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潤幹: 請使用“明白的”語言

20071225173632922_2.jpg

只要愛閱讀的人就不難發現,好多文章和書籍讀起來有點繞很費解。無論在說理論證的時候,還是人物和景色描寫的時候,那些雲山霧繞的語句總是把你繞得一頭霧水。弄了半天才理順作者說的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比如“秋風掃落葉”,他們會這樣寫:聽,一陣瑟瑟的秋風,輕輕吹過,驚醒了樹上的葉子,葉子伸個懶腰,一個後空翻從樹上緩緩飄落,好似仙女在空中曼舞,舞姿是那麼地曼妙…… 曲終人散了,葉子還是掉了進臭水潭裡,或是紮進了亂草叢中。

說好聽點,是他們很有文采,文學造詣高深。或是心思細膩,邏輯縝密。實話實說,就是他們舞文弄墨,故弄玄虛,嘩眾取寵,自鳴得意。

還有就是在阿訇們的演講中,常常出現三種語言混合開講的情況。如:人如果沒有“胡達”(波斯語)的“希達葉提”(阿語)就不會得正道。意思是,人如果沒有安拉的引導就不會得正道。這樣例子不勝枚舉,聽眾如果沒有幾年的功夫是聽不懂這些專業術語的。

那麼,我們來看看安拉在《古蘭》經中是如何表述的。安拉說:

你們須知我的使者只負明白的通知的責任。——(《古蘭》5:92)

艾列弗,倆目,拉儀。這些是天經——明白的《古蘭經》的節文。——(《古蘭》15:1)

我的確知道,他們說過:「這只是一個凡人所傳授的。」他們所傾向的那個人的語言是化外人(的語言),而這(部經典的語言)是明白的阿拉伯語。——(《古蘭》16:103)

天上地下,沒有一件隱微的事物,不記錄在一本明白的天經中。——(《古蘭》27:75)這些是明白的經典的節文。——(《古蘭》28:2)

以上每節《古蘭》中,都有一個詞“目必奴”(明白的),這是安拉的語言,安拉讓穆聖用明白的言詞,明白地告訴人類。也只有明白的言詞,才能讓人很好地明白《古蘭》中的道理。

在中國,魯訊這個名字婦孺皆知,他是公認的大文豪,至今無人超越。但是他說過,在寫作中能用一句話說清楚的,絕不用兩句話;能用淺白的詞彙表達的,絕不用生僻的詞彙;能用簡單的例子說明的,絕不用深奧的例子。

在多年的編輯生活中,我接觸過太多的作者,其中幾位作者的文風我很喜歡,推薦給大家,也推薦給那些愛“咬文嚼字,故弄玄虛”的人。

1、蔣敬博士:他精通英語,有海量的譯作,發行量之大,在國內教門圈無人能敵。他的文風非常樸素,乍讀起來就是大白話,讀著很明快舒暢,但其中並不缺乏精言妙語。

2、馬恩信老師:他精通阿語,他的作品以“精准”著稱。首先他選的譯本都是伊斯蘭名著,而且翻譯非常準確。在他的譯著中,除了阿語的音譯部分以外,你根本看不出阿語的痕跡。無論多麼冗長的阿語原文,他的譯文總是那麼簡潔明瞭。可謂之信、達、雅的境界了。

3、林松教授:他精通漢語言文學,深諳伊斯蘭文化。他的文學造詣極高,真可謂是行家,是教內的文學大家。在他的文章中排比句使用的很多,常常妙語連珠,筆下生輝,讀起來朗朗上口,意猶未盡。僅他給全國的穆斯林作者寫的書序就一百多道了,那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4、馬明良博士:他精通漢語言文學,是伊斯蘭文化研究專家,思想溫和,主張客觀、中正。聽他本人講,他是林松教授的學生,這一點我從他的文章中能感覺出來。他繼承了林松教授的文風,但又比他老師更白話一些,既有妙語佳句,也很通俗易懂。他的文章讀起來很輕快,在閱讀過程中你絲毫感覺不到費盡,很輕鬆地讀完一本書。當年我閱讀他的作品《簡明伊斯蘭史》(500多頁)時就是這種感覺,幾天內很輕鬆的讀了兩遍。

5、張維真:他精通阿語,年輕的伊斯蘭思想家、翻譯家、演說家。在學阿語的同行裡,我最喜歡讀他的作品。他總是能準確的翻譯阿語原著,和用很到位的漢語表達。就好比讓文言文變成白話文;讓經堂語變成現代語的關係一樣。他無論是翻譯或是演講,總能抓住人們的心,讓人耐心的接受。

我總結了一下,以上幾位作者,他們統一的特點就是,用“明白的”語言表達深奧的道理。是的,化繁為簡是一種高雅藝術,也是真正的藝術,因為大道至簡嘛。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