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穆聖的寬容”有感

有這麼一個人,每天都會被世人稱頌,他是穆斯林五番禮拜中提念的人,是每個穆斯林心目中的榜樣,他人如其名。他不僅是伊斯蘭教的傳播者,更是第一個伊斯蘭國家的締造者,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偉人,他在美國著名歷史學家邁克爾·哈特所著的《影響歷史的一百位名人排行榜》中列居首位,作者說:“我選擇他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可能會使一些讀者驚奇,……但他確實是歷史上在宗教和世俗兩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他就是安拉委派的最後一位使者,我們的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

先知是遺腹子,他的父親英年早逝,因此,當他呱呱落地以後,母親便立即派人向其爺爺報喜。年邁的阿卜杜·蒙塔立蔔抱著剛出生的孫子悲喜交加,來到天房前,環遊七圈後,向安拉祈禱,並給小孫子起名為穆罕默德,這個名字在當時的阿拉伯人中已廣為知曉,卻沒人以此為名。有人問老人:“為什麼取了這個名字?”老人答道:“我希望他成為一個被世人所稱頌之人。”的確,穆罕默德沒有辜負爺爺的希望,千百年來,他以崇高的品德被世人所稱頌,成為全世界穆斯林心中的楷模。有人曾問聖妻阿伊莎(願主喜悅她)關於穆聖的品德,她說:“他的品德就是《古蘭經》的品德”。

穆聖以其仁厚、博大的胸懷為我們在寬容方面樹立了光輝典範。他不僅對穆斯林兄弟表現出了謙虛、自律的作風,而且對非穆斯林也亦如此。穆聖有位元猶太鄰居,每天都會故意把自家的垃圾堆放在穆聖家門口,而穆聖看到後默默地倒掉。有一天穆聖沒發現垃圾,便徑直去到鄰居家探望。鄰居對他的到來感到非常的吃驚,不明其因,穆聖說:“我看到你今天沒有堆放垃圾,猜想你可能出事或病了,所以過來看看。”當鄰居聽到穆聖的這番言語,既感動又慚愧,他被穆聖的人格所折服,便念了清真言,皈依了伊斯蘭教。

據聖妻阿依莎(願主喜悅她)傳述:她問先知:你遇到過比吳侯德戰役那天更嚴峻的日子嗎?先知說:我從你的民族那裡遇到過,我遇到的最嚴峻的一天是亞克巴協定的那天,當時我親自去找伊本·阿卜杜·雅利勒·本·阿卜杜庫倆勒求援,然而他很無禮,沒有答應我的任何要求。我只好低著頭,滿懷憂愁的離開,心情沉重地走著,走到一個叫格蘭·賽阿裡波的地方,才清醒過來。有一朵雲為我遮涼。我抬頭看,發現哲蔔勒依力天仙站在雲端,他叫我並對我說:“安拉已經聽到你的民眾對你的言辭,已經清楚他們對你的態度,安拉已經給你派遣來管山的天仙,你就下令吧,你做什麼都行。管山的天仙同時也叫我的名字向我道瑟蘭說:“穆罕默德啊!安拉已聽見你的民眾對你說的話,我是管山的天仙,主派我來支援你,你就下命令吧!如果你願意,我就搬兩座山壓碎他們。先知說:不!我希望安拉從他們的脊背中生出清廉的後代,讓他們崇拜獨一的安拉,不以物配主。”(——兩大聖訓集)

穆聖對曾傷害過自己的敵人也表現出了寬容、忍讓、善待的高風亮節。他在宣傳伊斯蘭教時遭受過麥加多神教徒的種種打擊和傷害,以致他說過:“任何先知所受的傷害都不如我受的傷害那麼嚴重。”但在光復麥加取得勝利的那天,卻對那些曾迫害過自己和穆斯林,惶恐地集中在天房一角等候嚴厲處罰的昔日仇敵說:“你們都去吧!你們是自由的。”穆聖對待自己的敵人都如此,可見他的胸懷是多麼寬容!多麼博大!不愧為世人學習的榜樣!

穆斯林常說到的“順主命,遵聖行”,具體應體現在日常行為與實踐中。比如我們的每個家庭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都需要寬容。雖然每個成員有共同的家庭生活環境,但也有各自的工作、學習環境,在外遇到了困難和不如意,回到家後也許會在言語、語調或口氣中發洩出來,可能會傷及親人,作為家庭其他成員應給予諒解、包容和擔待,在適當的時機再提醒他,批評他,這樣不僅安撫了他,也保障了家庭的安寧與和諧。反之,則會出現爭吵、打鬧、嚴重的甚至夫妻間會導致離異,這是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結果。穆聖曾說過:真主最不喜歡的合法事情就是離婚。

鄰里之間需要寬容,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首先就會想到每天與你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居。而現代城市的鄰里關係卻比較生疏,甚至住了好長時間還不知道對面住的是誰!冷漠的鋼筋混凝土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間隔的越來越遠,其原因就在於人們之間的互不來往帶來了彼此間的互不信任。因此,我們應學習穆聖,用一顆坦誠的、寬容的心去對待鄰居,用自己的行為去感動他,幫助他。一個善意的微笑可以消除彼此間的隔閡,舉手之勞的幫助可以拉近雙方間的關係,坦誠的相待、寬容的相處就會使鄰里關係越走越近。穆聖(願主福安之)曾說過:誰信仰安拉和末日,他要善待他的鄰居;誰信仰安拉和末日,他要尊重他的客人;誰信仰安拉和末日,他只說好話,或者沉默。(——《穆斯林聖訓實錄》)

穆斯林之間以寬容相待,這樣就會避免許多矛盾和紛爭。朝覲是每個有能力的穆斯林應履行的天命。穆聖說:“誰在朝覲中不說穢言、不爭吵、不做穢事,那他猶如新出生的嬰兒一般。”筆者曾作為陝西朝覲團工作人員,目睹了一些哈知在朝覲期間相互爭吵,為一些不足掛齒的小事衝動、不包容的例子比比皆是。臨行前培訓中允諾會以伊斯蘭的道德標準約束自己,但當出國後,遇到觸動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時,有些人就會被一時的怒氣衝昏頭腦,忘記一切,不是以寬容、原諒之心對待自己的穆斯林同胞,而是以惡言穢語去回擊。有的甚至在游轉天房時,由於擁擠或踩踏,竟口吐穢言,如此“哈知”著實讓人害怕。所謂“哈知”“是新生的嬰兒”,其實就是要朝覲者拋開過去一切不好的行為和習慣,實現自我的脫胎換骨,重新做人。這是求主佑護,洗心革面的難得機會!而這些朝覲者卻因為一時的不容忍、不包容使自己花費了財力、精力、人力的主命功課失去了履行的意義,多麼令人扼腕歎息!

我們與非穆斯林之間也應寬容相待。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碰到一些非穆斯林從坊上經過,人多巷窄,發生摩擦,碰撞不可避免。當不小心被擠了,被撞了或一些其它原因傷害到個人的利益時,我們的某些同胞不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去處理,而是當街大聲呵斥甚至破口大駡。《古蘭經》中清高偉大的安拉要求穆斯林要用優美的語言和人交談,穆聖更是忠誠待人、言行優美的踐行者。這些同胞雖然修養不夠,習慣大聲說話,但最低也應讓別人看出穆斯林的真誠、善良。不要讓人們一提到“坊上”,就想到混、亂、髒、差;一提到西安回族,就用惡、粗、橫、蠻來形容。

穆斯林教友們,《古蘭經》中提到寬容,穆聖以身示範寬容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和效仿。若我們實踐了伊斯蘭教中“寬容”的正能量,那家庭就會和睦和諧;鄰里之間就會友好和諧;坊上就會安寧和諧;穆斯林大眾就會互助和諧,進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幸福和諧。讓我們為大家的和諧而相互寬容,讓我們相互寬容來實現美麗、和諧的社會吧!

【作者:(西安) 阿依舍·達吾德·鐵梅】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