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穆斯林資訊 >> 環球觀察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阿爾及利亞加速伊斯蘭復興

熱度3274票  瀏覽259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9年12月10日 17:16

       歷代法國統治者都對地中海對岸的阿爾及利亞垂涎三尺﹐結果在1830年發動軍事入侵﹐了卻了吞併這片廣大和肥沃土地的心願﹐成為法國出口商品葡萄酒生產基地。  一百多年的殖民化經營﹐終於把首都阿爾及爾打造成「非洲巴黎」﹐殖民文化和西方化充斥其中﹐伊斯蘭受到歧視和排斥。   但是﹐阿爾及利亞人民從來沒有放棄解放鬥爭﹐堅守伊斯蘭是人民鬥爭團結的大旗﹐1958年獲得勝利﹐宣佈獨立﹐但這個國家仍舊在法蘭西殖民主義籠罩下﹐巴黎全面控制阿爾及利亞軍人政府。  直到1990年代﹐伊斯蘭勢力繼續堅持反殖民主義鬥爭﹐掃清首都阿爾及爾到處瀰漫的殖民文化﹐如酒吧﹑賭場﹑妓院﹑法國人的娛樂場所。  一位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領袖說﹕「這是對法國殖民主義抵抗運動的繼續。」

       為了平息民眾的反抗情緒﹐阿爾及利亞政府順應民意宣佈關閉所有西方式酒吧﹑餐館和夜總會。   去年﹐從法國殖民時代遺留的最後四十家法蘭西式服務業關門改行﹐政府在民眾壓力下消除殖民文化遺毒﹐但是政府聲明說﹐關閉這些服務業商店﹐是從安全和環保考慮﹐生怕得罪巴黎政府。

       在法國人最喜歡度假的海濱城市拉彼魯茲﹐最後一家法式酒吧被迫關閉了﹐當地民眾為之歡呼。  一位當地居民艾伊特‧瓦賽德說﹕「這是我們的勝利﹐法國人把酒精飲料強加給我們﹐欺騙我們上鉤﹐但是穆斯林一直堅持抗拒﹐因為飲酒是亥倆目行為。」   1992年伊斯蘭運動在大選中獲勝﹐但遭到法國支持的軍政府殘酷鎮壓﹐從那以後﹐全國難得有一日安寧﹐經常發生爆炸和暗殺事件﹐民眾的反抗情緒更加助長了伊斯蘭的宣教運動﹐伊斯蘭更加深入人心。   政府不得已而為之﹐在民眾強烈要求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阿爾及利亞社會全面復興伊斯蘭文化﹐在阿爾及利亞再也看不到殖民時代的夜總會。

       在阿爾及利亞獨立之後﹐曾經出現過一個「社會主義」時期﹐宣傳無神論思想﹐實行世俗化﹐許多夜總會改頭換面成為阿爾及利亞人的生意﹐引導阿爾及利亞人沉迷於酒精和靡靡之音﹐疏遠伊斯蘭信仰。   1990年代開始的伊斯蘭復興運動﹐被親西方的政客們稱作是「黑暗的十年」﹐廣泛動員民眾恢復傳統的伊斯蘭文明。  十年中﹐雙方對立﹐軍政府依靠西方國家支持鎮壓民眾﹐而伊斯蘭運動堅持武裝反抗﹐啟動了一場沒有固定戰場的內戰﹐雙方死亡兩萬多人。

       一位阿爾及利亞地方官員穆罕默德‧凱比爾在接受法文《解放報》記者採訪時說﹕「一切措施﹐都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安全」﹐他不願承認政府向伊斯蘭運動屈服和讓步﹐因為他說﹕「沒有宗教或其他原因。」   在他管轄的地區﹐只保留了高消費的外國人旅遊和度假高級賓館和餐廳﹐民間酒吧全部關閉﹐而且嚴厲審查和禁止電視節目中的色情內容。

       伊斯蘭復興運動在全國方興未艾﹐朝氣蓬勃﹐根據報導﹐有許多地方審判在萊麥丹月公開吸煙的人。  受西方傳教士引誘參加基督教活動的人被舉報受到法庭傳訊判刑。 婦女們上街不戴蓋頭受到社會歧視﹐大學校園也不例外。

       與首都接壤的布米爾達斯省﹐是伊斯蘭文化濃厚的地區之一。  法文《瓦坦報》報道說﹕「省長布萊希姆‧麥拉德宣佈﹐必須關閉所有酒吧﹐今後決不發放一張酒吧許可證。」  這個省曾經發生過多起反西方化爆炸事件﹐有數人喪身。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在2005年宣佈「民族和解」工程﹐採取一系列措施滿足伊斯蘭復興運動的要求。   阿爾及利亞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拉奇德‧特萊卡尼說﹕「這些年﹐我們目睹了伊斯蘭運動逐漸復興﹐伊斯蘭在全社會取得了勝利。  民眾要求實行伊斯蘭價值觀﹐而政府只得依從。」

       (美聯社新聞)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阿爾及利亞
頂:132 踩:15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2 (78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 (731次打分)
【已經有1474人表態】
393票
感動
367票
路過
362票
高興
35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