開始辦學的1980年代,中阿兼授只是你個人的願望呢,還是整個穆斯林社會的普遍需求?

        馬志信:應該說是當時整個穆斯林社會的普遍需求。

        因為傳統的清真寺經堂教育教學方式比較單純、缺乏吸引力,學上十年出門連簡單的對話都不會。並且當時人們的生活都非常困難,學習氛圍也死氣沉沉。從解放之後到改革前夕,我們的穆斯林教育非常薄弱,廣大穆斯林群眾的宗教生活也變得相當粗糙。直到1978年前後,整個中國社會還處在文革的陰影中,私人不敢辦學。尤其是臨夏曆史上從未辦過中阿學校,其實早在解放前北京和全國其它一些地方都已經有過辦學先例了。說白了,我們創辦中阿學校並不是什麼創新,還是在重走更早30年前的老路,但在當時的臨夏卻是新鮮事。

        教育要跟上時代,要能夠滿足群眾的時代需求。1980年代,臨夏中阿學校正式實行全日制教學的時候,河南、河北、海南、東北……全國各地的學生都來了,這說明中阿並授的教學方式對他們是有吸引力的,他們希望接受這樣的教育。

        1982年政府一度勒令停辦,我們就聽到民間許多人都在議論,說這麼好的辦學方式、于國于民都有利,怎麼說不讓辦就不讓辦了……當然也有反對的人,說傳統教育不需要改革。

        關注:臨夏中阿學校早期的一批畢業生,目前在穆斯林民間學術界、教育界和翻譯界都是比較活躍的。你本人如何評價這30年來民間中阿教育的效果?

        馬志信:知感主,儘管可能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不足和缺陷,有待於在今後的路上進一步克服和改進,但從整體來看,應該說這30年的中阿教育還是成功的,至少路子是走對了,大方向是正確的。

        1986年學校有了固定校址,當年我們就送出去了第一批留學生,其中包括張維真、馬玉龍等人;1989年送出去了王雲、馬思春等第二批留學生。這兩批留學生在當時的宗教界和整個社會上引起的震動和反響還是比較大的,我們的辦學成果也開始被社會各界更多的人認可了。再後來,隨著國家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出國留學的手續也越來越簡化,能夠送出去深造的學生也就越來越多了。

        1988年,臨夏的哈吉們去沙特朝覲時,就是我們的學生為他們提供翻譯、嚮導等服務,哈吉們回來後都比較滿意,這也為我們學校贏得了較好的口碑。

        今天看起來,早期畢業的學生大都活躍在穆斯林社會教育界、翻譯界,也算是穆斯林的民間知識份子吧,他們教書育人、翻譯寫作,為主道奔忙,恰恰也驗證了我當時用漢語把伊斯蘭文化介紹給更多中國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設想。不僅僅是我個人的辦學理想實現了,更重要的是,這個時代的穆斯林社會確實需要這樣的人才。

        關注:由「臨夏中阿學校」改為「臨夏外國語學校」,職業教育的色彩更明顯了,這是一個新趨勢,是不是意味著也將是穆斯林民間阿校教育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呢?如果是這樣,那麼今後的阿校教育應該重點從哪些方面加強建設、獲得保障,把路走得更穩一些?

        馬志信:職業化教育確實是一個可取的方向。因為人首先得吃飯,我們不應該只靠教門吃飯。給更多的穆斯林青年教授一技之長,培養更多的穆斯林語言人才,讓他們踏踏實實地靠自己的本領吃飯有什麼不好?總比千軍萬馬擠進清真寺裡當阿訇、或者遊手好閒甚至墮落犯罪好吧?

        保障學校的正常運行,首要的是軟體建設。目前我們學校的管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良好的管理、完善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要提高。團結奉獻的精神也很重要。我給老師們講,你們凝聚力強,學校壽命就長;反之人心渙散,學校的壽命就短。

        學校在首先抓好教學的前提下,利用有利資源加強學術科研也很重要。比如利用自身優勢條件進行民間教育的研究、充分動員有能力的教師開展翻譯等,這樣才可能讓社會更加認可我們辦學的意義。

        硬體方面,比如改善辦學條件,解決教師的住房、醫療保險等問題,學校都應該給予充分重視。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334 踩:37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4 (178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 (1695次打分)
【已經有3846人表態】
1046票
感動
918票
路過
887票
高興
99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