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從老家出發,再接再勵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本站原創    作者:阿里 譯
熱度6748票  瀏覽1040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05日 10:53

三﹐塔布克之戰

       先知穆聖的妻子瑪麗雅為他生一個兒子﹐取名易卜拉欣﹐他高興地聽到家中一個男嬰的啼哭聲。  為了表示全家的喜慶﹐他籌辦了一次家庭宴席﹐嗣後﹐根據傳統習慣﹐把嬰兒託付給奶媽領養。  這位奶媽居住在麥地那城之北﹐離城不算太遠﹐先知穆聖經常抽空去看看他的兒子。  一連數月﹐日子過得很平靜﹐人民安居樂業﹐沒有重大消息﹐先知穆聖只向週圍的部落派遣過幾次近距離的巡察小部隊﹐去探望那些歸信伊斯蘭不久的部落。  有些部落憑著一時熱情﹐很迅速地宣佈了他們歸信伊斯蘭的決定﹐往往返回部落的村鎮之後﹐有些人留戀過去的偶像崇拜﹐有復舊的現象﹐因此麥地那經常有巡察小隊去提醒他們對信仰不要動搖﹐同時也是關心他們有什麼需要和問題。

       對於不願接受伊斯蘭的部落﹐只須他們遵守協議﹐仍舊可以同穆斯林相安無事地和平共處。  這個時期﹐先知穆聖領受真主的新啟示﹐例如“卡斐倫”章﹐真主啟示他說﹕“我不會崇拜你們所崇拜的﹐你們也不會崇拜我所崇拜的﹔你們有你們的報應﹐我也有我的報應。”(109﹕4-6)

       在不久之後﹐在遠離麥地那的北方敘利亞地區﹐拜占廷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發生了一場歷史性的大戰﹐最後以羅馬人戰勝波斯人為結局。  這場戰爭及其結局是早在多年前真主啟示中預料中的事。  當先知穆聖帶領弟子們進入麥加城以後﹐他承領了真主的啟示﹐記錄在《古蘭經》“魯姆”章中﹐其中說到了這個數年之後將發生的事件。  經文中的阿拉伯詞語“數年之間”(fi bidi sinin)﹐預測的約莫數詞“比德”是三至九的含義。

       《古蘭經》說﹕“羅馬人已敗北於最近的地方。  他們既敗之後﹐將獲勝利﹐於數年之間。  以前與以後﹐凡事歸真主主持。  在那日﹐信道的人將要歡喜。  這是由於真主的援助﹐他援助他所意欲者。  他確是萬能的﹐確是至慈的。”(30﹕2-5)

       當先知穆聖和他的弟子們在麥加的時候﹐傳來了羅馬被打敗的消息﹐但真主的啟示預言﹐他們將過幾年之後獲得勝利﹐歷史的發展果然如此﹐真主的啟示得到證實。   當時﹐在阿拉伯北方﹐波斯人與基督教徒簽署了和約﹐實現了和平﹐毫無戰爭的跡象。  先知穆聖返回麥地那之後﹐數星期﹐得知東羅馬赫拉克利烏斯皇帝(公元610-641年)決定同阿拉伯半島北方的阿拉伯部落結盟﹐將組成聯軍共同對抗日益壯大的穆斯林政權﹐揚言要消滅“阿拉伯人的新皇帝”穆罕默德。  這個事件過了幾個星期才傳到麥地那。  局勢很危險﹐迫在眉睫。  先知穆聖決定﹐不可在家坐等待斃﹐必須先下手為強以攻為守﹐率領遠征部隊去試探敵人意圖﹐蕩平北方的危機。 這是一個大膽和危險的戰略﹐必須讓弟子們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他事先向全體將士們說明了這次出征的目標和戰鬥目的。 他計劃在敵人大軍來到之前﹐把敵人堵截在國門之外﹐如有可能﹐最理想是在敵人的領土上對陣和開戰。 這個大膽的計劃﹐包含著許多不利因素﹐一則路途遙遠﹐須長途行軍四百多公里﹐而且天氣炎熱﹐氣候乾旱﹐行軍非常艱苦。

       為了備戰﹐出征的軍費開支沉重﹐需要許多金銀﹐先知穆聖通知所有的弟子們﹐應盡力而為出錢資助軍需。  人們傳說﹐想當年﹐先知穆聖也曾號召過全民出資援助麥地那保衛戰﹐大弟子阿布‧伯克爾把他所有的家當財產都交給了統帥先知穆聖﹐奧斯曼個人的捐款相當於一半的全部軍費開支。   這次號召﹐受到了積極熱烈的響應﹐許多弟子變賣家產傾囊相助﹐例如歐麥爾把自家一半的財產交公﹐用作軍費。  麥地那地區所有健壯的駱駝和馬匹一律征用﹐參加遠征﹐但仍舊達不到計劃中的目標。  人人都知道這是一場生死決戰﹐他們將面迎最強大的敵人﹐報名者非常踴躍﹐但考慮到路途艱苦和物質條件的限制﹐先知穆聖勸阻了許多人參軍跟隨遠征。  不能去的人﹐在路邊哭泣﹐為出征的弟兄們送行。

       公元630年秋﹐希吉萊曆九月﹐麥地那集合了三萬人馬﹐由先知穆聖親自率領﹐大軍出發了。 根據先知穆聖的安排﹐他的侄兒阿里受命留守﹐同時負責先知穆聖家庭的安全﹐但是某些偽信者嘲笑他﹐臨陣脫逃﹐畏懼出征。  阿里一氣之下﹐在大軍走遠之後追出城去﹐在第一站駐紮營地趕上了部隊﹐要求隨軍出征。  先知穆聖堅持要他返回﹐執行他的使命﹐向他舉例說﹐當年先知穆薩出遠門時﹐也是安排他的兄長哈倫留守在家﹐保衛家人安全。

       天氣炎熱﹐向北行﹐酷熱難忍﹐但是全體穆斯林將士心裡早有準備﹐全軍在烈日下向前進。  出發前﹐就有四名弟子﹐擔心體力不支忍受不了旅途艱苦和炎熱﹐沒有跟隨隊伍出發﹐但留在家中心中更加不安。 其中有一人﹐阿布‧海薩瑪﹐懊悔得寢食不安﹐十天之後決定加速追隨隊伍而去﹐大軍到了塔布克地面的營地﹐他才趕上隊伍。  先知穆聖一直還在想這件事﹐大多數弟子們爭先恐後踴躍參軍出征﹐被拒者感到悲傷﹐而有這四名弟子﹐擔心自家身體不支﹐忍受不了炎熱沙漠旅行﹐要求不去﹐因為出征作戰是志願行為﹐強求不得。 阿布‧海薩瑪說﹐他在大軍出發後﹐日益不得安寧﹐因此不辭千辛萬苦追趕隊伍。 為此﹐先知穆聖感到一些安慰﹐並且讚揚了他的懺悔和改過。  選擇留守的那三位弟子﹐也各有不同的借口﹐其中有一向表現積極和虔誠的弟子卡伯‧馬立克。(伊本‧哈希姆《先知傳》﹐5﹕214)

       穆斯林大軍在靠近塔布克邊境地區安營紮寨﹐停留了二十天﹐靜觀週圍動態﹐根據實地偵察和打探﹐發現羅馬人與北方阿拉伯部落聯盟準備向麥地那用兵﹐全屬無稽之談的謠傳。 但是﹐穆斯林如此興師動眾也並非沒有意義﹐麥地那有能力組織強大兵力遠行數百公里﹐證明了麥地那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  穆斯林的大軍遠征﹐被當地部落理解為顯示麥地那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調集遠征軍的能力﹐因此許多部落表示臣服和歸順。   有一個基督教部落和一個猶太人部落願與穆斯林政權簽署歸順協議﹐交納保護稅(jizyab)以求得到保護﹐成為“受保護人”﹐仍舊保持他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俗不變。  “基茲亞伯”(jizyab)的意思是﹐麥地那與非穆斯林部落協議結盟﹐但是當敵人來犯時﹐那些非穆斯林部落無力派遣軍隊抵禦﹐因此以每年交納保護稅﹐可以享受安全保障和在困難時期經濟援助的權利。  在後來歐麥爾擔任哈羅時期﹐北方的部落遭受外來侵犯﹐而麥地那無法立即派遣軍隊保護﹐歐麥爾遵循先知穆聖時代的協議﹐把過去收繳的基茲亞伯保護稅收入全部退還給那些部落。  先知穆聖留守在大本營內沒有參軍任何軍事行動﹐只派遣了哈立德‧瓦里德率領一彪人馬包圍了佔據北方商路上的一個基督教部落要塞。  那個要塞鎮守在通往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要道路口﹐守衛要塞的基督教首領麥特‧占德勒看到兵臨城下﹐穆斯林大軍威武雄壯﹐要求不戰而和﹐表示順從﹐同意簽署協議交納保護稅。  先知穆聖親自率領的穆斯林大軍在塔布克地區停留的二十多天裡﹐未經一戰﹐單憑大軍遠征到此的威懾力量贏得了許多成就﹐一切都很順利﹐全軍安然無恙﹐班師回朝﹐返回了麥地那。

       先知穆聖的大軍回到麥地那之後得知﹐在他外出期間﹐他的女兒烏姆‧庫拉蘇姆因病歸真。 先知穆聖和他的女婿歐麥爾都感到十分悲痛﹐歐麥爾先後娶了先知穆聖的兩位女兒﹐都歸真了。   對那三個出征前要求留在家裡的弟子﹐先知穆聖向他們傳去口諭﹐以後羞於見到他們﹐要求其他弟子不要同他們多來往﹐也不許可任何人傷害他們﹐聽憑真主對他們命運的定奪。  五十天後﹐先知穆聖受領真主的啟示﹐對他們三人應當寬恕﹐《古蘭經》說﹕“他也允許那三個人悔過﹐他們留待真主的命令﹐感到大地雖廣﹐他們覺得無地自容﹔心境也覺得很狹窄﹐相信除向真主悔過外﹐無法逃避真主的震怒。  此後﹐他允許了他們悔過﹐以便他們自新。  真主確是至恕的﹐確是至慈的。”(9﹕118)

       最新啟示在麥地那城內傳開﹐卡伯聽到之後﹐立即去晉見先知穆聖﹐看到他滿面春風高興的樣子﹐心裡鬆快了許多。  他詢問先知穆聖他是否也可以得到寬恕﹐他得到的回答是﹐這是真主的啟示。  眾弟子們得知這個啟示的消息﹐個個喜出望外﹐他們對三個弟兄的抵制可以結束了。   從這個事件中﹐公眾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在大敵當前﹐保衛穆斯林生命和財產安全是第一要務﹐個人私事以及任何理由都應放在第二位﹐全心全意服從穆斯林領袖維護大眾利益﹐是任何穆斯林當仁不讓的重要使命。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這個事件﹐虔誠的穆斯林有時也可能有意志薄弱﹑貪圖安逸或者膽小怕事的時候﹐這種思想很容易導致叛逆行為。 如果從中吸取教訓﹐事後不堅持錯誤﹐而是真誠懺悔﹐徹底改正﹐回歸到正道上來﹐這樣的人還應給予寬恕和接納。(伊本‧哈希姆《先知傳》﹐5﹕219)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296 踩:34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 (159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2 (1435次打分)
【已經有3071人表態】
861票
感動
714票
路過
723票
高興
77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