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窺探他人隱私就是仁慈

伊斯蘭有關人際關係的訓諭,阿拉伯文的意義是“容忍、仁慈和寬恕”。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有許多公認的準則。諸如:避免說他人閒話和在背後講他人不想讓人講的事,就是容忍和仁慈的一部分;不可以私自談論他人的事,除非這樣做會帶給他人好處;不要恥笑他人,因為這樣做會導致反抗和引發犯罪;要避免去評論他人信仰的真誠程度;不要說有關罪惡的行為和事情,除非這是在採取社會行動時所必需的;避免談論猥褻和帶侮辱性的事情,或以宗教來開玩笑。這些準則,之所以被公認,因為其精神都源自於《古蘭經》。世界上很難找到一部宗教經典,能像《古蘭經》那樣如此具體指導人們對人際關係的處理。

《古蘭經》中說:“信道的人們啊!你們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許勝於嘲笑者。你們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許勝於嘲笑者。”“你們不要互相誹謗,不要以諢名相稱,信道後再以諢名相稱,這稱呼真惡劣!”“信道的人們啊!你們應當遠離許多猜疑;有些猜疑,確是罪過。”“你們不要互相偵探,不要互相背毀,難道你們中有人喜歡吃他的已死的教胞的肉嗎?”(49:11—13)“他們的秘密談話,大半是無益的;勸人施捨,或勸人行善、或勸人和解者(秘密的談話)除外。(4 ∶114)“真主不喜愛(任何人)宣揚惡事。”“信道的人們啊!如果一個惡人報告你們一個消息,你們應當弄清楚,以免你們無知地傷害他人,到頭來悔恨自己的行為。”(49∶6)

這些準則和勸誡,包含著四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尊重他人隱私,二是尊重他人人格,三是寬恕他人的過失與缺點,四是善事多宣揚,惡事防擴散。而貫穿其中的基本精神,還是關於對人們隱私的尊重。這可以從穆罕默德另一句至理名言中得到明示。這位穆聖曾說:“不干涉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是一個穆斯林誠實的驗證。”“穆斯林是那些為其他穆斯林的安全而盡其手、舌之力的人。”同時《古蘭經》中說:“誰為求真主的喜悅而作此事,我要賞賜誰重大的報酬。”(4 ∶114)在此,把尊重和保護他人隱私視為對一個穆斯林仁慈和誠實的核對總和證明,並賦予這種行為以宗教倫理的神聖意義,以至最後同真主安拉在未日審判時對人的善惡評價聯繫在一起,這是阿拉伯人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思路。

從人們的實踐經驗而言,隱私是人際關係中的一個十分敏感的因素。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不願公開、不願告訴他人、不願被人知道的秘密。諸如個人嗜好、生理特徵或缺陷、病情、日記、挫折和痛苦、過失與教訓、私人友情、婚戀史、夫妻生活、子女血緣、財產收入、宗教信仰等。對這些個人私密,本人不願講,也忌諱別人打聽、窺探。現代心理學已告訴我們,人的秘密處於保密狀態下,心理和情緒是平穩的,而一旦個人秘密被人發現,就會引起心理和情緒的躁動不安。有時即使別人沒有發現,但懷疑他人已經發現了,心中也會忐忑不安,壓力很大。輕者不高興,對他人的窺探產生意見,嚴重者為了心理上的自衛和反擊,往往爆發衝突,更有甚者,甚至會採取極端手段,對個人或他人進行攻擊,引發不良後果。所以說,隱私往往牽動著人們最敏感的神經,排他性強,是處理人際關係中極為敏感的部分。如何對待隱私,也是能否維持團體內部團結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穆罕默德在《古蘭經》中所傳達的真主的啟示,正是抓住了人際關係中這一最為敏感的環節,針對了人們最易犯的錯誤,在這些訓諭中所表現出的對人們社會心理過程的洞見,對生活於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來說,也堪稱一絕。對於這些訓諭,與其說這是指導個人處世的智慧不如說這是維護團體生存的智慧。它是與阿拉伯民族的生活環境與歷史遭際聯繫在一起的。伊斯蘭教在給阿拉伯人提供一種條理清晰和輪廓分明的世界觀時,也幾乎強制性地將他們引入古代世界的文明大道。

穆罕默德時代,阿拉伯半島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它形成了數個截然不同的經濟區域,社會發展也極不平衡。一個是位於西南部的葉門農業區域。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比較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也產生一些較為繁榮的城市,形成了濱海文明。另一個是西部希賈茲即漢志商業區域。它有一條商道貫穿半島,溝通東西貿易。這條道上的城市十分繁榮。再有一個就是中部廣大的牧區。這裡仍停留於氏族社會階段,各部落過著住帳篷、吃羊肉、喝羊奶、以羊毛遮體和離不開駱駝的原始生活,文化處於蒙昧狀態。這三個不同的經濟區域,由於羅馬和波斯兩大帝國的入侵,商道受阻,農業凋敝,而牧區又充滿著爭牧草、水源和為血親復仇的戰鬥,從無寧日。那時,半島的宗教情況亦十分複雜:羅馬帝國輸入了基督教,波斯帝國帶進了拜火教,還有猶太人的猶太教。這些外來的宗教,有著各自的利益關係。而阿拉伯人自己的宗教則是形形色色的偶像崇拜,幾乎每一個部落都奉一個偶像為神,在不同神的庇護下,人們各行其是。這些宗教是半島內優外患的禍根,也是全島統一的絆腳石。此外,蒙昧時代阿拉伯民族的心理特點,也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那時“阿拉伯民族是神經質的民族,常常為了一點細小的事故而暴怒如雷,不可遏止。遇到個人的人格和部落的榮譽被損害時,立刻拔劍而起,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戰爭甚至已成為他們平常的習慣和日常的生活了”①。

穆罕默德成聖、伊斯蘭教興起時,所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當伊斯蘭教逐漸興盛強大,統一了半島之後,在眾多的信徒中,就有了新老之別。在老的信徒中,又有原先住在麥加的“遷士”與住在麥迪那的輔士之別。許多新穆斯林,是“聖戰”之後戰敗方的居民,還有不少是來自敘利亞、伊拉克和埃及地區的“被護民”。這些“被護民”是文明古國的後裔,多半原是猶太教徒、薩比教徒,他們有高度文化,知識淵博,精通數學,擅長書寫,又善於管理財務和田賦。當他們成為新穆斯林之後,伊斯蘭大家庭內部的團結就成為嚴峻課題。許多人在接受新信仰的同時,又免不了帶有原有信仰的殘餘。如何面對歷史的和現實的狀況,處理好這一堆涉及面甚廣的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就成為對剛誕生的伊斯蘭教能否在半島站穩腳跟,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嚴峻考驗。蒼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穆罕默德以其長期經商所獲得的對民心世情的深入瞭解,運用安拉啟示的上述智慧,順利地解決了歷史難題。不窺探他人隱私,遠離相互嘲笑、偵探、猜疑和背毀,不干涉與己無關的事。這條條訓誡,擲地有聲,有力地克服和消除了各種各樣的離心傾向以及可能引起不團結的消極因素。其中尤其是對仁慈和誠實的解釋,具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思路。

一般講,人們常常把仁慈理解為同情關心弱者,仗義疏財,賑濟貧民等經濟行為。《古蘭經》的教誨明確把不窺探他人隱私作為仁慈的表現,不但擴大了仁慈行為的外延,而且深化了它的內涵,即仁慈不僅是一種物質上的給予與援助,更是一種精神上的理解與寬容。這十分有利於在伊斯蘭新老穆斯林之間及穆斯林與穆斯林之間形成一種向心力與凝聚力,把不干涉與己無關的事包括在誠實之內,也具有同樣的魅力,它自然會極大程度地減少內部摩擦與無原則糾紛,從而也會大大減少社會離心力。這種智慧,就其實質說,是一種團體生存智慧,它不是側重於維護個體的生存和發展,而是致力於團體的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對團體正常動作的經驗性認識。正像人體需要借助一種體內干擾菌群來消除代謝廢物而維持身體健康一樣,一個人群共同體也需要此類物質來掃除群體在其生存發展中不斷滋生出來的離心因素,從而維護自身的存在。保羅•詹森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啟發了美國總統尼克森的話:“歷史的教訓之一是,不能把任何文明看成是理所當然的。決不能認為它的永恆性是肯定無疑的。如果你處理不當,你犯了夠多的錯誤,那麼你不久總會遇到一個黑暗時期。”反言之,如果一個文明到今天都仍具勃勃生機,那麼它必定具有處理得當的地方。阿拉伯一伊斯蘭世界的現狀正證實了詹森先生的判斷。確實,《古蘭經》給了穆斯林們維護內部團結的智慧。

也許有人會以為:“不干涉與己無關的事就是誠實”與中國人的那句“只掃自家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相通的。後者,早已被國人斥之為自私自利的象徵而成“過街老鼠”,難道阿拉伯人“不干涉與己無關的事”就不是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利己主義了?這實在是一種曲解。在阿拉伯穆斯林那裡,從納天課到施濟,講的都是要關心他人疾苦,《古蘭經》中講到施捨的地方已有數十處。更為重要的是,伊斯蘭教認為,一個人的品德如何,可以從他與鄰居相處的關係中看到,以特別仁慈的態度去對待鄰居和儘量地去給予他們幫助,是每個穆斯林所負的責任。據說,有一個人問穆罕默德:“主的差使,我怎樣才能知道我在何時是做得好,而何時是做得不好呢?”穆罕默德答道:“當你的鄰居說你做得好,你就是做得好,而當你聽到他們說你做得不好,那你就是做得不好了。又說:“那個讓他身旁的鄰居挨餓,而自己卻飽餐的人,並不是一個歸信者;而一個人若由於其惡行而使其鄰居受害,也不是一個歸信者”。這足以表明阿拉伯人的警語與中國人的那句民諺意思差了十萬八千里,也足以表明“不干涉與己無關的事”即指純粹他人的私事,也可以說,這與“隱私”是同義的。即便是對“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也應該反思一下,如果他人不需要你去管他“瓦上霜”,不需要你的同情與援助的時候,你硬要去“管”,以顯示你非自私自利之輩,這是否又合適呢?怪不得在某些文化中,凡你欲幫助別人,你也首先要征得被幫助者的同意才行,否則,過於主動反而會被懷疑你是否小看了別人,或者另有他圖,比如追求某種利益等。這是一種徹底尊重對方人格的習俗。較為可悲的是,也許國人在批判“自掃門前雪”的舊觀念時,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合理因素而導致將這一批判推向了極端,對“多管閒事”的讚美甚至包括了侵犯人們隱私權的行為。在十年浩劫中,終於發生了隨意監視、竊聽、抄家、相互揭發等許多踐踏隱私權(當然不僅僅是隱私權)的現象,以致由此引起的人際關係緊張,到現在還存餘波。阿拉伯人在一千年前所具的團體生存智慧,也許能給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以新的啟發。

--------------
注釋:
① 〔埃及〕艾哈邁德•愛敏:《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史》,商務印書館,1982 年。

【來源:《阿拉伯的智慧》】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