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坐在酒桌旁嗎?

寫在前邊

本文節選整編自國內學者翻譯的《當代教法選萃》,內容通過一問一答的方法既對問題本身作了全面的解答,同時,其中秉承的原則和分析方法對其他類似問題也有著一定的指導和借鑒作用,特別是對生活在非民族聚集區的穆斯林有因 時因地制宜的幫助,希望我們能以 此受益,真主至知。

文字根據實際情況稍加修飾改動,但無原意上的篡改。

祈主回賜作者和譯者,阿敏!

問:作為生活在非民族聚居區的穆斯林,在不同的機構和公司工作。一些同事、上司、鄰居經常邀請我們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宴會。為了加強友誼,為展示和傳播信仰鋪平道路,以良好的待人接物讓他們對伊斯蘭產生好感(注:這是一個前提),我們認為答應邀請是比較適宜的。但是存在一個問題,他們要為客人提供酒,作為對客人的一種款待。他們知道我們不喝酒,為尊重我們的價值觀念,照顧我們的感情,不會給我們端上酒。我們應邀赴宴時,有可能坐在有酒的桌子旁,從教法角度來講,是出於某種利益而允許呢?還是根據禁止出席酒宴的聖訓“誰信仰真主和末日,絕不要坐在酒席旁”的規定,定為非法和禁止的?請您以真主啟迪您的知識,為我們闡明這個問題。

祈求真主賜您幸福。

答:
一切讚頌全歸真主,求真 主賜他的使者平安吉慶。

首先向進行詢問的兄弟們的良好意願,純正動機表示祝賀。一切成功源于真主。

在伊斯蘭信仰體系中,被禁止的事物有著不同的種類。

第一、在任何情況下,都絕不允許的違禁物。

這一類就是在任何情況下,無論為勢所迫,還是在其它情況下,都絕對不允許。如真主所說:“真主嚴禁你們娶你們的母親、女兒、姐妹、姑母、姨母、侄女、外甥女、乳母、同乳姐妹、岳母、以及你們所撫育的繼女,即你們曾與她們的母親同房的,如果你們與她們的母親沒有同房,那麼,你們無妨娶她們。真主還嚴禁你們娶你們親生兒子的媳婦,和同時娶兩姐妹,但已往的不受懲罰。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4:23)

這些禁止事項是永久性的,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娶自己的母親、女兒、姐妹或近親。這是學者們一致的公決,也是宗教中眾所周知的規定。

第二、嚴厲禁止,但在為勢所迫時允許的事項。

在一般情況下,這類事物是禁止的,只有在為勢所迫,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允許,這一類屬於其本身是非法的一些事物。正如真主所說:“他只禁戒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凡為勢所迫,非出自願,且不過分的人,﹙雖吃禁物﹚,毫無罪過。因為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2:173)這些食物本身就是禁止的。

古蘭經共在四章中提及這一點,其中兩章是屬麥加類的《牲畜章》和《蜜蜂章》,兩章是麥迪那類的《黃牛章》和《筵席章》,都規定在為勢所迫,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特許這些非法之物成為合法。為勢所迫的情況指的是人們只能通過這些事物生存,失去時將危機生命。

第三、被禁止的,但有需要時允許的事物。
這類中被禁止的事物指的並非因其本身而禁止的,而是為了防微杜漸其它違禁事物而禁止的。如禁止與外女子單獨相處,有欲望地看她們,禁止豔裝出遊等等,都是為了防止犯姦淫罪而禁止的;禁止書寫利息合同、為其作證是為了防止犯利息之罪;禁止運酒、敬酒、賣酒、與飲酒者同座是為了防止喝酒。

這些為防微杜漸而禁止的事物,其重要性比為勢所迫的事物低一些,在有需要時則是允許的,為勢所迫和迫不得已指的是沒有那些事物的話,人無法生存;而需要指的是沒有那些事物的話,人可以生存,但會困難重重。鑒於這種禁止相對較輕,故在有需要時就加以允許,以解除困難。

根據這個基礎,我們對詢問的兄弟們說:出席有酒的場合,或在受邀參加時坐在酒席旁屬於為了防微杜漸而禁止的事物,而不像喝酒那樣其本身是禁止的事物。因此,為了和其他人團結互助,加強聯繫,讓穆斯林擺脫孤立從而在社會上產生影響,允許去參加這些場合。

在這種時候不能說“避禍先於趨利”這個原則,因為它是針對已明確發生的“禍”而言的,並非針對尚未發生的“禍”而言,而上述的禁止都是為了防微杜漸。

當一個堅守原則的穆斯林出席這種場合的時候,是可以避免犯喝酒這個罪惡的,特別是他在以宣傳信仰、加強聯繫、讓他人對伊斯蘭產生好感的舉意而去的時候。他參與的好處已肯定實現,而害處卻能得以避免。

後記:隨著祖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大量民族聚居區的穆斯林遷徙到經濟發達的地區工作、定居、生活……為當地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同時,他們的信仰和傳承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複雜情況,悄然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急需因時因地找到合適的指導。這篇問答,以點窺面,從一定的角度展示出了伊斯蘭博大包容、中正易行、和平安寧的真正內涵。

隨著遷徙到經濟發達地區的穆斯林越來越多,很多時候已經迫切需要對周圍的朋友、同事、鄰居展示伊斯蘭的存在和優美,進而避免誤解誤會,體現伊斯蘭“敬主愛人”的中正精神,為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盡應盡之力。

為此,如果每個生活在移民城市的穆斯林兄弟姐妹能夠齊心協力,相互勸勉,堅守自身和家人信仰根基的同時,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完善信仰,改善環境。那 麼,就真正體現了“遷徙”恩典的意義,而不會辜負真主在這個時代對我們的引 領。祈主相助與憐憫,阿敏!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