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中的善與美——清真飲食的價值取向

清真飲食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將伊斯蘭飲食文化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機結合,打造出馳名中外的中國特色的清真飲食文化。伊斯蘭文化不僅有“佳美”的擇食標準,還有 “擇善衛性”、“擇善孝為先”的深層次內涵。我國著名伊斯蘭文化學者劉智的《天方典禮·飲食篇》解釋“飲食,所以養性情也,彼之性益我之性,彼之性善,則養我之善性”。清真飲食文化是宗教觀、價值觀、審美觀、道德觀等在飲食方面的集中體現,它既是伊斯蘭飲食文化的承載者,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清真飲食“潔淨”、“佳美”、“擇善”、“擇善孝為先”的飲食條件,拒絕兇猛禽獸、野生動物、醜陋怪異之物擇食原則,潔淨衛生的飲食習慣,對於我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保障食品安全,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擇美之食

清真食品的審美取向是選擇“佳美的食品”。《古蘭經》中規定並要求穆斯林:“眾人啊!你們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品。”

清真食品的美,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外在美,一是內在美,兩者缺一不可。清真食品歷來以乾淨、衛生著稱。早在西元1638年十一月初二,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到雲南昆明考察時,與回族詩人馬上捷相識並結為好友,兩人著詩論文,甚是投機。當晚,馬上捷將徐霞客“留至其家,割雞為餉。肴多烹牛羊脯而出,甚精潔,其家乃教門,舉家用牛。”徐公若不親眼目睹,並飽享口福,能對穆斯林食品發出“甚精潔”的讚歎嗎?走遍全國的蘭州清湯牛肉拉麵,不是憑藉其“湯亮、肉香、面長”和“一清(湯清亮)、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茶、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能遍佈全國而經久不衰嗎?在天津南市食品街,最引人注目的還算是馬記西域齋的茶湯。你瞧,古樸的案子上鋪著潔淨的白布,一塵不染,在其上青花瓷的大碗公裡分別裝有紅白糖、桂花、果料、香油,還有一尺五寸的長嘴大銅壺,壺身擦得明亮,並有紅鬃花綾點綴其上,壺中盛水40餘公斤。再欣賞沖茶湯者的一番技藝,但見他利用杠杆原理,巧施以力,於是壺身傾斜,倒出的水量不多不少正好沖成一碗,且不灑不溢,稱得上是功夫的表演。回民的茶湯在北方到處可見,生意大都興隆。就像乾隆在《都門飲枝詞》裡描繪的那樣:“沿街吆喝熱茶湯,一把銅壺到年忙。惹得孩童爭購食,銅元破費愛加糖。”

油茶是北方和有些少數民族中常見的一種吃食,但以回族的油茶獨具特色,最為有名。回族製作油茶、喝油茶,古已有之。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飲膳正要》、明朝養生家黃正一《食物紺珠》兩書裡均介紹了回族油茶,曰“羊油又作油茶,以油煎滾,因麵粉炒黃攪之,佐以椒鹽蔥桂之類,以凝冷成團。每摘少許,煎湯飲之,冬日最宜,體溫而適口。”油茶營養豐富,含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喝起來清香可口,喝後熱量倍增,且有健身補腦、開胃寬腸、延年益壽之功效。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曾到武陟喝過油茶,隨後賦詩贊曰:“芳香滋補味津津,一甌中出安昌春。”史載,清世宗御駕河南喝了一次回民的牛骨髓油茶,遂讚不絕口:“懷慶油茶潤如酥,山珍海味難比美。”回族同胞把古老的油茶越作越好,並引入生產線,如今已經逐步向保健食品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擇善為食

與人為善,擇食為善,善待真主創造的世間萬物,這就是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伊斯蘭教義的重要原則。

清真飲食文化的“善”字體現在多方面。首先,選擇食用善良溫順的動物,如羊、牛、駝、雞、鴨、鵝等。對那些奇形怪狀、污穢不潔、性情兇惡、行為怪異的猛禽、惡獸等野生動物及魚類堅決不食,對於各種病菌高發滋生和藏汙納垢的動物和動物部位皆不可食,自死物和血液等也不能食。因為“彼之性惡,則助我之惡性;彼之性污濁不潔,則滋我污濁之性。” 清真飲食文化的“善”還體現在善待可食的動物方面,宰牲要選擇在動物精神放鬆之時,不使其受到驚恐;用最鋒利的刀,一刀將動物血管、氣管、食管同時切斷,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動物的痛苦。

清真飲食文化“善”、“惡”觀源于伊斯蘭文化,伊斯蘭教提出擇食條件不僅是“衛生”,還要求“衛性”。《天方典禮·飲食篇》解釋“飲食,所以養性情也,彼之性益我之性,彼之性善,則養我之善性;彼之性惡,則助我之惡性;彼之性污濁不潔,則滋我污濁之性。”“世人知害生者可畏,而未知害性者更可畏也。蓋惡者,功助狂長欲,或惑志迷心,不擇而食之,則性為所賊,迷惑亂,是非莫辨,邪正不分,言行不節,功行不謹,貪生忘死,無所不至。以之治身而身禍,以之治人而人禍, 性之害,不亦大哉!”穆斯林認為,佳餚不僅在於味道鮮美,而更重要的在於培養善性而力行正道。

自古以來,伊斯蘭飲食文化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一樣,有著喜食羊肉湯的習慣與傳統。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名的“一杯羊羹亡國”的典故,有以羊羹直步青雲的毛修之,這說明我國古人喜食羊肉羹湯。再如漢字“羨”,它是“垂涎”、“流涎”之“涎”字的原始象形字。所以,有人認為“羨”的本義是垂涎羊肉之意。到了宋代,著名文人蘇軾留下了“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然而,中國古人喜食的羊羹,只有到了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之後,才得以完善。波斯大食(伊朗)人把伊斯蘭文化傳入中國,同時也帶入了波斯的飲食文化。據白壽彝先生援引《宋會要稿》考證,茴香、八角、桂皮等這些當今羊肉泡饃所必用的調料都是從波斯引進的。

正是回族的先民——來華的波斯阿拉伯人將波斯的獨特調料和羊肉烹飪技術傳入中國,並將其巧妙地與中國傳統羊羹烹飪方法有機結合,才創造出中國清真名食“水盆羊肉”,並且經過一代代回回前輩的摸索和研製,又把水盆羊肉與阿拉伯燒餅相結合,發明了馳名中外的清真傳統食品——羊肉泡饃。這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與伊斯蘭飲食文化珠聯璧合的結晶。

擇善孝為先

在清真飲食文化中,牛羊文化是主題詞。而牛羊無論在伊斯蘭文化或漢文化中都是善良、溫順的代名詞。從“善”的意義講,牛羊肉文化無不滲透于伊斯蘭文化和中華文化 “擇善為食”的觀念。如溫順的小羊羔在找到母親吃奶時是跪著的,羔羊跪乳被人們賦予了“至孝”和“知禮”的意義。《春秋繁露·執贊》雲:“羔食於其母,必跪而受之。”《坤雅羔》曰:“羔性群而不黨,又皆跪乳,象禮其德。”而文天祥《詠羊》詩雲:“跪乳能知報母情……”因為羔羊知禮知孝,且“執之而不鳴,殺之不啼,類死義者”,所以,民間有農曆五月十三日,舅給外甥送羊以勸孝的習俗。

清真飲食文化的“善”還體現在“以人為本”方面,突出善待父母、長輩及他人。而宣導孝敬父母也是伊斯蘭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拜真主是穆斯林最神聖最莊嚴的時刻,任何干擾都要排除,但唯有“拜中聞母呼則應,入寺聞母疾則歸”例外。另外,回族諺語有“禮拜叩頭千萬遍,忤逆父母是枉然”“後世要進天堂樂園,今世必聽父母之言”“天堂在母親腳下”等,在這裡,孝敬父母成為通往天堂的必由之路和伊斯蘭教信仰者的天職。而伊斯蘭文化的這種理念無不滲透于清真飲食文化之中,有許多清真食品的創意、來源都體現著這一理念。如聞名遐邇的江蘇豐縣清真蜜制蜂糕,據傳300年前,江蘇豐縣有位袁姓的回族同胞,性至孝,因老母久咳不止而寢食不安,這位孝子萬分焦慮,在方圓百里四處求醫。後在一位老中醫的指點下,他進行了多次試驗,用蜂蜜、精粉、麵筋、小米怡糠、核桃仁、桔餅、桂花等配製了一種糕給老母服用,其母服後病情好轉,不久便痊癒。後來,他便和糕點師合作製作出馳名的清真蜜制蜂糕,此糕對年老體弱者有強身治病之作用。

清真名食“頭腦”以其獨特的清真風味食品,聞名全國。清和源是1628年(明崇禎元年)由一位姓朵的穆斯林開辦的清真飯館,原經營羊肉湯等。明崇禎年間,山西名流傅山先生將其孝敬母親的滋補食品配方傳授給了這家飯館,並為“清和源”親筆題名。朵姓穆斯林根據此配方,並結合自己多年製作羊肉湯的工藝和經驗,以內蒙古的肥羊為原料,配以長山藥、藕根、黃芪等製作出清真名食“頭腦”,具有滋陰補陽、強身健體、抵抗風寒等作用。相傳,傅山先生之母吃“頭腦”一年之後,就變得身寬體胖,並有返童之顏,且活到了84歲。故後人稱“頭腦”為“長壽湯”、“孝敬湯”等。

清真食品的內在美是通過其美的形式、形象即原材料選用、製作過程、表現形式的美,來集中體現其審美的價值取向和核心——“善”的。同時,清真食品“擇善而食”的原則,也在不斷地發揮著其感化和教育的作用。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