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淨寺

塗門街上的泉州清淨寺,是我國現在最早的一處伊斯蘭教建築,為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我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清淨寺又名艾蘇哈子大寺。位於泉州市南塗門街,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伊斯蘭教寺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西元1009年),是年為回曆400年。初名"聖友之寺",到元代至大三年由耶路撒冷人阿哈瑪出資重修,以後又歷經修建,仍保持當年創建時的風貌。在門摟的東側“祝聖亭”內立有元至正十年、明萬曆三十七年重修清淨寺的碑記,是研究泉州伊斯蘭教的重要物證。寺內有明成祖於永樂五年頒發保護清淨寺和伊斯蘭教的《敕諭》石刻一方,極為珍貴。

清淨寺,初名聖友寺,又稱艾蘇哈蔔大清真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塗門街,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西元1009年),是年為回曆400年。清淨寺占地面積2184平方米,整體為石構建築,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築形式,具有伊斯蘭教清真寺在功能空間上大分散、小集中特點。留存主要建築為門樓、禮拜殿、明善堂等部分。1961年,清淨寺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90年代列為“中國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選的伊斯蘭教清真寺。與揚州仙鶴寺、廣州懷聖寺、杭州鳳凰寺合稱中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它的建立是泉州海外交流重要史跡之一。

異域情調的石質大門......

清淨寺門樓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形式建造,大門用青、白兩色花崗石精雕三層穹形尖拱頂,層層縮進,頂蓋採用中國傳統的蓮花圖案,表示伊斯蘭教崇尚聖潔清淨。

讓我們再次回顧清淨寺的歷史:

清淨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年為回曆400年。初名"聖友之寺"。

到元代至大三年(1310年,伊斯蘭教曆710年)由耶路撒冷人阿哈瑪出資重修,為該寺“建築了高懸的穹頂,加闊了甬道,重修了寺門並翻新了窗戶。”  

元至正間(1341—1368年)寺壞,裡人金阿裡重建。明正德二年(1507年),因元至正間吳鑒的重修《記》碑“舊碑年久朽敝無征”,遂於重立,豎《重立清淨寺碑》。

隆慶元年(1567年),木塔壞,知府萬慶令住持夏東升、教人蘇養正等,修塔五層(並修建明善堂)。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地震,房屋傾斜,樓角頹毀。主體建築寺門、奉天壇等仍保持了原來的規模。

萬曆三十年(1609年),時任知府的姜志禮與知縣李侍問捐俸重修,令教人林日耀住持。重修時改禮拜寺塔為七層,即所謂“七級淩日”。並按道教的太極、兩儀、四象、八卦、乾元、九天等來設計的改建禮拜寺大廳。採取“建築之間加甬道、留通巷”,並拆除原來用作宰牛的大片爐灶,防生火災;加甬道或留通巷更是為了避免地震時外牆或臨屋倒塌,波及毗連屋棟成列傾倒的情況發生。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泉州大風,禮拜寺塔圯”(《康熙志稿》),從此未能修復。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福建汀延邵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陳有功、福建陸路提標左協中軍遊擊陳美來官泉州,目睹泉州伊斯蘭教式微,“即延師諫督我教門諸子,學經解篆”,重興通淮街清淨寺,在寺中辦學校,學習阿拉伯文字,讀《古蘭經》,解釋《古蘭經》。1952年,整修門樓,解決門樓漏水,移掉門樓上的大榕樹。     

1957年,把斑駁不堪的黑磚圍牆改為花崗岩圍牆。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移出居住於寺內的12戶回民,維修明善堂,新建小型展覽館。     

1997年,重建明善堂,新建兩個清淨古橋尖拱門。      

2002年,重修西面圍牆。      

2008年,由阿曼蘇丹國王全額捐資,在寺東邊添建新禮拜堂。

門樓:大門樓的外觀具有傳統的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形式。大門朝南,入口凹進,高12.3米,基寬6.60米,門寬3.80米,用輝綠岩條石砌築,分外、中、內三重。除了第三重為磚砌圓頂,第一、二重皆為青石作圓形穹頂拱門,有著和中國古建築的“藻井”相類似的石構圖案,第一尖拱大門穹頂正中銜接外層,倒懸一朵雕刻精緻的輝綠岩蓮花。以此垂蓮為中心,砌嵌成放射狀,由上端沿外層各側延伸,有如蜘蛛網狀拱形寶蓋。表示伊斯蘭教崇尚聖潔清淨,門樓正額橫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寫道:“真主秉公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眾天神和一般學者,也這樣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萬能的,是至睿的,真主所喜悅的宗教,確是伊斯蘭教。”中層輝綠岩尖拱門內的結構,是用花崗岩精工雕砌成半穹窿形。穹窿壁上,砌飾著層層疊疊87個精工雕琢的小型尖拱,狀似蜂巢。連同門樓東西兩牆砌飾的8個巨大尖拱壁門、壁龕,以及構成門樓分成3層的4道尖拱大門,整座門欞共有大小尖拱99個,象徵讚頌真主的99個尊美之名。門樓內層為石砌正方形,東西兩壁各砌飾一巨大尖拱壁龕。上部為青磚塊圈築的圓形大穹頂,塗堊潔白,無任何裝飾,象徵無限宇宙空間。      

門樓後牆上兩行阿拉伯文石刻,則記載著清淨寺的創建年代重修時間以及最早的名稱。

清淨寺占地面積2184平方米,寺門朝南,主體建築有門樓、奉天壇、明善堂三部分,類敘利亞大馬士革風格,仿照中世紀阿拉伯地區伊斯蘭教寺形式而建。      

由於一般清真寺的主體建築禮拜殿的朝向必須面向聖地麥加,而麥加位於中國的西方,故清淨寺佈局也像國內大部分清真寺一樣,整體是東西向。內部雖然沒有明確的佈局形制,但在建築分佈上也有“主次”之分。如雖然經過多年改建、擴建,清淨寺重要空間的禮拜大殿——奉天壇仍處於整個組群的前部並緊挨著清淨寺入口。而那些輔助或較次要的空間,如寺內人員住房和水房等則建在較隱秘的後部區域。      

除分佈靈活、主次明顯外,清淨寺還體現了伊斯蘭教清真寺在功能空間上大分散、小集中特點。隨著歷代擴建和改建,逐漸有了目前所見的院落式格局:整體無明確軸線關係,但是寺門樓、明善堂和新建禮拜大殿各自形成了三條單體軸線。即各個建築單體看似分佈較為分散和無序,但有些建築單體本身又自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如明善堂和新建禮拜大殿內部都包括了禮拜、沐浴、輔助等伊斯蘭宗教活動必需的空間。

祝聖亭:祝聖亭位於寺門及露庭的東側、古禮拜殿正東的小平臺。立有元至正十年(西元1350年)的《重立清淨寺碑記》碑和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的《重修清淨寺碑記》碑。由於小平臺被居民占築為灶舍,兩石碑長期隱藏於廚房內,不見天日。1953年維修清淨寺時,為保護這兩塊石碑,拆除了廚房。1983年夏修繕清淨寺時,又新建石構碑亭(祝聖亭)予以保護。

碑記:穿過門樓進寺右側,立有元至正十年(1350年)的《重立清淨寺碑記》碑和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的《重修清淨寺碑記》碑,均為以花崗岩石琢成。其中《重修清淨寺碑記》碑高277釐米、寬117釐米;《重立清淨寺碑記》碑通高260、寬110釐米。碑面陰刻文字,風化剝蝕嚴重。碑首橫刻篆體六大字“重立清淨寺碑”,以下豎刻22行,每行60字。      

中國的東南沿海清真寺除了清淨寺,其他寺都漢化成了標準的中國殿式建築。清淨寺為石構建築,石構建築的特點是石頭的耐久性不易腐朽,所以能保存千年,保留了很多原始資訊。      祝聖亭內立《重修清淨寺碑記》與《重立清淨寺碑記》,是研究泉州伊斯蘭教的重要物證。如果不算撰寫年代尚存疑問的河北定州《重建禮拜寺碑記》(碑署撰寫年代為元至正八年,即1348年),則元•吳鑒的《重立清淨寺碑記》(撰寫於1350年),與廣州《重建懷聖寺記》(1350年),被白壽彝在1940年代稱“為中國伊斯蘭寺院中可考的最古漢字碑記。”該碑不但“最古”,而且與後來為數頗多的漢文伊斯蘭碑銘相比較,它對中國穆斯林信仰的記載之“平正忠實”,“迄於今日,實尚未見一文足以當之”(白壽彝《跋吳鑒》)。對研究早期阿拉伯與中國宗教文化交流史,伊斯蘭教在中國東南沿海港口城市傳播與清真寺的建置、組織機構等,具有重要的歷史資料價值。

望月台:門樓頂部為平臺,前半部是“望月台”,乃伊斯蘭教“齋月”前,伊瑪目(教長、阿訇)率鄉老在齋月前及齋月末站立于臺上觀望初升新月,決定穆斯林封齋(齋戒)和開齋日期的地方。望月臺上,築砌牆垣環繞。南牆正中,內、外各砌飾一尖拱牆龕。北牆正中,築開一登臺人口,左右壁嵌鑲兩塊漢語陰字“月”、“台”石刻。由於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望月台亦採用了中國建築文化結構與文化含意,月臺周圍東、西、北三面牆體上端砌築24個“回”字形垛子,狀如城堞(原應是24個尖拱小窗),象徵中國農曆四季氣候之分季節。台之四角,聳立四座造型獨特,纖巧玲瓏的阿拉伯式尖塔,成為融中西文化為一體的特色建築。      

平臺上原來還有一座富有伊斯蘭特色的拱形圓頂小亭,名曰“望月亭”,供伊瑪目、阿訇率眾鄉老登臺望月時休憩。望月臺上之亭、塔,均毀于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大地震,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姜志禮、知縣李侍問捐俸以助,清淨寺教長夏日禹、教友林日耀等募緣重予修復,後又因長期遭受狂風暴雨侵襲,電閃雷擊,尤其受地震擺動,年久失修而再度毀于清初。

南牆:南牆臨塗門街,全長23米,高6米,厚1.02米,立面于牆高1.82米處並排築開8個長方形大石窗,窗孔高2.85米、寬1.80米,街上人們可望見裡面;朝街外壁的窗頂楣各橫嵌一長列浮雕阿拉伯文《古蘭經》石刻。

奉天壇:與門樓相聯的禮拜大殿又稱奉天壇,阿拉伯名叫“麥斯吉德”,即叩拜真主的地方。是穆斯林禮拜的地方,占地面積約六百平方米,門楣部分雕刻有阿拉伯文《古蘭經》。      

奉天壇坐西朝東,西牆為朝向伊斯蘭聖地麥加的正向牆,西牆上從南至北共有六個小壁龕和四座長方形門,龕與龕間開設高2.95米、寬1.60~1.65米的長方形大門各2個。中部砌飾一座雕刻阿拉伯文《古蘭經》的巨大尖弓寶蓋狀壁龕,伊斯蘭教稱為“米哈拉布”,即穆斯林禮拜安拉的“拜壇”。右側放置一裝“敏拜爾”(狀似臺階的宣講台)和一支長棗木杖(虎圖白棍)。壇正面為一尖拱形大壁龕,左右各辟一門。東牆辟一尖拱形大門,高4.45米,寬2.25米,平面為橫長方形,四壁都是花崗岩石砌成。南牆開八個長方形大窗,,增加殿內採光效果。北牆開一門。南牆外壁窗上及室內大小壁龕上,均有古阿拉伯文字的石刻《古蘭經》經句。      

大殿上面原來罩著巨大的圓頂,它使清淨寺格外宏偉壯觀,十六世紀末的一份中文記載,描述泉州清淨寺大殿:“堂以西為尊,疊疊重重,規制異人間之廟字,昂昂噲噲,翬天上之樓臺。”生動地表現出阿拉伯伊斯蘭式的異域建築風格,不幸的是大殿圓頂在1607年泉州的一次8.1級大地震中坍記,迄今未能恢復,殿內的設施和圓頂遺物仍深深地埋在大殿地下,致使大殿現有的地面增高了一米多。只剩柱基、柱礎依舊遺留原地。為體現原結構風貌,1998年又將倒塌後四散數百年的12根石柱礎及9根殘柱收集重新豎立於原位。

這牆中凹入部分是當年禮拜大殿的講經台,牆壁上這些典雅方朴的阿拉伯文石刻,全部是《古蘭經》經句,這是西元十世紀以前阿拉伯伊斯蘭禮拜大殿的流行建築模式,如今即使在中東阿拉伯地區也很少見。由於無法複建主禮拜大殿的圓頂,西元1609年穆斯林在寺內增建一間小禮拜殿。  

刻有古蘭經的石牆......

泉州伊斯蘭史跡陳列室:這裡是泉州伊斯蘭宗教文化的歷史縮影。

清淨寺雖建於北宋,實際上伊斯蘭教傳人泉州的歷史遠遠不止千年。伊斯蘭教的靈山聖墓就比清淨寺還要古老得多,穆罕默德在世時,向穆斯林發出號召:“求知要不遠萬里,即使遠在中國”。因此在伊斯蘭教創教初期,也就是西元618一626年穆罕默德嫡傳門徒三賢四賢就從麥加遷移經海路來到泉州傳教。

關於這個明末史學家何喬遠在《閩書,方域志》據傳說載,唐高祖武德年間(西元618~626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門徒來中國朝貢,後留中國傳教。這就是伊斯蘭教傳人中國的最早傳說,而傳到泉州更是傳說紛紛。      

相傳唐朝武德年間,泉州灣有一次鱷魚患難成災,漁民不能出海打魚,船運貨物無人裝卸,從南洋、阿拉伯等國來的船舶不敢入港,一時泉州灣的海外通商貿易突然受到了破壞,茶葉、瓷器、絲綢、鐵器等貨物堆積如山,不能順利出口外銷。外來的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瑪瑙和香料等進口貨物也無法起卸,沸騰的泉州港頓時冷落窒息。      

就在這沒有驅鱷良策之時,忽有吏部官員奏書:“西方大食國聖人穆罕默德,回教的創始人,有四大門徒在中國傳教,聽說四人法力高強,烈日難灼體膚,雨水不濕衣裳,入火不死,入水不滅,定有驅鱷之神通。“於是唐高祖李淵降旨宣召四人,四人皆頭纏白巾,身披法衣,手捧經典(伊斯蘭教的經典為古蘭經),席坐頂禮。大唐皇帝問治鱷安民之方,其中一人啟奉:“真主降示經典,吾等奉天傳教,如善惡惡,驅鱷何難。”便朝西膜拜,口誦經文,舉手一招,御苑右樹忽移庭前,複一揮手,樹還原處。眾皆駭異。四人合掌大笑,為首的一人稱:“盤根古樹尚能招之即來,揮之而去,何況遊動的水族鱷魚”皇帝大悅,即封四人為“賢人”。      為保障海外通商港口的繁榮、商旅的安全,遂派一賢到廣州,二賢到揚州、三賢沙仕謁,四賢我高仕到泉州來驅鱷,三賢、四賢到了泉州果真率領眾回教徒朝西跪拜,仰天呼號,誦讀古蘭經文,其中一人撥劍遙指鱷群立鱷魚蠢動淺灘,另一人雙臂高擎,即有一群神鷹鼓翼而來,盤旋空際,爪抓巨石,向鱷魚投擲,霎時石如雨下,擊中鱷魚,不死則傷,只好逃離泉州灣。泉州灣又恢復正常的海運。

當時泉州人感念神威法力,托庇安寧,信奉回教者甚多,又因海外交通發達,所以很多阿拉伯商人便定居泉州,並且與當地人通婚。就現在泉州一帶的回民還有四萬多人,他們有的還保留著回教的習慣,有的已經漢化,於是三賢、四賢就結廬在靈山並在此傳教。他們死了以後也就葬在這裡,因為夜裡常有靈異之光發出,所以人們就稱之為“靈山聖墓”。當時還沒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這裡來禮拜。後來隨著穆斯林教徒的不斷增多,到了宋朝才由阿拉伯人出資建造了通淮街清淨寺,它是我國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蘭教寺。

經商:蒲壽庚女婿,死後家藏130石珍珠。宋元時期,泉州出現“纏頭赤腳半蕃商,大舶高檣多海寶”的繁榮景象,許多阿拉伯人移居泉州,其中以蒲氏家族最為顯赫。蒲氏家族的蒲壽庚有一位女婿佛蓮,是巴林人。據史料記載,佛蓮生前僑居泉州,從事海外貿易。據宋末元初《癸辛雜識續集》記載,佛蓮為元代泉州著名的阿拉伯海商,擁有海船八十艘,可見其經營規模龐大。佛蓮死時,家中有珍珠130石(古代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他正是靠著對外貿易積聚大量財富。      

通婚:娶刺桐人為妻,數代居住刺桐城。阿拉伯、波斯商人來泉州,與泉州人通婚後生有混血兒。關於泉州的混血兒,《光明之城》記載:“眾多的法蘭克人及其他國家的人,與這個城市的女人上床,當一個男人在街上行走時,可以很容易看到他們的後代。”其實,宋元時期的混血兒有刺桐婦女與伊斯蘭教徒、基督教徒所生,也有外國婦女與刺桐男子所生。1965年,泉州通淮門外津頭埔出土了一方墓碑,一面陰刻波斯文,一面豎刻漢文。翻譯墓碑上的文字可知,墓主阿含抹是一個古代波斯人與刺桐婦女所生的混血兒,先輩娶刺桐人為妻,在刺桐城居住數代,所以墓碑稱“艾哈瑪德家族母親的城市刺桐城”。從泉州出土的大量伊斯蘭墓碑可以看出,艾哈瑪德家族久居刺桐城後,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風俗:阿拉伯奇花異木,裝扮蟳埔女髮髻?據介紹,蟳埔社區的蠔殼厝前身與蒲壽庚兄長蒲壽晟的私人花園——雲麓花園聯繫密切。蒲家從故鄉阿拉伯移植來素馨花、茉莉花等各種奇花異木,為蟳埔女供應鮮花做簪戴。元末明初,在反蒲運動中,蒲壽庚後裔改姓為蔔。有人這樣假設:蟳埔女愛戴花的習慣,或許是因為他們的先祖其實就是當年“雲麓花園”的主人,只不過雲麓人因卜字與蒲字音近而改姓蔔,蟳埔人會不會則因黃字與蒲字形近而改姓黃呢?      建寺:宋元時期興建六七座清淨寺。據記載,宋元時期泉州的清淨寺達六七座。除了如今位於塗門街的清淨寺(建於1009年)外,還包括泉州南城清淨寺(建於1131年,毀於元末),建於12世紀前的塗門外津頭埔葉門教寺(毀於元末),南門元代穆罕默德寺(毀於元末),東門外東頭鄉納希德重修寺(1322年曾重修)等。      

交流:刺桐古城,串起千年中阿交流篇章。過去,阿拉伯國家只知歷史上有一座名為“載桐”的城,這座城與阿拉伯各國淵源深厚,並曾是世界級大港。在學界爭論了一百多年後,專家們終於論證——“載桐”實為刺桐,就是泉州。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考察團,分成陸上、草原和海上三個組出發考察。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乘坐阿曼船隻,從義大利威尼斯出發,考察團在中國考察的主線定在泉州,泉州海交館也收到來自阿曼的珍貴禮物——一艘出現在《一千零一夜》裡的海船,在故事裡那艘船來過中國。泉州與阿拉伯國家的交流,被《一千零一夜》裡的那艘海船串起。      

冰糖製造技術,從泉州傳至埃及。中國在唐朝首先生產冰糖。據《馬可•波羅遊記》載,武幹市(現泉州永春)以大規模制糖業著名,出產的糖運往汗八裡(即今天的北京),供給宮廷使用。但本地人不懂製造高品質糖的工藝,後來有些精通糖加工法的巴比倫人來到帝廷,被派到武幹市,向當地人傳授用某種木灰制糖的方法。從馬可•波羅的記載中可知,在互相交流中,埃及人對中國制糖技術的提高作出了貢獻,向泉州人傳授了製造黑砂糖的方法,也把在泉州習得的製造冰糖方法帶回自己的國家。

亦思巴奚戰亂:亦思巴奚兵亂,是元朝末年的1357年至1366年間在福建發生的一場長達近十年的以波斯人軍隊“亦思巴奚軍”為主的軍閥混戰,由於“亦思巴奚”是泉州波斯人的武裝,因此此事件也被稱為“波斯戍兵之亂”。

簡直是奇異的組合——異域情調的高大石牆內,竟然有這樣的一處閩南風情的小小建築,竟然不顯突兀,竟然就這樣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明善堂:明隆慶元年(1567年)穆斯林在寺內西北角增建一間小禮拜殿,泉州太守萬靈湖題匾曰“明善堂”,在眾多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築中別具一格,是磚木結構的閩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間建築形式。初為伊瑪目(阿訇)居住生活區,並設有廳堂接待賓客和商討教務與登殿禮拜前後休息場所。由於萬曆年間地震,古禮拜大殿塌毀後無法複建,穆斯林不能在此舉行禮拜,明善堂即改為穆斯林禮拜安拉的場所。      

明善堂多次塌毀重建,至1952年,政府撥款幫助在原址搭蓋了水泥柱、木三角框架的簡易瓦片平屋,供穆斯林禮拜。1998年初,利用約旦哈哲爾先生夫婦10萬美元捐款,重予修建,恢復清同治年間建築原貌。      

明善堂大門上額,懸掛廈門關監督唐柯三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題寫橫匾“認主獨一”。大門內上端掛著一匾額,亦是唐柯三調任山東濟南道道尹後,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六月敬立的,文曰“三畏四箴”。從伊斯蘭教義解釋,三畏即“畏天命、畏聖言、畏末日”,四箴即“箴信真主安拉、箴順先知穆罕默德聖人、箴遵天經《古蘭經》、箴行五功”。

這座小禮拜殿,取名“明善堂”,是中國四合院式的建築,因為殿屋狹小,只能容納三十人祈禱,以致穆斯林常在露天的古大殿內舉行主瑪禮拜,伊斯蘭崇簡清淨,崇拜西天,不設偶像,遵照伊斯蘭教義,至高無上的安拉無所不在,不論在什麼位置,教徒只要面向聖地麥加克爾白的方向祈禱,都是同樣能獲得安拉的喜悅。泉州的阿拉伯後裔並非不懂的這一點,但是,他們卻寧願頭頂烈日,披風戴雨,為能在那千年古大殿內祈禱而感到滿足。

香爐:明善堂前,矗立著一座精雕的宋代“出水蓮花”石香爐,原是奉天壇的舊物,後來奉天壇無法蔽風雨,教徒們便移到明善堂作禮拜,香爐也移置於此。石香爐高90釐米,直徑35釐米,重數百斤,以葉蠟石(壽山石)雕制而成,色白微灰,質純無瑕。香爐上部是一朵盛開的巨大蓮花,花心中凹下一個大洞,以放置香料。盛開的大蓮花周圍,再圍繞一圈小蓮花;往下是永不凋謝而各有特色與靈氣的蓮蓬或含苞待放的花朵。底層雕刻了動盪的波濤。其真意為“清淨”與“潔白”。伊斯蘭教忌燒香祈禱,此爐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焚燒檀香調節空氣時用的。

敕諭:寺門內北面圍牆正中,完好無損地鑲嵌著一方明永樂五年(1407年)刻有《永樂上諭》的石刻,是明成祖朱埭頒發保護伊斯蘭教寺院的文告。碑石高100釐米、長160釐米,四周邊框繞刻浮雕龍飾;上框正中雕刻一條張牙舞爪的蟠龍,左右篆刻“敕”“諭”,兩條奔龍從左右朝敕諭飛舞。左、右邊框各雕刻一奔龍,下框為雙龍戲珠。

清淨寺自創建以來,歷代穆斯林相繼集資修葺,並勒碑為紀,保存寺內。現寺中還有值得重視的附屬文物,如歷年遺留下來的漢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尤為珍貴的是西元1407年明成祖頒發的保護穆斯林和清淨寺的《敕諭》碑刻。明成祖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為保護泉州清淨寺,保護泉州伊斯蘭教,明成祖朱埭特地頒發諭令:“所在官員軍民一應人等,毋得慢侮欺淩,取有故違......以罪罪之“。      

明代的最高統治者,為什麼要保護清淨寺?當然有著利用宗教麻痹人民的企圖,但另一方面,也可作為我國對外國僑民的風俗習慣宗教活動的尊重的說明,對阿拉伯人民的友好團結的反映。

新禮拜堂:2006年,阿曼駐華大使到清淨寺參觀後,將清淨寺想建新禮拜堂的意願轉達于阿曼國王。爾後,阿曼蘇丹卡布斯捐資在清淨寺東側興建新禮拜堂,2009年竣工,新禮拜堂尖拱式仿伊斯蘭文化風格,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478平方米,形制同奉天壇,可容納500多人。

宣禮塔:門樓的正東、寺門樓與禮拜殿之間的夾道內,原有一石築七級宣禮塔,名邦克樓。塔體如柱,高40米左右,是一座古阿拉伯伊斯蘭建築的尖塔,可與廣州懷聖寺的光塔媲美。明代李光縉《重修清淨寺募緣疏》中描繪道,“一柱千雲,並紫帽峰而作對,七級淩日,參開元塔為三”——指明它與東西雙塔當時是泉州的三大高層建築。古時,穆斯林即將舉行禮拜之時,“穆安津”(宣禮員)登塔之最上層,高聲讚頌真主至大、至聖穆罕默德,召喚穆斯林禮拜(即念邦克)。夜間塔頂舉火,為商舶導航,方圓百里,一目了然。每屆秋冬,滿戴絲、瓷、茶的商船揚帆離去;或值春秋,裝運香料、藥村的海舶駛來泉州港,阿拉伯穆斯林齊聚寺內、沐浴更衣,登塔眺望,誦讀《古蘭經》,祈求並贊感萬能的安拉賜福穆斯林船隊一路平安。宣禮塔初為石砌,後來毀于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中。明隆慶元年(1567年),泉州知府曾重建五層木塔。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木塔毀於颶風中,宣禮塔就此銷聲匿跡。

古井:古禮拜大殿北牆邊,有一口古井,周邊圍有鏈鎖,水至今豐盈,可照人影。古時這口古井是供伊斯蘭教穆斯林前來舉行禮拜之前,汲水淨身和寺眾日常飲水之用。

【文章摘自小貓貓1973的博客】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