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念夜”時

又是一年“念夜”時。許多漢族或其他民族的同學,朋友聽說後,都問:“念夜是什麼?”或“什麼是念夜?”。我總是非常高興地告訴他們:“ 念夜,也叫‘轉夜’,是阿拉伯語‘白拉提’的意譯。每年齋月前一月的上半個月,即伊斯蘭教曆的8月1日至15日晚,每家每戶都要‘念夜’,即家家戶戶準備飯菜,請阿訇到家中過“爾麥裡”(念經),一般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去聽‘討白’(悔過、懺悔)”。

這個週末,家裡念夜,忙而愉快,家人都聚在一起。先是婆婆家念,我和小姑們前三天就開始清洗鍋灶,準備許多潔淨可口的特色美食,請阿訇,滿拉(清真寺裡念經的青少年,相當於學生)來念夜。完了又是父母家念,我和嫂子妹妹一起準備,似乎什麼都不缺,但總覺沒有了以前濃濃的味道。

小時候,家裡窮,很少念夜,我們都等奶奶家和寺裡念時去吃油香(油餅)。奶奶每年都抱雞娃(等母雞罩窩時,就不下蛋了,它會表現出母親的天性,把放在它身下的蛋用身體罩住,用自己的體溫暖著雞蛋,孵出小雞),院子裡總是有成群的雞。在要念夜前很早的時候,奶奶就開始困雞了。奶奶把舉意要念夜的大公雞和母雞放進雞罩下罩住,防止雞在院子內外吃不潔淨的食物 。這兩隻雞的餐具,是奶奶家的餐具,水,食,都是奶奶特意準備 。經期間的婦女或沒有洗大淨(洗澡,有特定的程式和洗法)的人都是不能喂這兩隻雞的,因為不清潔。奶奶每天給雞搓一碗蓧面小棒棒,像嬰兒的小手指大小。然後抱著雞,把面搓蘸點水,把雞下巴往下一揪,喂進去,一蘸,一揪,一喂,就這麼給兩隻雞喂完。奶奶總是那麼從容不迫地喂這兩隻雞,風雨無阻地照顧著這兩隻雞。兩隻雞在奶奶地照看下,長得油光水滑的,雞冠鮮紅,爪子金黃。

念夜前一天,叔叔請阿訇來宰了雞。奶奶說:“幹爾曼裡被宰的雞鴨鵝,在後世裡,就臥在樹上休息或在草地上散步。被當作吃肉而宰的雞鴨鵝,就窩在泥潭裡無法脫離苦難,記著以後也不能隨便宰雞吃肉,要宰著過爾麥裡。”我們蹲在奶奶旁邊看著,聽著,心下決定長大不隨便宰雞吃肉,不然太可憐了,它們進不了天堂。奶奶把雞翅上的羽毛拔下來收拾整齊,清洗乾淨,晾乾,紮成一把,用來掃案板上的面。拔完雞毛,奶奶在院子裡點起一堆火,把細毛燎乾淨,掏出內臟,只留心臟,肝和胃。奶奶把雞膽小心翼翼地割下來,洗淨,擠出膽汁和白糖拌了,等那一個孫子咳嗽時服用。雞胃的內層,剝下來,沖洗乾淨,曬乾,擀成粉面,給消化不良的孫子們服用。最後把雞耳,雞下巴上的東西等割除乾淨,就開始清洗。奶奶會把雞腹裡東西掏洗的乾乾淨淨,不留一點兒東西 。當雞在鍋裡翻滾時,清香充溢滿院,惹得我們饞涎欲滴。

做油香時,工序也很多。奶奶先把面發好,母親,嬸子們幫忙揉面,把面切成小塊,再擀成碗口大小的餅,在餅正中用刀劃出同樣長短的兩條縫。這樣有利於餅快速熟透,也是教內規定。這時,奶奶念著清真言,點上香,往鍋裡倒進純正的胡麻油,等油燒熟了,就把一個個面餅放進去,兩邊蔥黃時夾出來。奶奶把油香整齊地擺放在一個大盆裡,蓋上蓋子。油的香味勾得我肚子裡的饞蟲爬來爬去。真想一次把油香吃個夠。但是,不能,阿訇沒念,是不能吃的。

炸過油香的鍋做涼粉是不粘鍋的。奶奶把用蕎麥磨成的顆粒用水泡漲,再擀碎,搓成麵團,再把麵團洗成面水,然後用一個紗窗材料做成的篩子,置於鍋上方,把洗好的面水倒進去,水留下去了,雜質則留在篩子裡。鍋裡的水就燒成糊狀,奶奶用漏勺壓著漏些涼粉魚魚到涼水裡讓冷卻,變得有硬度了,就撒些調料,每人盛上半碗兒,晶瑩透亮,像一碗小蝌蚪,吃在嘴裡像要融化,一下滑下嗓子。其餘的盛在盆裡,晾涼,就是涼粉了,切成菱形體燴菜。篩子裡的雜質,則被炒了吃,別是一番風味。

念夜的一道最重要的菜是蘿蔔燴菜。奶奶的蘿蔔埋在一個大土窖裡。即使到了春季,蘿蔔依然嫩嫩的,不像現在裝在塑膠袋裡的蘿蔔。把蘿蔔挖出來,掃淨土,削了皮,洗乾淨,再切成薄片,最後切成條,煮熟,用涼水沖涼,晾在篩子裡。等阿訇來時燴菜。奶奶切蘿蔔片時,我們圍在邊上整理蘿蔔片,順便看有水嫩的吃上兩片,慰藉一下饞嘴巴。奶奶囑咐我們第二天洗淨手臉聽討白。我們問奶奶為什麼要聽討白,奶奶說:“阿訇念討白,能讓伊布裡斯(惡魔)遠離家,讓家人平安健康,也讓我們朵斯達尼好好反省自己的過失,好好做人”。那時候常做噩夢,夢中很害怕,奶奶說是伊布裡斯打擾,聽了討白就好了。好像果真好了 ,很久都沒有做過噩夢。

一切準備就緒,就把家裡家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地。阿訇來了,開始念了,叔伯嬸娘,兄弟姐妹們都來跪在房門內外的地上,虔誠地聽阿訇念“討白”,阿訇念得很動聽,是唱誦的方式。人們聽著討白時,神情嚴肅,會從心裡進行懺悔,反省自己一年來的過失成敗。這是一場靈魂的洗禮,是一次心靈的懺悔,是思想的一次提升。有人會留下淚來,他們想到了什麼?可能是逝去的親人,也可能是感贊真主賜予自己的平安健康。

等阿訇念完,先端上果碟——用五種,七種或九種水果和乾果拼裝的特製果盤。再上油香,再端燴菜,燴菜上會擱上我們做夢都留口水的雞肉。我們在外邊偷偷看阿訇開始吃了,就一溜煙跑進奶奶的廚房,說:“奶奶,阿訇吃了。”奶奶明白我們要表達什麼意思,就先給每個孫子一個油香,油香上放一塊雞肉。雖然等待這一刻等得很漫長,但捧著油香,卻又捨不得吃了。

 奶奶把兩隻雞的爾麥裡,能讓家裡大大小小的人都吃上,而我卻從來沒見過奶奶自己吃點,哪怕是雞肋。後來我們都長大離開了,出外上學了,奶奶依然念夜,會給在外的孫子留下雞肉和油香,如果時間久了,奶奶會把肉和油香慢火烘烤幹留著。一聽孫子回來,就會踮著小腳,把幹肉和油香揣在衣襟裡來看孫子。奶奶,我們的好奶奶,這一生勞累,坎坷,卻從未關心過自己!

又到一年念夜時,想起奶奶,想起我們的童年,想起這些年的坎坷不平,想起許多委屈與不平,聽著討白,放下心中不平事,遠離伊布裡斯,站在歲月深處,靜靜聆聽天籟之音,原諒自己與他人。

------------------------- 

蘇彬,西吉三中教師,畢業于西北民族大學。愛好文學,喜歡寫寫心情隨筆。大學時曾在《蘭州青年報》發表《完成的與未完成的》,在《穆斯林通訊》發表《我的信仰之路》,散文《夢與清醒》獲《青春校園》文學藝術節二等獎等。

---------------------------- 

相關閱讀

念夜,是穆斯林宗教信仰儀式,也叫“轉夜”,是阿拉伯語“白拉提”的意譯。每年齋月前一月的上半個月,即伊斯蘭教曆的8月1日至15日晚,每家每戶都要“念夜”,即家家戶戶準備飯菜,請阿訇到家中過“爾麥裡”(念經),一般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去聽“討白”(悔過、懺悔),這就叫“念夜”。15日晚還要在清真寺集體念夜,稱之為“了夜”。

伊斯蘭教曆每年8月15日夜又被稱做"白拉提夜"或"赦免之夜"。凡穆斯林在這一夜誠意悔罪、祈福,都可以得到主的赦免和允准。又說,這一夜是天使更換記錄每個人善惡行為的文卷並祈求真主赦免罪責的夜晚,是懺悔之夜。

念夜也是穆斯林一項祈禱、懺悔的活動。相傳真主安拉在伊曆八月即“白拉提月”下降了古蘭經某些章節。穆斯林在這月的懺悔最易承領。

白拉提,阿拉伯語(Barā'ah)“赦免之夜”的音譯,又譯做"白拉特",原意為"清白無辜"、"赦免無罪"。相傳,穆罕默德在西元620年伊斯蘭教曆的8月15日夜晚,獨自前往麥迪那的白格爾(今麥迪那聖寺東南側)墓地作求祈,事後對聖門弟子們說,這一夜真主降臨到距離世間最近的天體,並曉諭:凡穆斯林在這一夜誠意悔罪、祈福,都可以得到主的赦免和允准。又說,這一夜是天使更換記錄每個人善惡行為的文卷並祈求真主赦免罪責的夜晚,是懺悔之夜。回族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曆每年8月的前半個月,要請阿訇和滿拉到家中念討白,主動多做禮拜,以求得真主赦免自己全年的"罪過",俗稱"轉白拉提"。這一個月被稱做"白拉提月"。

每年的齋月是每個穆斯林在一年中的功修總結,也是信仰充電,精神上的一次休整,向真主,向周圍同胞展開人生新的一頁。穆斯林經歷一次齋月,是提高一層生命價值。齋月是《古蘭經》開始降示的一個月,也是信士紀念真主﹑磨煉意志﹑深思悔過﹑深化精神功修的一個月,這個月天使們都被派遣到天的最低層,給信士們送來真主的饒恕和祜佑,所以是最尊貴的一個月。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