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穆斯林.上】包頭巾=異族人?香港有5萬華人信伊斯蘭教!

劍平比較幸運,平日最多被誤認是印尼姐姐。但像她這樣包頭巾甚至一些戴面紗只露出雙眼的女子,在街上總被途人覺得神神秘秘,好奇又想迴避。大概在香港人的想像裏,頭巾等於異域分子,等於來自中東、南亞或不知何許的「恐佈國家」。
「明明她們只是伊斯蘭教徒,而且不少更是華人臉孔。」嘉敏說。她在香港土生土長,以前不知道香港也有黃皮膚、黑眼晴的伊斯蘭教徒,又以為穆斯林女性一定備受壓迫,伊斯蘭教很可怕。直至她遇上更多華裔穆斯林如劍平,幾個女生走在一起,近月創立了「Muslim Women in Hong Kong」,正搭了道橋樑,給像她一樣的大眾一個主流機會認識「異域分子」。
攝影:鄭子峰

香港在1850年代已有穆斯林聚居。據研究香港穆斯林的嶺南大學學者Paul O'Connor著作《Muslim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s World City》提及,他們多來自英屬印度殖民地(現為印度及巴基斯坦),在中國貿易經商來港,亦有大量從英國的印度及馬來西亞殖民地,獲英政府聘用在香港打工,當海軍水手、保安警衛等崗位。他們本身信奉伊斯蘭教。

至今,香港約有30萬穆斯林,佔總人口4%。根據民政事務局2016年出版的刊物資料顯示,其中以印尼裔有15萬人為最多,大部分皆是1990年代起來港當家傭的印尼姐姐,她們幾乎都是伊斯蘭教徒。其次是華裔穆斯林,比南亞裔更多,分別有5萬和3萬人。近十年亦愈來愈多中東及中亞等伊斯蘭國家的人來港做生意、讀書或以酷刑聲請者申請難民庇護資格。

伊斯蘭教(Islam)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信徒超過16億,佔全球人口約22%,僅次於基督教。目前部分國家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定為國教。印尼、印度及孟加拉亦有逾億信徒。
伊斯蘭教起源自生於阿拉伯麥加(Mecca)的最後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公元570-632),教徒稱為穆斯林(Muslim或Moslem),意思是順從真主、和平的人。
【資源來源《香港宗教與社區發展》李樹甘主編】

這天Rida(左)和劍平往灣仔清真寺禮拜,她們五位成立「Muslim Women in Hong Kong」的女生組成,其實有點像香港的穆斯林族群內外的縮影,有的是華人,有的是內地來港的回教徒,也有人是土生土長的穆斯林。

Rida說她略懂原著《古蘭經》的阿拉伯文。(鄭子峰攝)

散落香港的穆斯林家庭

除了一些本地華人認識伊斯蘭教後信教,當年那班打工的穆斯林男性留港組織家庭,娶了香港華裔妻子,對方跟隨丈夫信奉伊斯蘭教,也成為了華裔穆斯林。Rida膚色黝黑、輪廓深邃,眼睫毛長長,很像巴裔的爸爸,其實是中巴混血兒,媽媽是華裔香港人。她以流利又標準的廣東話說「我唔識講家鄉話烏都語」,她身邊亦許多朋友如此。

另一種華裔穆斯林祖先是中國回族,上世紀的逃難潮來港,世代篤信回教,亦即西方稱之伊斯蘭教,因此他們會往港九不同的清真寺禮拜。不論種族的穆斯林女性都根據伊斯蘭宗教文化戴上頭巾,如此標誌的打扮,在街上很容易認出是伊斯蘭教教友。「大家有時四目交投會點個頭示好,我遇見印尼姐姐也會這樣。」劍平說。她是正在港攻讀碩士的內地生,來自東北回族,去年來到香港,很快便與這城的穆斯林混熟,結識20來歲的Rida和另一回族回教徒娜娜。

年輕的穆斯林女生長大後,開始追尋信仰對自己的身份意義。她們說一個個穆斯林家庭隨香港這城發展,早已散落各區,上一代聚腳不同的清真寺,但新一代香港的穆斯林上班上學,並沒時間相見相識,族群內的年輕一群感覺難以凝聚。 

一個素未謀面的姨姨(左二)這天在清真寺的穆斯林餐廳聽見劍平(右一)說普通話,馬上上前相認打招呼,說自己是香港人,也是回族回教徒,家鄉在中國西北,對劍平感到很親切。

「伊斯蘭教」好可怕?是被洗腦的恐怖分子?

三人後來在灣仔清真寺認識了研究香港穆斯林的大學生嘉敏和子石,五個女生相熟起來,亦發覺穆斯林族群與香港主流疏離,經常被港人誤解。

嘉敏高中看小說以為,伊斯蘭教是男尊女卑的宗教,所有戴頭巾的女性一定是被壓逼、剝削的一群。直到中學通識科做專題研習,她親身接觸伊斯蘭教徒,才知道他們是「好人」。「信奉任何宗教的、不同種族的,都有壞人,只是我們以往對伊斯蘭教只停留二手資料和新聞報導,留下太多負面印象。」嘉敏說。

在旁的子石點頭同意,她第一次留意「伊斯蘭」三個字,是2015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首次在巴黎發動大型恐襲,她覺得「伊斯蘭」好可怕,以為都是被極端思想洗腦的恐怖分子;後來她往英國當交換生、往中國遊歷時認識當地的穆斯林,才對伊斯蘭教改觀。「他們與我談起自己的信仰和教義,分享自己的生活環境。聽畢我很想更多人知道,不少伊斯蘭教徒其實是一群很善良、有獨立思考的人。」

年輕的穆斯林女生長大後,開始希望追尋信仰對自己的身份意義。Rida(右)兒時便來到灣仔清真寺上專為孩子而設的伊斯蘭課堂,小女孩當時一直似懂非懂。劍平小時候爸媽帶她到清真寺禮拜,又自備沒豬肉的午飯回校,並每年守齋月。但家人很少解釋她聽這宗教的意義。

製造公眾對話 不要憑空想像穆斯林的樣子

五個女生活在香港,皆感覺這座標榜「多元文化」的城市,種族和宗教之間其實存有隔閡,「隨機在街頭問一個路人什麼是伊斯蘭教,他/她應該張口結舌。」Rida、娜娜和劍平每日戴着頭巾走到街上,也不時引來奇異目光,尤其兩個華人臉孔的穆斯林女生。

「這社會很多撕裂和偏見,有debate(爭拗)但沒有dialogue(對話)。我們想製造有效的dialogue,來緩解主流大眾平時的疑問,不想他們埋在心裏,或只在自己腦海想像穆斯林,投射他們作什麼樣子。」子石說。

五個女生近月創立組織「Muslim Women in Hong Kong」,希望接觸主流大眾。「我和子石是與伊斯蘭教沒關連的華裔,知道一般華人對穆斯林不明白的地方在哪,籌劃活動時,定位能更面向公眾。」嘉敏說。她數算現時十餘個香港的穆斯林團體,成員幾乎來自本身的族群。「有時他們辦活動想多些人參加,但礙於人際網絡,很難動員一些non-Muslim(非穆斯林)到場;一般港人路過見到或覺得他們圍威喂。而且,連我看到內容全是英文也不感興趣啦,怎叫non-Muslim參加啊。」 

劍平這年來港讀碩士,校園生活以外,平日亦奔波忙碌,除了籌辦穆斯林女性的活動,這天禮拜後她說要趕去為另一間在新界的清真寺籌款。

參加者帶着「十萬個」問號來

成立組織後,她們定期在大學舉行分享會,找來不同的伊斯蘭婦女分享,也讓參加者提問。當中學生和公眾人士發問的問題,能寫成一部「十萬個為什麼」。「例如他們會問為什麼伊斯蘭婦女要包頭巾?穆斯林男人可否娶好多個老婆?Non-Muslim男人愛上Muslim女人怎辦?等等。」

根據伊斯蘭教教義,每個丈夫在同一時間內可以擁有四位妻子,但須先得到與其餘三位妻子互相同意,妻子之間亦擁有平等的身份和待遇,夫婦兩方均擁有相同的離婚及財產承繼權利。

穆斯林並非重男輕女。伊斯蘭教發源後,禁止阿拉伯地區活埋女嬰的做法。「很多習俗文化並非因為那宗教而起。中國傳統也男尊女卑,都是社會文化所致。」嘉敏說。

當非穆斯林男人愛上穆斯林女性,劍平說他們因為想多了解女方,也會了解她們的宗教,漸漸也信教了,「我們吃清真食物、每天禮拜--兩個價值觀和信仰相似相同的人在一起,才能長久相處下去。」

一班在港穆斯林女子聚集這新組織交流相識,並在分享會解答公眾疑惑,但五個女生仍發現主流對「頭巾」有許多誤解。她們於是近日舉辦了一個名為「頭巾下的靈魂」的藝術展覽,請來25多位香港穆斯林女性創作,以藝術品訴說自己的故事,詳看下集:【華裔穆斯林.下】五女生辦藝展訴說頭巾的故事:我們都是一樣的 

幾個女生說伊斯蘭教十分尊重女性,清真寺內男女的禮拜堂是分開的;這天我們拍攝,男攝影師不能走進女禮拜堂,「怕她們突然見到男性感到受冒犯」,我們於是往男禮拜堂參觀拍攝。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