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伊斯蘭在環中國海區域」國際學術研討會

3月23,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伊斯蘭在環中國海區域”國際學術研討會。

來在中國內地、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色列、英國、義大利、丹麥、美國和南非的3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從歷史上看,印度洋、太平洋與中國南海一直是競爭的主戰場。幾個世紀以來,各個國家和帝國一直為此地區的控制權爭霸。近年來,該地區的緊張局勢穩步上升,海上軍事力量不斷增強,使得其成為要全球關注的地區和世界大國之間地緣政治角力的引爆點。中國、越南、菲律賓、臺灣、馬來西亞和汶萊,都宣稱對這個資源豐富和具極戰略價值的區域中的部分地區擁有主權,與此同時,美國也在積極尋求措施來保護其在這個地區的長遠利益。

早在當前地緣政治衝突之前,中國南海地區就已是國際貿易中心。與地中海地區相比,這裡不僅是一個財富的通道,更是一個文化的熔爐,在這裡,財富和技術都可以得到自由交換。來自印度和中國文明領域的商品和技術被自由地傳播,甚至可以傳播到遠至非洲和日本的地方。在文化資源中,宗教教義也在古代海上貿易路線中得到了傳播。來自波斯灣的阿拉伯和伊朗商人長期參與了印度洋貿易,並且最終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了中國南海。從7世紀晚期開始,在伊斯蘭教於阿拉伯建立之後,穆斯林的航海商人將這一貿易傳統延續了下去。

因此,伊斯蘭教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入中國海域,從那裡到達了中國大陸的東南海岸、東南亞的半島和群島以及更遠的地方。此次會議的目的是從多學科的角度探討伊斯蘭教在大中國海地區的歷史、地理、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和宗教背景。研究的主題包括:貿易和宗教的傳播;穆斯林在中國海地區的定居狀況;伊斯蘭教的傳入和傳播;伊斯蘭的發展和本土化;以及穆斯林在中國區域的影響力和伊斯蘭傳播中所起的作用。這種研究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和跨文化相互包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會議由香港中文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中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和伊斯蘭文化協會(香港)贊助。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