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紀】穆聖簡史

 

一、引言 

伊斯蘭教(Islam)告訴我們世界上只有一位元主宰,根據阿拉伯文,的名是「安拉」(Allah)。創造了萬物。在宇宙和世界上,是至高的,沒有任何東西和相似,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和比擬。真主愛我們。因此,為了指引我們,為了想我們好,從人類中挑選了一些有賢德的人,著他們將的訓誡和法律教化世人。我們稱這些聖人做主的使者。

自從有人類以來,慈憫的主曾先後選出了許多位賢人作為的使者,如伊布拉謙(Ibrahim 即阿伯拉罕 )、伊撒克(Ishaq 即以撒)、雅谷伯(Yaqub 即雅各 )、優秀夫(Yusuf 即約瑟)、穆撒(Moosa 即摩西), 達五德(Dawood即大衛) 和伊沙(Issa 即耶穌) 等。最後的一位使者便是穆罕默德(Mohammad)。

伊斯蘭並非是一個新的宗教。它包括了世界上各種真正宗教的基本訊息,這些訊息是由歷代聖人帶到世上的。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是主的最後一位使者。他以他的說話、行動、和《古蘭經》(Qur'an),告訴了我們「伊斯蘭」的完整真義 -- 這便是要我們信服主的意旨。我們覺得相信穆聖是一種福份, 因為他帶給我們和平的訊息和使我們對主順從。

穆罕默德聖人的生平事蹟是很重要的,因為他的言行、舉止和性格都給我們良好的模範,值得我們去學習。同時,他的生平事蹟也就是艱苦的奮鬥和偉大成就的紀錄。由於穆聖的事蹟是完整地保留下來,處處有歷史可據,所以我們對它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是絕對毋須懷疑的。

現在,讓我們將這位聖人的生平事蹟分開不同的階段來介紹如下:

二、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的誕生

西元五七零年八月二十日星期一的清晨(亦即回曆紀元前五十四年三月十二日),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在阿拉伯的麥加誕生。《古蘭經》上說:「於是,真理終於降臨而虛假經已消失;虛假是必然會永遠消失的。」對於這位聖人的畢生而言,這句話真的非常適合。我們應該記著他的誕辰,因為這是人類值得慶祝和歡樂的一個日子。

三、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的幼年時代

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出生前六個月,他的父親艾布杜拉(Abdullah)已去世了,而他的母親阿美娜(Amina)也在他未足六歲時死亡。因此,幼年時代的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是既無父愛也沒有母愛的,不過,他卻非常獲得主的寵愛。他出身于一個高貴的家庭,那是古萊氏族(Quraish)支部的哈辛族(Hashim)。母親逝世後,首先照顧他的是他的祖父艾布杜・穆達臘(Abdul Muttalib),兩年後,他的祖父也去世了。自此之後,照顧他的便只有貧窮的叔叔艾布 ・泰臘(Abu Talib)。於是,在阿拉伯沙漠世界之中,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便成為了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沒有兄弟,也沒有姊妹。可是,真主卻從全人類之中選出了他作為使者,從而將全人類從罪惡和黑暗之中拯救出來。

四、少年時代

少年時代,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協助他的叔叔艾布・泰臘隨著大隊商人到別處營商。他到過敘利亞兩次。他對工作十分熱誠,有時也看管一下羊群。不論多麼低下的工作,他都不會以為羞恥的。他也通常為自己縫補衣服和鞋子。因為,他認為所有勞工都是有尊嚴的。

五、當時的社會狀況

從幼年時代起,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便對阿拉伯腐敗的社會深深感到不滿。當時大部份人都只把時間花在喝酒和賭博,整個阿拉伯社會是四分五裂的,每個家族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常常為了一些很細微的事情而不惜發動戰爭。這些宗族間的不斷爭鬥令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感到十分悲痛,因為他認為人類應情同手足,和衷共濟,就像一家人一般。當時的阿拉伯人,正如七世紀時其它各地的人一樣,既不愛自己的妻子,對兒女更不理會。通常女孩子是不受歡迎的,有些人更將他們剛出生的女嬰活生生地埋掉。「卡爾巴」天房(Ka'aba)本來是伊布拉謙聖人很久以前建立的一處非常神聖供人向主禮拜的地方, 這時卻供奉著三百六十五個偶像,每個偶像代表一年中的一天,此舉使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感到十分憤怒。事實上,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基督教和猶太教也是一團糟而毫無作為,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對這種現象極感痛心,因此決意要改善當時的情況。

六、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的性格

世人需要主的慈憫和指引的時刻終於再來臨了。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是一個最優秀的人,所以被主選作使者將的訊息帶給迷失的人類。主在這個腐敗的世界中選中了穆罕默德作為的使者,因為他是廉潔、純真、慈憫、容忍和正直。 同時他只崇拜唯一的真主。

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經常在麥加附近的希拉(Hira)山洞裡沉思真主。當時,人們對於良好的德行毫不重視,但是由於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的崇高品格,所以大家都賞識他,尊敬他,並公認他為「阿敏」(Amin,意思是忠實者)。

七、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的婚姻

當時有許多商旅雇用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來管理他們的貨物運載隊伍。其中一位商旅名為卡地澤(Khadijah),她兩度守寡,前夫遺下兩子一女和相當豐厚的遺產。 她當時已經四十歲,而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只有廿五歲。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既貧窮而且又目不識丁,按理很難會獲得像卡地澤這樣一位系出名門而且富有的女人垂青。不過,從工作中,她認識到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的品格 -- 他誠實、仁慈、負責任,而且一切行為都符合道德標準。這些行為都不是金錢所能買到的。因此,她終於降貴紆尊的要他娶她為妻。真主是無所不知的。深知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將會面臨許多艱巨的考驗,亦只有真主才知道卡地澤後來就是第一位接受伊斯蘭教的人。同時,她也是穆聖(求主賜福他)在艱苦時代中最得力的支持者和鼓勵他的人。

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與卡地澤共用了廿五年成功而快樂的婚姻生活,直至卡地澤歸真為止。 他們共有三個兒子,但不幸都夭折了,只有四個女兒成人。在卡地澤有生之年, 她是穆聖人唯一的妻子。她享年六十五歲,那時候穆聖(求主賜福他)已經開始了傳教工作十年。在穆聖(求主賜福他)艱辛的傳教工作中,她一直在各方面協助他,支持他。穆聖(求主賜福他)永難忘記她的愛和支持,因此他稱她為「真主賜福的婦女」,而且終生對她永志不忘。

在卡地澤去世數年後,穆聖(求主賜福他)曾多次結婚。但是在他多位妻子中,除了阿伊莎(Aisha)外,全部都是寡婦或是離婚的婦人。她們需要他的支援與愛護多於穆聖(求主賜福他)需要她們。在他多次的婚姻中,一部份的目的是在消彌部落間的敵意, 而另一些則是照顧同伴的遺孀。不過,無論基於甚麼理由,穆聖(求主賜福他)對他的所有妻子都同樣愛護、尊重,公平和仁慈。那時的社會,婦女地位低落,所受到的遭遇和畜牲相若,所以,穆聖實際上也教訓了人類應對婦女愛護和尊重 -- 所有婦女,無論富有的、貧窮的、年青的、年老的、受過教育的、目不識丁的、孀居的或是離了婚的,都應一視同仁,不分彼此。他告訴整個世界:「天堂是在母親的腳下。」

八、真主委任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為使者

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常常在一個名叫希拉(Hira)的山穴中沉思有關人類的基本問題,也想到了宇宙,它的主宰,與及人類和的關係。他不相信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神,每位神主管人間一些事項;也不相信那些由人手造成的,石制或木制的偶像會有處理世人俗務的權力。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在沉思之中,只信仰唯一的,全能的,至上的真主。

四十歲那一年,齋月的一個晚上 -- 「吉慶之夜」(Lalat-ul-Qadr),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又在希拉洞中沉思。他忽然再三聽見了一個強而有力的聲音向他命令:「念啊!」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有點恐懼而不知所措,但他終於回答說:「我不會念。」可是這聲音一再命令他念。最後,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戰戰兢兢地說:「要我念甚麼呢?」 於是,這聲音說:

你奉你造物主的名念吧! 從一血塊造化了人類。你念,你的主是至高貴的,教人用筆,教授人類所不知道的。」(古蘭經第九十六章一至五節)

這就是第一次降臨世上的《古蘭經》,是由天使「哲布理來」(Gabrial)所帶來的。

當時,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十分恐慌,奔回家中告訴卡地澤這件事。她對他善言安慰,勸他毋須害怕,因為好像他這樣正直的人,主是會庇佑他的。不久之後,卡地澤就成為了第一個穆斯林(Muslim , 伊斯蘭教的信徒)。

不久之後,真主再差「哲布理來」天使告訴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使他知道自己已被真主選作宣揚真理的人,要他向迷途的人類指示正確的道路。從此,他默默地開始了他的傳教工作:宣揚真主是獨一的;歸順主的道路;崇拜偶像的荒誕和每個人無可避免的「審判日」,在這日子,每個人必須將生平所作所為向真主作交待。

當時所謂宗教其實只是一種信仰,但伊斯蘭教卻清晰地指出只有信仰而沒有行動是毫無意義、毫無效果的。

有關主的「獨一無二」,古蘭經這樣說:

你說:,安拉 是獨一的。安拉是受依賴的。不產生,也非被產生。無一是的對等。」(古蘭經第一一二章)

這段啟示雖然簡單淺易,但對當時麥加那些崇拜偶像的人來說,卻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和震驚。他們一方面不願意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恐怕偶像崇拜一旦被推翻後,他們便會失去勢力,因此他們不斷地使用最殘酷的手段來侮辱和迫害穆聖。不過,由於真主庇佑,穆聖(求主賜福他)絲毫也沒有受到傷害。

九、傳教工作和所遭遇到的反抗

穆聖(求主賜福他)默默地、耐心地開始傳教的工作。他首先在自己的親友之間宣揚教義。三年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還不夠三十人。其中包括穆聖的妻子卡地澤,遠房兄弟阿裡(Ali)和穆聖釋放的一個奴隸濟德(Zaid),還有艾布伯克(Abu-Bakr),歐斯曼(Uthman)和穆聖的終身摯友戴哈喇(Talha)。三年後,真主命令穆聖(求主賜福他)公開傳教,他在麥加(Makka)沙花山(Safa),宣揚主的獨一無二,同時警惕麥加人要敬畏主的最後審判。他鼓勵他們接受正確的信仰,同時跟從主的訓示過正當的生活。這一切都使麥加人有被屈辱的感覺,因為這訊息看來會令他們失去在「卡爾巴」(Ka'aba)裡的偶像所得的利益和權力。他們恐嚇穆聖不要繼續公開講道。對於這些恐嚇,穆聖以行動作答覆。八天后,穆聖親自走到「卡爾巴」前宣讀:「萬物非主, 唯有安拉(真主), 穆罕默德是主差使。」

異教徒因此更加惶恐不安,威嚇不能使穆聖(求主賜福他)屈服,於是改以甘言厚利、高官爵祿來賄賂他。穆聖(求主賜福他)的答覆很簡單:「就算他們把太陽放在我的右手,把月亮放在我的左手,我也不會放棄所負的神聖使命。」

威迫利誘相繼失敗之後,異教徒開始用最殘酷的手段對待穆聖和他的信徒 -- 穆斯林(Muslim)。他們被指責的所謂「罪行」,就是因為他們信仰獨一無二的真主,摒棄罪惡,實行仁慈、公正、正直、博愛和友情。有些穆斯林,像庇拉利(Bilal)、阿瑪裡(Ammar)和卡巴布(Khabbab),結果在烈日之下被拋到熾熱的沙漠之中,並且用巨石壓在胸膛上;或被用繩子綁著在街上拖曳; 有些更被人鞭撻至死。

古萊氏族的異教徒並沒有對穆聖(求主賜福他)採用同樣的虐待,因為穆聖是屬於哈辛族的人,如果這樣對待他的話,是可能激發起一場永無休止的戰爭。當時,一場為時達四十年的戰爭剛告結束,他們顯然無力再發動另一場戰爭。不過,雖然如此,穆聖(求主賜福他)仍然受到了肉體上的折磨。麥加人經常每天將垃圾擲向他,同時在他的必經之路上鋪滿荊棘。有一次, 當穆聖前赴鄰近的一個小鎮多以富(Taif)宣揚教義時,人們便毫不留情的用石塊擲向他。穆聖(求主賜福他)傷勢頗重,幾乎昏了過去,但仍然在忍受著痛苦說:「真主啊,他們是愚昧的,請指引他們正確的道路吧!」就這樣,他進行他的傳教工作,將和平與愛帶給世人。

五年中,穆斯林(Muslim)所遭受的痛苦與日俱增。但,相反地,信徒也愈來愈多。大約有八十位教徒移居阿比西尼亞(Abyyssinia 即今埃塞俄比亞 )。他們一直被執迷不悟的古萊氏族人所追遂,幸而都能安全逃出生天。穆聖傳教至第六年,兩個十分有權勢的人歸順了伊斯蘭教 -- 韓沙(Hamza)和歐默(Umar)。歐默的入教可以說是伊斯蘭歷史的里程碑,因為他竟然開始在「卡爾巴」禮拜祈禱。這種做法,對於古萊氏族的人來說,實際上是一種挑戰、警號和刺激。他們開始增強對穆斯林的虐待,但結果卻使到更多的人加入伊斯蘭教。

十、杯葛

古萊氏族人的恐嚇、賄賂、及虐待都沒有效果,因此決定直接和穆聖(求主賜福他)談判。不過,當他們要求哈辛族人將穆聖(求主賜福他)交出來的時候,卻受到了該族的拒絕。結果哈辛族人被迫逃往一個名叫素白泰臘(Shuab-Abu-Talib)的小山上,在那裡居留了三年。古萊氏族斷然和哈辛族斷絕來往。哈辛族人沒有糧食,因此饑不擇食,逼得以樹葉、樹根充饑。有時,穆聖等人只能將皮鞋煮來咀嚼,因為除此之外,已經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充饑了。衣服極度缺乏自然不在話下。

不久, 穆聖(求主賜福他)的兩位重要支持者 -- 他的叔父艾布泰臘和妻子卡地澤 -- 都病逝了。 古萊氏族見穆聖(求主賜福他)勢孤力弱, 於是更增加對他的逼害。

十一、希望

就在這時候,由於麥迪那(Madina)的人們習慣每年赴麥加一次,已經聽到穆聖(求主賜福他)所傳播的教義了。許多麥迪那人都歸信了伊斯蘭教,同時鼓勵穆聖(求主賜福他)到麥迪那來。他們誠懇地表示支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麥迪那人的支持,在真主的慈憫下, 成了黑暗日子中的唯一希望。

十二、聖人登霄

這時,至高至上的主賜給穆聖(求主賜福他)一項殊榮。真主讓穆聖(求主賜福他)目睹天堂及宇宙的一切。他見到了所有以前的聖人,而且帶領他們禮拜。他也見到了真主的榮耀與光亮。這份登霄的殊榮實在是真主對人類的重大恩寵。穆聖(求主賜福他)獲悉:如果犯罪的人能悔改而向善,他們是會被寬恕的。這次旅程被稱為「登霄」(Mi'raj),即達到了最高境界的意思。它給穆聖(求主賜福他)莫大的鼓勵和力量。真主並制定了每日五次禮拜的訓諭。

十三、遷往麥迪那

在穆聖(求主賜福他)獲知真主的啟示第十三年後,古萊氏族決心要將穆聖(求主賜福他)殺害,使他的傳教工作永遠終止。為了避免哈辛族的報復,刺客是從每一個不同部落選出來的。這樣的做法,目的是事後不需要任何一個部落單獨負責,而事實上哈辛族也根本無法在同一時間與所有部落作戰。不過真主將這惡毒的陰謀顯示了給穆聖,所以他終於能夠安然無恙地避過這場災害。

那天晚上,當古萊氏族的刺客包圍了穆聖 (求主賜福他) 的房子企圖進行暗殺時,穆聖叫阿裡躺在他的床上。即使在極度危險之中,穆聖 (求主賜福他) 仍然未曾忘記叫阿裡小心看守人家委託他保管的物品,並將它們送還原有物主。這真是人們對他的信賴的一個好例子。因為有許多物主根本不是伊斯蘭教徒!穆聖(求主賜福他)靜靜地走出他的房子,並從刺客群中穿過,憑著主的保佑,很奇怪,在那一那,這些刺客們竟然睡著了,所有人竟沒有覺察到穆聖(求主賜福他)在他們之間走過。不久,他們發現了穆聖(求主賜福他)的床上有人,便以為他是穆聖,但後來他們發現那是阿裡(Ali)時,都不禁憤怒得無以復加,只是,這時穆聖(求主賜福他)已經和他的摯友艾布伯克在前赴麥迪那途中了。於是,古萊氏族人緊追穆聖(求主賜福他)不舍。穆聖(求主賜福他)和艾布伯克連夜逃走,至天將破曉時,才找到牛山(Thaur)的一個山洞裡休息暫避,一群古萊氏族的追蹤者到達了山洞口時,卻礙於山洞看來久已被人棄置不用,便以為洞裡無人,所以連入內看看也沒有。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艾布伯克感到沮喪及恐懼,但穆聖(求主賜福他)告訴他道:「你不要憂慮!安拉實是和我們同在的。」(古蘭經第九章四十節)。信主慈憫的人是毋需害怕或失去信心的,因為主是至佳至強的保護者。

後來,古萊氏族人提出懸賞辦法,凡是能捉獲穆聖(求主賜福他)的人,不論生或死,都可獲得一百隻駱駝。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況有些人還抱著報仇的心理,所以很多人希望捉到穆聖。但是,他們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主是至強的保護者。穆聖(求主賜福他)和艾布伯克兩人終於平安地抵達了麥迪那。

關於這次穆聖(求主賜福他)的遷居,古蘭經有這樣的描述:

「那時候, 不信的人們對你(穆聖)用計謀, 為的要圍困你(穆聖), 或殺害你, 或驅逐你; 他們弄計謀, 安拉報復這計謀, 安拉是最善於報復計謀的。」(第八章三十節)

十四、回曆紀元

伊斯蘭曆法是由穆聖遷都(Hijra)至麥迪那這一年開始計算,這便是回曆元年一月一日,(即西元六二二年七月十五日)。伊斯蘭的時代不是由穆聖的生辰開始,而是由這件伊斯蘭歷史上重大的事件開始計算,因為生命中偉大的行動比較生辰或死忌更為重要。事實上,這個日子,也是日後伊斯蘭發揚光大的一個轉捩點。

十五、麥迪那的穆士林社會

穆聖(求主賜福他)和艾布伯克抵達麥迪那,受到了人們廣大的歡迎。人群中包括了不少早已攜同家屬自麥加逃來的穆斯林。他們都渴望穆聖在他們的家裡居住。為了公平起見,穆聖(求主賜福他)決定任由他的駱駝在城中四處走動,代他選擇一塊居留的地方。也許是真主的意旨吧,駱駝最後在一塊荒地上停留下來,這塊荒地的主人是兩兄弟,他們都是孤兒。穆聖就購買了這塊地,建立第一所禮拜寺,寺旁有一所小屋,作為起居之用。自此之後,這所禮拜寺和所有的禮拜寺都供作多種用途,既作禮拜之用,同時也作無家可歸及旅客棲身之所;此外,遇上有關大眾的事件,也在禮拜寺內開會討論。

接著,麥迪那城內首要的事便是如何去幫助那些從麥加來的穆斯林。他們為了信仰真主,不惜離鄉別井,拋棄家園,來到麥迪那。因此,在麥迪那的穆斯林便鼎力相助,務使他們的生活獲得解決,這些熱心助人的教徒被稱為「輔士」(Ansar)由於他們能夠像兄弟般相處,所以兩地的穆斯林不久就成為一個整體的社會。

由於麥迪那離麥加有二百英哩之遠,古萊氏族人的迫害、追蹤和恐嚇已經沒有作用了。漸漸地,穆聖在麥迪那進入了傳教的第二個階段,也是最後的階段 -- 根據真主的法律組成了一個社會。在麥加,穆聖獲得的啟示主要是有關信念的;但在麥迪那,他所獲得的啟示卻包羅萬有,大多是關乎人類行為的各方面,例如飲食、婚姻、家庭生活、道德觀念、貿易、和平、戰爭、罪行和懲罰等等。必須緊記的一點是:所有這些啟示和訓令都是穆聖獲得的,而他的同伴們卻是首先聽到和實踐的人。以前,由於古萊氏族人所給予的種種阻撓,想組成一個正式的穆斯林社會是一件無法可行的事,但是現在終於成功了;伊斯蘭已不單是一種個人的信仰或個別的恪守,而更成為了人們生活和社會的準則。一切日常生活規條都有所根據了。良好的社會可以造成良好的個人;同樣地,良好的個人也可以造成良好的社會,這是互為因果的。

穆斯林雖然在同一種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下彙聚一起,但仍然面臨敵人的威脅。許多人用各式各樣的手法來對付他們,甚至和古萊氏族人勾結,企圖消滅穆斯林。因此, 穆斯林不單要常提高警覺,同時,更採取各種方法與他們周旋。更甚的是,古萊氏族人為了要泄心頭憤恨,一而再地對穆斯林宣戰。回曆二年,一千名精壯而且配備精良的古萊氏族戰士進攻麥迪那,在百德里(Badr)和穆斯林軍相遇。後者草草成軍,而且配備粗劣,人數只三百人,不過由於真主的協助,古萊氏軍雖然人強馬壯,仍然不免一敗。 這次勝利給予穆斯林莫大的精神鼓舞,同時,暫時粉碎了古萊氏族人的野心。一年後他們再度進軍麥迪那,最初小勝,後來終被擊退,是次戰役名叫「浩德之役」(Battle of Uhud)。不久之後,古萊氏軍再度圍攻麥迪那數星期之久。城中缺糧缺水,有些人迫得用石頭綁在肚子上以減輕饑餓的痛苦。不過,他們始終與強勁的敵人作戰到底。真主是站在穆斯林這邊的,強勁的古萊氏軍隊最後還是敗退了。

穆斯林的精神與意志是十分堅強的。為了伊斯蘭,他們就算性命也絕不吝嗇。真主要他們抵抗,要他們為正義與真理取得勝利,因此他們竭盡所能,將全部力量與資源奉獻出來。這種奮鬥就是「聖戰」(Jihad),意思就是為主而奮鬥。而且,廣義一點來說,它並不單指戰鬥。它的意義是:凡為主去竭盡所能,將個人的時間、精力、財產、 天賦及生命所有的東西奉獻出來而奮鬥的,都是「聖戰」。

晚年穆聖(求主賜福他)雖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國的元首,但他的生活仍然儉樸而簡單。有時,他連自己家中的必需品也不足夠。穆聖(求主賜福他)一生的言行舉止都成為真正穆斯林的典範。他用宗教教義及個人完美正直的行為去加強人內心對主的堅信不移。如今我們深感幸運的是: 穆聖許多的說話及舉止已經由他的同伴記錄下來,結集成書,名叫「聖訓」(Hadith)作為我們的指引。

十六、重返麥加城

回曆七年,古萊氏族對強大的穆斯林開始發生恐懼。於是雙方簽訂浩德比也條約(Treaty of Hudaibiya)。根據條約,穆聖(求主賜福他)和他的隨從者可以進入麥加,到卡爾巴天房朝覲。可惜古萊氏族於回曆八年破壞條約,朝覲也得暫停。穆聖(求主賜福他)及眾多的穆斯林向麥加進發,希望以不流血方式消除古萊氏族人對他們的仇視。古萊氏族人眼見當時不能抗拒,惟有讓他們進入城內。這是穆聖(求主賜福他)第一次不用流血在麥加宣揚主的真理。他踏進卡爾巴天房,把所有褻瀆真主的偶像全都扯下來。

過往不停攻擊穆聖的仇敵們,現在對他唯命是從,等待懲罰。穆聖(求主賜福他)虔誠地感謝主所賜予的成功後,便對麥加城內震栗的人說:「你們認為我會怎樣對付你們呢?」他們誠惶誠恐的答道:「啊!尊貴的兄弟,尊貴兄弟的兒子做的都是美德的事!」懷有寬大及救世宏願的穆聖(求主賜福他)答道:「今日責難不會降臨你們身上,你們回家去吧!因為你們全是自由的。」就此,穆聖(求主賜福他)清楚地告訴穆斯林怎樣去對待被征服的敵人。

回曆十年,差不多所有的阿拉伯人(包括眾多的猶太人及基督教徒)都漸次成為穆斯林,甚至那些不接納伊斯蘭的人,大家都在和平、安全及保障下生活,正如古蘭經所說:「宗教信仰是沒有強迫的。」(第二章二五六節)

十七、最後的朝覲

穆聖(求主賜福他)於回曆十年完成了最後的朝覲,這是他自傳教廿四年以來,首次帶領著一隊為數一萬四千的穆斯林進入麥加朝覲。這種偉大成就是沒有其它聖人可比擬的。十一年前,穆聖(求主賜福他)還是一個被迫逃離麥加的通緝者。現在卻是全阿拉伯的偉大領袖了!穆聖以「最後宣講來完成他的使命。」他強調:真主獨一,相信天經及最後審判日的來臨,尊重婦女和不可侵犯他人的生命財產。他說:「天下穆斯林皆是兄弟,你們是當中的一位兄弟。如果你們能衷誠的把握和遵照我遺下來給你們的古蘭經和聖行(Sunnah),那麼你們所做的一切一定不會出錯……」這時候,他接受了真主最後的啟示:

「...... 今日, 我(真主)已為你們完成了你們的宗教, 我(真主)已對你們完成了我(真主)的恩典, 並為你們選伊斯蘭作為你們的宗教。」(古蘭經第五章三節)

十八、穆聖(求主賜福他)歸真

返回麥迪那後不久,穆聖(求主賜福他)病了。雖然曾經有過短暫的痊癒,可惜病情漸趨惡化。回曆十一年三月十二日星期一的正午(西元六三二年六月八日),當他低聲懇切禱告時, 真主最後的使者穆罕默德(求主賜福他),終於與世長辭了。

...... 我們是屬於真主的, 我們將歸於......」(古蘭經第二章一五六節)

麥迪那人極度悲哀,穆聖的同伴 -- 歐默也不能抑壓內心的痛苦,更否認穆聖(求主賜福他)已死,他走進禮拜寺裡,對正在禮拜的人大聲喝道:「誰說穆聖已死,我就殺那人。」 因為歐默是穆聖的密友,又是他們當中的要人,故此穆斯林在那間突然很感困惑和不知所措。直至艾布伯克說:「如果你們尊敬穆聖,你們應該相信他已死了。如果你們敬拜安拉,只有是永生不滅的。」這些說話才把他們從混亂、驚惶中帶返伊斯蘭的正道。

十九、結語

穆聖(求主賜福他)完美的一生,正好作為我們生活的明燈、超卓的典範。他改善了人類各方面的行為。那些腐敗、貧婪、意志薄弱的阿拉伯人已被洗革成可敬、成功、堅強的穆斯林, 在他們生活上的各方面遵循伊斯蘭的訓諭。

穆聖的一生,正是實踐古蘭經教義的表表者。他是所有偉人的楷模,樹立我們依遵的正路。穆聖(求主賜福他)不是真主,也不是主的兒子,是如我們一樣的人類。他是真主所派遣的最後的使者,他鋪下一條拯救世人的路。古蘭經裡這幾句話證實了這一切:

「安拉的使者確是一般盼望安拉與末日並多紀念安拉的人一個好的典型。」 (古蘭經第三十三章二十一節)

古蘭經提及穆聖的高貴有如下的說話:

「的確, 安拉及的眾天使福佑聖人。 眾歸信的人哪! 你們當為他(穆聖)求福, 並祝安。」(古蘭經第三十三章五十六節)

最後,讓我們祈求真主,感謝賜予我們智慧和力量,以便跟隨真主派遣的最後使者──穆罕默德聖人(求主賜福他)所指引的道路。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