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創建清真產品標準
全球一體化﹐其中包括世界十五億穆斯林的飲食和日用品﹐必須有統一的「清真」(Halal)標準﹐杜絕各自為政﹐奸商投機﹐假冒偽劣。 隨著產品高度工業化生產和國際市場需求﹐清真產品已形成一個巨額的大資產﹐每年銷售額高達兩萬億美元。 伊斯蘭國家會員組織(OIC)將為57個伊斯蘭國家確定統一清真商品標準和質量﹐將制定研究方案和成立研究機構﹐適應清真商品各行各業全球化趨勢。
「清真」不僅囊括穆斯林所必須的一日三餐飲食﹐而且包括伊斯蘭法制的金融管理﹐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產品﹐如化妝品和藥物。 例如在肉類加工產品中﹐從飼養﹑飼料﹑育種﹑屠宰﹑運輸﹑冷凍﹑熟食加工和零躉批發﹐所有工序都必須保證清真一條龍服務﹐層層把關﹐保證質量。 首先各國簽訂共同協議﹐然後建立認證制度﹐頒發清真產品生產和服務證書﹐全世界制度劃一不二。
馬來西亞宗教事務部長賈米爾‧巴哈羅姆10月29日星期四對採訪記者說﹕「馬來西亞的清真產品證書得到了穆斯林世界的承認﹐這是多年來認真工作的成就﹐以此推廣﹐可以建立全世界統一制度。 當今世界需要有一個共同承認的清真產品證書﹐使可靠的清真產品走遍全天下。」
清真產品的生產根據是伊斯蘭信仰原則﹐凡是飲食或與身體接觸的日用品﹐都必須符合伊斯蘭教義規定的「合法性和健康性」(halalan toyibban)標準。 總體上禁止飲食中有豬肉和酒精佐料的成份﹐穆斯林可食牲畜必須按照伊斯蘭方式屠宰﹐在這些大原則上互相認同﹐但是各家法學門派對清真產品的審查細則存在理解分歧﹐例如對非酒精的仿啤酒飲料﹑骨膠蛋白﹑輕度生醇發酵或醋酸含量的不同意見。
有些國家對「清真」管制很嚴﹐例如蘇丹不許可婦女穿長褲﹐馬來西亞對飲酒的女子處以鞭笞﹐而在其他國家被認為是自由選擇。 巴哈羅姆部長說﹕「在清真的基本原則上﹐所有穆斯林社會都沒有爭議﹐只是有少數細節或民族習慣方面﹐各地有不同特色﹐不能強求一律﹐應尊重各地民族習慣。 在飲食方面比較容易取得一致意見﹐實行世界統一。」
在全世界「清真」產品的討論中﹐也出現某些社會和文化差異的問題﹐如富裕的沙特阿拉伯同貧窮的索馬裡﹐要求自然不同。 清真產品專家穆罕默德‧拉爾丁對記者說﹕「清真資產的發展﹐牽涉到某些經濟利益﹐不是單純的伊斯蘭原則問題﹐ 有些利益集團﹐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對教法原則做了許多解釋﹐希望得到通融﹐因此不讚同嚴格管理制度。」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