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化覺巷清真寺
西安化覺巷清真寺
中廣網西安7月22日消息(記者雷愷) “遠看不象,近看就是”,這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劉臨安對西安化覺巷清真寺的總體概括。在這裏,你看不到阿拉伯清真寺所固有的石牆、圓屋頂、塔樓等標誌,映入眼簾的是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樓閣式建築。但當你走進它,你就會領略到清真寺的韻味。臺灣作家柏楊稱其為“世界上唯一中國式伊斯蘭寺院”,它以清真寺的“另類”的風格在中國清真寺中獨樹一幟。
西安化覺巷清真寺位於西安市鼓樓街北隅的化覺巷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歷史可追溯到唐玄宗天寶年間,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後經宋、元、明、清的幾次重修和擴建,逐漸形成了規模宏大、樓臺亭殿佈局緊湊和諧、莊嚴肅穆的具有明清風格的巨大古建築群。其建築風格體現了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有機統一,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國式清真寺之一。
化覺巷清真寺東西長245.68米,南北寬47.56米,總面積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全寺分5進院落,每進庭均為四合院模式,由樓、台、亭、殿組成。其庭院佈置可以說在中國清真寺中別具一格。東端院牆正中的照壁,是全寺中軸線的起點,在這條中軸線上的依次排列著木牌樓、“五間樓”(二門)、石牌坊、敕修殿(三門)、省心樓(邦克樓)、連三門(四門)、鳳凰亭、月臺、禮拜大殿等主要建築物。庭院寬敞,挑腳飛簷,雕樑畫棟,十分壯觀。
三層八角“省心樓”
第一進院中最醒目的是一座古色古香、高9米、建于17世紀初的木牌樓,級別很高。另外,專供皇帝坐的龍床、慈禧太后從北京逃難時帶來的西式沙發以及清代雕龍的長桌等文物都陳列在這裏。
第二進院中引人注目的是明代刻有“天監在茲”的石牌坊。石牌坊後是兩座沖天雕龍碑,碑陰分別刻有宋代書法家米芾的“道法參天地”和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敕賜禮拜寺”。
明代書法家董其昌題寫“敕賜禮拜寺”
第三進院有中國式的阿拉伯文“月碑”和慈禧太后親題的“派衍天方”牌匾。其中心就是著名的“省心樓”,即呼喚穆斯林禮拜的樓。此樓為三層八角中國式建築,較阿拉伯式低些,所以呼喚者不上樓,故以“省心”命名。在傳統阿拉伯清真寺中,“省心樓”應該在寺院的四周各建一座,但西安化覺巷清真寺的“省心樓”卻只有一座,而且建在寺院的中軸線上,體現了其中國建築特色。在第三進院的講經堂中懸掛著一幅把麥加描繪成明清風格的阿拉伯世界圖,並保存有“二龍戲珠”的唐代石刻和明代皇帝賜給清官海瑞(回族)的“海”字雕龍井圈。在其南廳還保存有蘇軾、黃庭堅、米芾、嶽飛真跡以及竹皮鑲嵌的屏風和明代秦王府透雕紅木屏風。
第四進院中央,建一真亭一座,又名鳳凰亭。主亭六角形,兩座邊亭為三角形,襲中國傳統木牌樓手法,三亭相連,有如鳳凰展翅,風格輕巧,極富庭園趣味。其南庭有黃楊木雕鑲“壽”字屏風12扇,據傳是清康熙皇帝為母親賀壽時臣民進貢的,號稱“百寶鑲嵌”;北庭有唐天寶年間的《創建清真寺碑記》,有明嘉靖年間的試官石、日晷等文物。
唐天寶年間的《創建清真寺碑記》
第五進院寬大的月臺上有隋唐時的長明燈,被稱為“吉星高照”,另外還有唐宋時期的白蓮花座、明代的“蓮”升三級座和古石盆、老鼠石、雪坡石等。大殿就在月臺的正端,面闊七間,進深九間,面積約1300平方米,可容納千餘人同時作禮拜。走進大殿,就會被殿內的彩繪所吸引:殿內吊頂全部做成井形天花,天花支條為綠地紅花,瀝粉貼金。全殿天棚藻井彩畫600餘幅,彩畫圖案不一,每幅中心有阿拉伯文“嘟哇”,一幅一文各有千秋,充分表現了中國清真寺古建築宗教彩畫的獨特手法,可以說是中國內地清真彩繪裝飾藝術的代表。更令人驚歎的是大殿四周的木板牆上雕刻著完整的30部中、阿文對照的《古蘭經》,這項工程歷時13年,氣勢十分宏偉,被趙朴初先生稱之為“世界性工程”。
西安清真寺大殿中的、經13年才完成的30部中、阿文對照的《古蘭經》,趙朴初先生稱之為“世界性工程”]
經過政府和寺院前後30年的重修,不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還新增了不少與寺院風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築。趙朴初先生曾稱讚化覺巷清真大寺說:“就保護而言,西安清真大寺不僅是伊斯蘭教的第一,也是全國宗教建築保護的第一,在世界範圍內也應是數一數二的”。
幽靜宜人的寺內小徑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