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麥迪那時期的社會與戰爭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本站原創    作者:穆斯林
熱度7663票  瀏覽943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8日 13:40
 

八﹑蓋尼戛爾氏族的猶太人

 

       麥迪那的穆斯林生活在一個不友好的大環境中﹐短短的一年多歷史﹐難以改變人生地不熟的局面﹐今有一次大勝仗﹐激起多種複雜的反應。  白德爾戰役凱旋而歸﹐一連幾個月﹐麥迪那周圍和城內﹐風波迭起。  最初的幾天﹐先知穆罕默德得報附近郊外有部落造反﹐他率領二百勇士出城對陣﹐郊外古德爾地區的薩里姆部落和加塔凡部落起兵反抗﹐騷擾附近居民。  穆斯林勇士忽從天降﹐敵人不堪一擊﹐作鳥獸散﹐於是這兩個部落的居民跟隨叛叛亂者逃離了麥迪那。  麥迪那周圍多綠洲﹐居住著許多部落和村莊﹐聽說城裏的穆斯林社會發展壯大﹐最近一戰擊敗強大的麥加貴族軍﹐他們擔心這股勢力將控制整個阿拉伯半島﹐出現獨裁霸權。  那些沒有同穆斯林簽訂過協定的部落﹐感到前景不妙﹐坐立不安。

       麥迪那郊外不安的情緒同麥加貴族有關﹐據密探報告﹐麥加古萊氏貴族派人潛伏在那些村落裏散佈謠言﹐蠱惑人心﹐製造對城內穆斯林的仇恨。  古萊氏人欲報白德爾敗仗之仇﹐迫不及待﹐目標對準麥迪那穆斯林﹐到處煽風點火。   先知穆罕默德忽得一夢﹐夢見有人謀殺他﹐醒來之後﹐抓來了一名刺客﹐他是伍麥葉‧瓦哈伯﹐他是受人煽動夜間來行刺。  被抓後﹐感覺到先知穆罕默德必是神人﹐立即表示屈服﹐並且願歸信伊斯蘭。  不過﹐先知穆罕默德確實感覺到形勢不太平﹐切不可高枕無憂﹐因為麥加的敵人時刻都在覬覦和騷擾﹐伺機待動。 從各地傳來的情報分析﹐麥加的貴族在四處結盟﹐準備糾合一支最大規模的軍事力量﹐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消滅麥迪那的穆斯林。

       穆斯林大軍從白德爾戰役班師返回麥迪那之後﹐表面上看到了歡迎人群﹐但許多人的情緒不正常﹐他們在穆斯林弱勢時尚可共處﹐持觀望態度﹐但看到穆斯林軍威大振﹐卻產生了恐懼心理。 先知穆罕默德覺察到有些人進入穆斯林社會﹐並非有歸信伊斯蘭的真心實意﹐而是探聽消息或尋找個人發跡的機遇。   他也意識到﹐在他初到麥迪那時﹐同他簽署和平協定的某些部落首領很不可靠﹐他們在暗中另有一套詭秘計畫。  一旦發生穆斯林社會無力支撐的局面﹐他們有可能立即倒戈﹐成為身邊的敵人。  這些危險的事實﹐顯示初建的穆斯林社會力量很脆弱﹐基礎不穩固﹐險象環生﹐潛伏著危機。

       這般艱難的時局﹐是先知穆罕默德未曾有過的經歷﹐他謹慎小心﹐密切觀察各種勢力的動靜。  這時﹐真主的啟示頒降了﹐對他指點迷津﹐《古蘭經》說﹕“如果你怕某部落不忠於盟約﹐你就應當公開地把他們的盟約擲還給他們。  真主確是不喜歡欺詐者的。”(8﹕58)    許多狡詐的人﹐表面上還在佯裝笑容﹐令人放心不下﹐恐怕會出現笑裏藏刀背叛的行動﹐但是真主的啟示告誡他的使者凡事務必謹慎﹐也應當有耐心和智慧﹐不見到確鑿證據不必揭穿對方底細。 《古蘭經》說﹕“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  他確是全聰的﹐確是全知的。”(8﹕61)

       當時猶太人在麥迪那有三個部落﹐其中兩家都居住在郊外綠洲地區﹐城內只有一個部落﹐蓋尼戛爾氏族。  這個氏族曾同先知穆罕默德簽訂過互不侵犯的盟約﹐但是在白德爾戰役之後﹐這個城內的猶太部落表現得很不安份。  有可靠的消息傳來﹐他們內部發生了幾場爭論﹐有人主張揭竿而起﹐公開與穆斯林社會決裂﹐對穆斯林領袖暗中下手。  先知穆罕默德憑藉著雙方的盟約﹐維護關係﹐他主動到他們的部落去訪問﹐並且向他們述說白德爾戰役過程。  蓋尼戛爾部落的領袖在會見先知穆罕默德時﹐當面表現出傲慢﹐蔑視穆斯林戰功﹐評論麥加的古萊氏貴族都是一群大草包﹐穆斯林的勝利談不上是什麼苦戰功績。 如果穆斯林敢同他們猶太部落較量武力﹐必將一敗塗地。  猶太人首領語多嘲諷﹐隱藏著猙獰的殺機﹐雙方不歡而散。  這時﹐先知穆罕默德親眼看到猶太人對待穆斯林的態度﹐證明所聞不虛﹐猶太人從骨子裏把穆斯林當作是下賤的人﹐又是身邊的敵人。

       在先知穆罕默德訪問猶太首領之後沒幾天﹐城裏的猶太人就對穆斯林擺出一副盛氣淩人的模樣﹐許多穆斯林遭到猶太人當面挖苦和奚落。 小摩擦連連發生﹐終於有一個地方碰撞出了大火花。   一個穆斯林婦女﹐同平常一樣到猶太人的市場去購物﹐遭到猶太商人的作弄。 她獨自坐在市場的一條板凳上﹐不知背後被一個猶太無賴用繩子拴住了褲腿﹐當她站起來走路時﹐下身衣服被拉下了﹐引起眾人嘲笑。  當時一個穆斯林男子﹐看見這名女子無端受羞辱﹐出來打抱不平。  一個猶太商人沖出來對這個男子撒野﹐雙方大打出手﹐兩個人都因受重傷而喪命。

       根據雙方的盟約﹐類似的糾紛早就立過條款﹐只需雙方首領出面調節﹐按公平合理的原則和平解決。  不料﹐蓋尼戛爾部落的首領拒絕談判﹐而選擇了仇恨和對抗。  他們利用穆斯林的一個早有傳聞的叛徒﹐伊本‧烏拜易﹐為他們通報穆斯林內部資訊﹐並且在穆斯林陣營內秘密串連﹐聯絡動搖不定的偽信者協助猶太人﹐準備同穆斯林開戰。

       先知穆罕默德看到形勢不妙﹐敵人在磨刀霍霍﹐因此立即召集身邊的武裝人員﹐對城內猶太部落的城堡實行了包圍和封鎖。  堡內猶太人加強防衛﹐同時試圖與外界聯繫﹐寄希望于穆斯林陣營內的偽信者組織叛徒集團從內部起義﹐裏應外合為他們解圍。  因為先知穆罕默德早有預料和準備﹐那些動搖份子都在穆斯林民眾的監督下難以施展叛亂行為。 堡內的猶太人﹐天天盼望堡外守軍出現大亂﹐有人從營內殺將出來成為他們的救兵。  兩個星期的苦熬﹐外面毫無動靜﹐堡內一片鬼哭狼嚎﹐最後猶太首領們為保全性命決定舉手投降。

       這時候﹐先知穆罕默德想起了過去獲得的真主啟示﹐他心明眼亮﹐懂得怎樣處置這些投降的敵人。 《古蘭經》說﹕“先知在大地上重懲敵人之前﹐不該有俘虜。  你們欲得塵世的浮利﹐而真主願你們得享後世的報酬。  真主是萬能的﹐是至睿的。”(8﹕67)    按照當時的阿拉伯習慣﹐通常可以把叛徒和對抗者抓來或全部殺死﹐或淪為奴隸﹐只把他們的婦女和兒童驅逐出境。 這樣嚴厲的懲罰﹐其目的無非是向膽敢作對的所有人發出警告﹐以儆效尤。 雖然真主的命令不許可殺人﹐不許可留作俘虜或奴隸﹐但是警告總是有必要的﹐因為這是當時的真主啟示﹕“如果你在戰爭中遇見他們﹐你就應當以(懲治)他們而驅散他們後面的人﹐以便他們覺悟。”(8﹕57)    對敵人後面人的警告﹐以及對敵人懲罰使他們有所覺悟﹐一切都是為了穆斯林社會的安全﹐因此必須有所果斷的措施﹐絕不可優柔寡斷﹐遺留後患。

       在蓋尼假爾部落打開堡門向穆斯林投誠之後﹐先知穆罕默德轉向了那些早有察覺隱藏在穆斯林內部的偽信者們﹐其中為首者是伊本‧烏拜易。  他向先知穆罕默德坦承了自己的陰謀詭計﹐但又為他的猶太主子求饒。  先知穆罕默德決定對他們一個不殺﹐但全部驅逐出境﹐沒收他們的家產。  從此﹐麥迪那城內的猶太部落全部遷出﹐他們多數人移居到附近的一些猶太村落﹐或投親靠友﹐各自分散。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人少有悔改﹐繼續對穆斯林懷恨在心﹐後來投靠了穆斯林社會的敵人陣營﹐對穆斯林報復和打擊。  這些都是先知穆罕默德意料之中的事﹐但他堅持執行真主啟示的命令﹐教育他的弟子們﹐對敵人在保持高度警惕性的同時﹐還須有耐心和智慧。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328 踩:36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9 (175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1 (1683次打分)
【已經有3539人表態】
973票
感動
819票
路過
857票
高興
890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