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巴爾紮和他的馬

阿布•巴爾紮是一名虔敬的聖門弟子,他的童年時光在麥迪那度過,彼時正是穆聖(願主福安之)在麥迪那傳教之際。青年時期的阿布•巴爾劄參與了穆聖(願主福安之)後期領導的幾次戰役,譬如光復麥加戰役。

阿布•巴爾劄為穆斯林大眾服務很久,做出了巨大犧牲與貢獻,垂暮之年,他選擇在巴士拉定居。彼時的巴士拉,正處於政治與教派紛爭的頂峰。

有一天,阿布•巴爾紮和一群人騎馬外出,途中,恰好是禮拜時間,於是,阿布•巴爾紮選擇在河邊下馬洗小淨完成林拜。禮拜時,他的馬突然開始躁動不安,可是,阿布•巴爾扎手中還緊握著馬兒的韁繩,馬兒不願受束縛,想掙脫韁繩,於是便拖動著阿布•巴爾紮緩緩前行。可是,阿布•巴爾紮並未停止禮拜,他一邊緊握繩索,一邊繼續念念有詞,禮拜結束,他已經被馬兒拖離河岸很遠。

同伴們都目睹了這一切,一位部落頭領開始大聲呵斥阿布•巴爾紮,聲稱他褻瀆了禮拜,沒有尊重禮拜,沒有好好禮拜,阿布•巴爾紮禮拜結束後,便轉身對他說:“穆聖(願主福安之)離開人世已經這麼久了,從未有人如此粗俗的對我說話!指真主發誓,我陪伴穆聖(願主福安之)多年,我也曾跟隨他征戰四方,但我從他身上看到的只是容易。我年歲已高,倘若我握好韁繩,我只能徒步回家。”

這個故事表明,對待信仰的嚴肅、嚴格與認真確實是佳美的,但卻不永遠都是對的。做人的一大美德,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起事件中,阿布•巴爾劄在應對他人的訓斥時,並未引用任何古蘭經文或聖訓,因為任何經典都沒有提到過禮拜時被馬牽著走的事例。但是,作為一名聖門弟子,阿布•巴爾劄深知,信仰是給人容易的,他很享受穆聖(願主福安之)的陪伴,從穆聖(願主福安之)身上學習到安寧與平靜,同時學到了以寬容的態度對待信仰,不讓自己過於煩難。

與此同時,這則故事也告訴我們,倘若只掌握了表面知識,沒有深究信仰知識背後的深層含義與真諦,那麼,人就會陷入自負之中,甚至淪入迷誤之中,進而四處挑刺,肆意指責他人,抨擊他人信仰。

須知,只有精通伊斯蘭信仰的學者們才有權決定寬鬆與嚴格的界限。伊瑪目蘇富揚曾說:“對信仰的真正認知,就在於懂得何時應當放鬆;至於嚴格,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