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不能如願完成朝覲的你

朝覲,是伊斯蘭信仰最基本制度之一,也是穆斯林必須遵守的五項天命之一,每一位有經濟和有體力的成年穆斯林都負有朝拜麥加的宗教義務。

真主在古蘭經中告訴我們:“為世人而創設的最古的清真寺,確是在麥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嚮導。其中有許多明證,如易蔔拉欣的立足地。”【3:96】

此處的天房,就是尊貴的克爾白。克爾白由人祖阿丹聖人依天建造,幾代後麥加山洪氾濫,克爾白遭毀,先知易卜拉欣與其子伊斯瑪儀又重建了克爾白。

真主在古蘭經中教導我們:“你們當以易蔔拉欣的立足地為禮拜處,我命易蔔拉欣和易司馬儀說:‘你們倆應當為旋繞致敬者、虔誠住守者、鞠躬叩頭者,清潔我的房屋。’”【2:125】

而朝覲,正是真主對先知易卜拉欣祈禱的應許,正如古蘭經所記載:“當時,易蔔拉欣說:‘我的主啊!求你使這裡變成安寧的地方,求你以各種糧食供給這裡的居民──他們中信真主和末日的人。’”【2:126】

朝覲是伊斯蘭教的第五個基柱,凡屬穆斯林, 不管男女, 如具備下列條件, 一生中最少朝覲一次是當然的主命: 精神健全, 體格康健, 身無債務, 旅費備足, 家人生活無缺。 在往返麥加之行程中, 更應顧及他的財物和他本身的安危。 真主在古蘭經裡說:“凡能行此路程的人們, 都應當因為安拉去巡禮天房。”【3:97】

阿拉伯語“哈智”(Hajj)的意義是為指定目的而出發, 尤其是指到阿拉伯麥加天房朝覲及指定的月份中舉行某種典禮。 朝覲天房的儀式,是根據古蘭經第二章一九六至二零三節、 第五章九十八至一零零節、第二十二章二十七至三十二節的指示,以及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的行為而舉行的,其主要形式,是紀念易布拉欣(亞伯拉罕)聖人,他的妻子哈哲爾(夏甲)和他們的兒子伊斯瑪儀聖人(求主賜福他們)的偉大事蹟。 朝覲的目的,如伊斯蘭其它敬拜真主的形式一樣, 在於培養我們敬畏真主、順從真主命令的精神。

朝覲的精神,就是完全犧牲的精神。換言之,朝覲,就是要把個人的安逸、世俗的享樂、 財帛的收穫、戚友的情誼、外表的虛榮、 出身的貴賤、種族的優劣、個人的成就、社會上的地位等全部放棄。 這種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 只有易卜拉欣聖人才能達到最高的境界, 所以他被稱為“真主的朋友”。

然而,對於穆斯林而言,朝覲並非易事,而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一項具有巨大回賜的挑戰。首先,我們要有堅定的舉意,其次,我們要做好經濟上的準備,再次,我們也要確保自己的身體足夠健康。據統計,全世界穆斯林人口已經達到約18億,而每年的朝覲人數則保持在300萬以內,由此可見,每年能夠完成朝覲功修的穆斯林,只是極為微小的少數,下面這個故事,就獻給每一個無力或無法完成朝覲的穆斯林。

“鞋匠的朝覲”

伍麥葉王朝著名穆斯林學者阿卜杜拉•本•穆巴拉克(Abdullah bin Mubarak)曾經講述過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天夜裡,伊瑪目阿卜杜拉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在天房旁邊睡覺,突然,兩個天使從天而降,然後,他聽見兩個天使的對話,其中一個天使說:“你知道今年有多少人前來朝覲嗎?”

另外一個天使答道:“今年的朝覲者有60萬。”

阿卜杜拉就是那60萬朝覲者中的一員。

第一個天使又說:“那真主能夠接受其中多少人的朝覲呢?”

另一個天使說:“我都不知道今年到底會不會有任何人的朝覲得到真主的承領。”

聽到這裡,阿卜杜拉開始在夢中啜泣,他沉思道:“這麼多人從全世界各個角落趕赴天房,克服千難萬阻,跋山涉水,歷盡苦難,話費錢財與精力,難道這一切都是徒勞嗎?可是真主絕不會讓任何人的努力成為徒勞啊。”

正當阿卜杜拉陷入痛苦的冥思之際,他又聽到另外一個天使說:“你知道嗎,大馬士革有個鞋匠,他叫阿裡•本•穆菲戈(Ali bin al-Mufiq),他沒能前往天房完成朝覲,但是,真主卻接受了他朝覲的舉意,他不僅能夠得到朝覲的回賜,其他朝覲者也會因為他而得到真主的獎賞。”

夢醒之後,阿卜杜拉決定動身前往大馬士革,去尋找夢中那個名叫阿裡•本•穆菲戈的鞋匠。抵達大馬士革之後,他便四處打聽,令他感到震驚的是,大馬士革果真有一個名叫阿裡•本•穆菲戈的鞋匠!於是,阿卜杜拉就找到阿裡的家,見到阿裡後,阿卜杜拉問他:“請問您叫什麼名字?”那人答道:“阿裡•本•穆菲戈。”阿卜杜拉強壓心中的驚喜,又問道:“請問您是幹什麼的?”那人又說:“我是個鞋匠。”

鞋匠反過來問阿卜杜拉,他是誰,為何會來找他。當阿卜杜拉說出自己的名字後,鞋匠既緊張又震驚,因為阿卜杜拉是當時伊斯蘭世界如雷貫耳的著名學者,鞋匠不明白,大名鼎鼎的阿卜杜拉竟然會知道他的名字,竟然會千里迢迢來找他!

阿卜杜拉問阿裡,他此前是否去過朝覲,阿裡答道:“我為朝覲準備了差不多三十年,今年,我終於攢夠了朝覲的盤纏與費用,可是很遺憾,一切都是真主的定然,我未能將自己的舉意付諸實踐,我的朝覲沒有成行。”

阿卜杜拉感到很奇怪,阿裡並沒有完成朝覲,但是真主卻接受了他朝覲的舉意,甚至回賜了他和其他所以有朝覲者,他搞不懂為何會這樣。

在與這名鞋匠交談的過程中,阿卜杜拉明顯的感覺到,阿裡的內心極其純淨。要知道,伊斯蘭並不看重一個人的財富與地位,而看重人的內心、虔誠、敬畏與善功。

伊瑪目阿卜杜拉又問鞋匠:“您為何沒能去朝覲呢?”

鞋匠並不遠透露其中細節,他只是說:“這是真主的前定。”

但是,伊瑪目阿卜杜拉不斷追問,他非常好奇,最終,阿裡緩緩地說:“我其實做好了今年去朝覲的準備,但有一天,我去探訪我一個鄰居,他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似乎正準備吃晚飯。雖然我不是很餓,但我還是在想,他們應該會邀請我一起坐下吃點吧,畢竟,這可是基本的禮儀。可是,他們並沒有請我坐下的意思,我甚至發覺他們臉上痛苦而又尷尬的表情,他們似乎刻意避免邀請我一起吃飯。當時我也感覺很尷尬,突然,鄰居開口對我說:‘我很抱歉,我真的不能邀請您和我們一起吃飯,我們好幾天沒吃東西了,昨天我找到一頭死驢,出於絕望,我割了一些死驢肉,我妻子剛剛煮好肉,我們正準備吃。死驢肉對我們來說已經屬於合法了,因為我們別無選擇,我們找不到任何其他吃的,但您不一樣,您沒有陷入如我們這般的絕境,因此我不能讓您吃這個肉。’”

阿裡繼續說道:“聽到這裡,我的心在流淚,我立馬站起身跑回了自己的家,拿出自己攢起來的三千塊錢,我把自己準備朝覲的錢,給了我的鄰居。雖然我自己為了攢這些錢餓了很久肚子,雖然我為了朝覲做了巨大犧牲與努力,雖然我依舊無比渴望早日完成朝覲,但是,在那一刻,我堅信,用我準備朝覲的錢去幫助我苦難的鄰居,是更為有意義的事。”

聽到這裡,阿卜杜拉淚流滿面,他遂即將自己的夢告訴了鞋匠阿裡。

真主是仁慈、憐憫、公正的主,真主喜愛善待他人的信士。這名鞋匠的善舉,不僅得到了真主的喜悅,他不僅因此而得到朝覲一般的回賜,甚至也因此給其他所有朝覲者帶去回賜與獎賞。

朝覲,是一段洗滌罪過、掙取真主恩典與回賜的旅程,它提醒我們,我們在塵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後世做準備,都是為接受真主審判而經歷的考驗與挑戰。

我們一定要謹記,如果我們有能力完成朝覲,我們務必首先要確保誠摯、純潔的舉意;如果我們無力完成朝覲,那麼,我們依舊可以通過行善去掙取回賜,我們務必要保持內心的純淨、虔誠與敬畏,如此,若主意欲,我們必然會從我們根本意想不到的方面得到真主的回賜。

---------------      

編輯:葉哈雅

原文:For those who could not make it to Hajj

出處:IslamiCity

連結:https://www.islamicity.org/5511/for-those-who-could-not-make-it-to-hajj/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