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掌紋——青海省平安縣洪水泉清真寺

 

洪水泉清真寺:奇葩古寺的朦朧之美

提及洪水泉村,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村中聞名遐邇的一座清真寺。對於洪水泉清真寺,我是既感熟悉,又有一些陌生。曾不知多少次從友人口中聽到過這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特色建築的伊斯蘭教寺院,對這個地方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瞭解,但對於從未走近過它的我來說,還有諸多的迷霧籠罩在心頭。關於洪水泉清真寺的建築藝術,已是眾多學者和遊客有目共睹的,而我今天所要做的,就是盡自己的能力挖掘一些洪水泉清真寺建築不為人知的故事。

遵奉旨意的修建

洪水泉僅1300餘人的村落,卻有著兩座清真寺,其中一座便是聞名遐邇的洪水泉清真寺。洪水泉清真寺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年間由當地回族穆斯林集資興建修復,歷時13年竣工。先後經過5次修復擴建,建築群占地4500餘平方米,規劃設計融合了漢、回、藏等民族的建築風格及特點,清真寺以罕有的建築風格, 高超的建造工藝和獨特的建築藝術價值,2013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水泉清真寺建築不僅是各民族聰明智慧的結晶,還是民族團結的象徵。

關於洪水泉清真寺的建築歷史,阿訇馬青林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習慣做生意的回族定居洪水泉山梁後,在當地形成了一處規模較大的農貿市場,其繁華程度不言而喻。於是當時政府前來視察,在看到十幾戶回族夾雜在藏漢兩族之間後,為了做好民族之間的和諧工作,計畫在此修建一座清真寺,便起草奏摺上報朝廷,在獲得朱允炆的同意後,洪水泉清真寺便開始修建。為了體現三個民族的和諧共處,該寺在建築風格上特意融合了伊斯蘭教、佛教和道教的建築風格,而大殿后窯殿板壁上雕刻的其中一首詩則說明了該寺的修建時接納遵奉了皇帝的旨意。

此外,大殿前簷所雕象徵皇權的龍鳳圖案也是皇帝特許雕刻的,更有力的一個佐證是,原來在大殿后窯殿聖龕(阿訇講經的地方)左側,曾豎立有一塊高約1.2米的牌匾,上書金光閃閃的“萬歲萬歲萬萬歲”七個大字,這是為了答謝“皇恩”而刻,只是該匾於1958年被毀。

民族團結的象徵

在洪水泉清真寺的建築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民族團結的影子。

洪水泉清真寺的正南邊是一面長10米、高6米、厚86釐米的磚雕照壁,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其精緻程度都不是一般建築前的照壁所能比擬的。“值得注意的是,照壁的這一建築結構只有在佛教和道教寺院中才能看到,而在所有清真寺的建築上,都沒有照壁。”馬青林說。

照壁正面于正中嵌有一方框,方框內繪雕有“麟鳳合抱”圖案,寓意祥瑞。照壁背面全部用六角形繡珠式的花瓣雕成,整齊有序地雕刻著255朵形態各異、造型精美的花卉。牡丹、月季、芍藥、梅花等千姿百態,以菱形四方聯排列開來,遠遠望去,整個照壁花朵盛開,花繁葉茂,栩栩如生,人稱“百花圖”。更為奇特的是,其中有些花朵竟是以花瓣為盤,用花蕊兆示福祉祥瑞的蝙蝠、壽字以及餛鍋饃、拉麵、饊子等圖案點綴。

據馬青林介紹,該寺在修建時,曾先後動用了300名木匠,300名瓦匠。當地各族群眾在工匠們雕刻圖案時,為他們做飯的農婦們每天、每家做的食物都不一樣,為了感謝他們,於是便出現了食物樣式呈現在照壁上的奇怪現象。

在洪水泉清真寺的後窯殿,由幾十根破舊木料構成的房檐柱引起了我的注意。說其破舊是因為它們明顯是二次利用的,而且還有煙熏的顏色,此外,柱子上還有多餘的開柱眼,與其他殿的材質格格不入。

經馬青林介紹,我們得知,原來這是因為清真寺在預算時撥款不足,導致在最後修建後窯殿時資金嚴重短缺,在這種情況下洪水泉村民和周邊非穆斯林村民進行了捐助,他們自願將自家的房子拆除,將木材送到清真寺用來修建後窯殿。

巧奪天工的秘密

洪水泉清真寺的木雕和磚雕工藝是被公認的建築奇葩,而在這精美的藝術奇葩背後是木匠主管和瓦匠主管的相互競爭。如果沒有兩個主管之間的相互競爭,可能如今我們看到的洪水泉清真寺只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宗教場所。

平日看似和諧相處的兩人,暗中卻是相互不服,今天木工雕出一件木雕作品,明日瓦工就會雕出一件比木雕更精美的磚雕,就這樣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一座三層高的木塔是洪水泉清真寺標誌性的建築,也是四周最高的建築,其飛簷轉角錯落有致,最令人歎為觀止的則是它的磚雕和木雕技藝,這在崇尚粗獷豪邁之美的西北來說,尤其顯得與眾不同,它就是邦克樓也稱“喚醒樓”。樓高20米,為三重簷六角攢尖頂樓閣式建築,底部為磚木結構,二三層為木質結構,全塔由兩根直通頂層的巨柱支撐,人稱“通天柱”。

如果你夠仔細,可以發現這兩根通天柱其實是有差異的:一根是由高16米的原木而制,而另一根在中間位置有明顯的連結縫隙。同為“通天柱”,可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不同呢?馬青林解開了我們的疑惑:清真寺修建時,在當地根本找不到符合用於修建邦克樓的“通天柱”,所以不得不花費四年的時間,從甘南將一根24米長的木材運到這裡,但是24米的高度根本不足以兩根16米的通天柱修建時的木材所需,於是才有了這根被接上去的“通天柱”。

洪水泉清真寺的牆壁都是用手工水磨磚砌成的,牆面光平如鏡面,縫隙細勻勝似線,當地人稱之為“一柱香”。

據村裡的老人們說,做磚縫的原料是糯米、冰糖水再加上其它原料配成,粘性好、經久耐用。磚坯的土質和燒磚的技術也相當高,至今也沒有出現腐蝕和裂縫現象。相傳,主持修建寺院的陳掌櫃,對整個工程的建造精益求精,在對於錄用瓦工時的條件也非常苛刻。有一次兩個瓦工前來應聘,他便問兩人:“你倆各自一天能磨幾塊磚?”前者爽快的答曰三塊,而後者則有點自愧不如,答曰一塊。陳掌櫃聽後便道:“我這裡只要一天只磨一塊磚的瓦匠。”其實,陳掌櫃並非不懂用人之道,而是對他而言“精工出細活”是他追求的建築品質。

禮拜殿尾部的窯殿,占地64平方米。從裡面觀看,南、西、北三面牆壁都是長條幅木板,每塊木板雕刻了山水風景、亭臺樓閣、花草樹木等圖案。殿頂中間用多根細木條穿插成的八角式天花藻井,其形狀尤如一把張開的巨傘,人稱“天落傘”,該“傘”構思獨特,工藝精湛,可謂巧奪天工。

而在這巧奪天工的背後,卻也有它獨特的建築故事。 “天落傘”的設計原理是一個巨大的換氣系統,在它轉動時有通風換氣的功能。只可惜在施工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時,兩個主管這種良性競爭卻變成了相互賭氣。

據馬青林介紹,當時由於一件技術上的事情,兩位主管在意見上發生了分歧,最後木工主管為了賭氣,沒有將“天落傘”的部分部件裝進去,而原先設計的常年轉動的“天落傘”也就成了現在的“擺設”建築。

薄霧中的洪水泉村是朦朧的,而洪水泉清真寺的更多故事也如這雨中的村子般朦朧……

【海東時報 祁國忠/文 顏金梅/圖】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