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的行為方式

 

 

在當今中國社會,伊斯蘭並非社會的主流文化,大部分穆斯林的後代必須在校園中接受非伊斯蘭的系統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引導我們的孩子,使他們具備良好的行為方式,並保持其伊斯蘭特性,是穆斯林父母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將探討影響孩子行為方式的各種因素,探討如何積極調動這些因素,使孩子發展成為優秀的社會公民和優秀的穆斯林。

伊斯蘭教義特別強調個人道德品行的培養和行為方式的不斷改善。

“在安拉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行為最佳者,安拉確是全知的,確是徹知的。”(《古蘭經》49:13)

“以靈魂、賦予靈魂的均衡以及啟示給靈魂的善與惡發誓,凡培養自己性靈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性靈者,必定失敗。”(《古蘭經》91:7-10)

穆聖曾說:“我被派遣來完美你們的行為。”(《布哈裡聖訓集》《穆斯林聖訓集》)

而未成年孩子的行為完善則主要依靠父母的引導。穆聖說:“父親教給孩子好的行為方式優於給孩子一蒲式耳(計量單位)的穀物。”(《布哈裡聖訓集》)

在未成年階段,孩子的行為方式極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有這樣一種比喻:孩子就像未幹的水泥,任何東西落在上面都會留下持久的印痕。確實,孩子的思想像一塊未開墾的土地,隨時準備接受任何新思想和新觀念的種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父母、親屬、教師、同學或夥伴、社區環境以及媒體等。當前,主流文化的特徵並不突出,同時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且由於社會普遍存在的獨生子女教育問題,青少年普遍缺乏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其外在表現就是思維的自我中心和行為的自由散漫,不服從管教也是父母和教師頭疼的大問題。在穆斯林家庭中,雖然伊斯蘭的價值觀念佔據著主導地位,但孩子們還是不得不接觸外界事物,因此,通過控制影響孩子行為的因素來引導孩子的行為方式,是家庭教育的有效切入點。要培養合格的穆斯林後代,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監控影響孩子發展的各種因素,使他們學會接受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摒棄錯誤的影響。

 控制主要的影響因素

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長的早期階段(0-6歲),家長(包括父母以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親屬)的影響是最大的,占90%左右;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開始認識新的朋友,接觸不同的想法,家長的影響力會相對逐步減弱,在6-16歲這個階段,家長的影響僅能占到25%,而同學和夥伴的影響力超過50%,來自教師和其他教育來源,如媒體(包括電視、報紙雜誌等)的影響力占25%左右。鑒於在這個階段,孩子們每週在學校環境中要度過30-40個小時,家長應重點考慮校園因素的影響,以下是一些建議:

1、同學和夥伴

讓孩子在每天放學後和週末的時間與優秀的穆斯林孩子為伴,從而淡化學校中那些無法避免的不良因素的影響。

2、學校

將孩子送到周邊社區環境較好的學校,私立的或公立的學校均可;事先單獨與學校的教師溝通一下,對他們的基本素質有所瞭解,並提醒他們關注自己的孩子。那些被學校和老師忽視的孩子往往會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闖禍,或自暴自棄地與行為不佳的孩子以及陋習為伍;另外還要監督孩子的學習情況,最好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直到孩子真正有了學習的自覺性。

3、媒體

選擇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或廣播)節目,並與孩子一起觀看或收聽;對節目中的負面影響,如抵觸伊斯蘭的觀念或不良的行為表現要給予批判性的評價,以便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週末可適當延長至兩個小時;不要讓孩子接觸任何搖滾音樂,搖滾音樂不利於培養孩子的性情;在對室外活動和室內活動(如看電視、聽音樂)進行選擇的時候,儘量選擇讓孩子參加室外活動;鼓勵孩子安靜地閱讀報紙、有益的雜誌(如《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等)以及伊斯蘭的期刊。

發揮父母在影響孩子行為方面的積極作用

不管對處於任何一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父母(或擔負監護責任的其他親屬)都可以通過個人的示範作用,以及對孩子的監護責任,在影響孩子行為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1、父母在引導孩子行為方面的主要責任

父母是孩子心中的榜樣。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我們自己必須首先做到;如果我們自己不學習伊斯蘭的知識,孩子們也不會願意到週末學習班學習教門知識,更不會實踐伊斯蘭;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早晨起來禮晨禮,我們自己就必須堅持禮拜並要求孩子們加入我們禮拜的行列;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讀《古蘭經》,我們就應當和他們一起誦念。總之,為了使孩子形成我們所期望的行為習慣,我們自己必須首先身體力行。

為了正確引導孩子,父母我們應關注以下的幾個方面:

關愛孩子

成長中的孩子可能還無法明辨是非,但他們會出於對父母的愛戴和尊敬而做我們要求他們做的事。因此,父母和孩子間的相互關愛和尊重是幫助孩子抵禦各種負面影響的最強有力的武器。父母親的關愛應當是發自內心的、無條件的愛,不能因學習成績好壞而有所改變;愛也不能混淆於無限制地滿足孩子或對孩子的缺點不聞不問。對孩子的缺點應就事論事地提出批評,同時也不能因為孩子存在缺點而減少對孩子的關愛。

注重與孩子的交流

孩子們並非生來就知道社會道德規範中的是與非,他們需要父母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好的行為和壞的行為、什麼是伊斯蘭的生活方式和非伊斯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言傳身教遠遠比書本上的教條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孩子的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而孩子卻發現父母並沒有這麼做,他們會形成逆反心理,並進而成為不信道者。舉例來說,有些家長告訴孩子:小孩子不能飲酒和吸煙,飲酒和吸煙不利於身體健康,也是違背教門的;而針對父親(或其他長輩)的飲酒或吸煙行為,他們卻給出諸如必要的應酬或年紀大了戒不掉等藉口。孩子會把這看作是偽信,反而會抗拒父母的說教,想辦法去嘗試。因此,父母應當對自己和孩子採用同樣的行為準則,並和孩子一起交流和探討涉及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問題,讓孩子盡可能多瞭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便儘早形成正確的伊斯蘭是非觀。

家庭決策

父母應當幫助孩子做出適當的決策,並幫助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年幼的孩子只能對當前的事情(如今天是否要參加某項活動)做出決策,而年長一些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指導下做出影響他們未來的決策(如對職業、學校和興趣的選擇)。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不管不問,孩子將來會因沒有選擇正確的方向而後悔或抱怨父母。父母要通過各種機會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如給他們機會分擔部分家務,打掃房間和自己處理零用錢,可以給他們一次機會放任他們花光所有的零用錢,從而體驗一下一無所有的難處。讓孩子過一段清苦的生活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只要家長能給予合理的解釋和正確的引導。

2、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以下是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傾向,應當盡可能避免。

*有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比較專制,孩子就會感覺到不安全,害怕犯錯誤,並進而因害怕被懲罰而學會撒謊;有些父母甚至虐待孩子,這些受虐孩子的心理發展將會不健全,他們最終也會變成虐待別人的人。父母應當牢記家庭裡的真正主宰是安拉,每個人都應當服從安拉的意志,這樣才能培養出服從安拉和尊重父母的孩子。

*有些家長經常情緒不安、心情沮喪,他們必然沒有心情和時間來教育孩子,放任孩子退縮和封閉自守,會導致孩子變得自我壓抑或做出反社會的過激行為。

*有些家長是完美主義者,期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孩子將面臨兩種發展方向:要麼會通過努力達到父母的期望,要麼會因暫時的挫折而自暴自棄,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索性把一切搞得一團糟,讓父母徹底失望。因此,有完美主義思想的父母切不可一味苛求孩子,如果不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往往會促使孩子走向極端。

*有些父母過分呵護孩子,這樣的父母不利於培養具有自信心、敢於面對現實的孩子。孩子會變得非常脆弱,到處害怕危險,永遠離不開父母的監管和照顧。一旦有一天父母沒有能力再保護孩子,這種孩子將無法獨立生活。

*有些父母從不對孩子說不,寵愛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這樣會造成一種後果:一旦孩子想要任何東西,就會通過吵鬧或其他方式來獲取,否則決不甘休。父母應學會克制自己,對孩子生活或學習中的必需品,應視家庭的經濟情況儘量給予滿足;對於不必要的事物,應當堅決地說不。

*有些父母偏袒某個或某幾個孩子而不喜歡其他的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間嫉妒和憎恨的情緒。父母應公平對待男孩和女孩,儘量公正地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

3、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

定期溝通是影響孩子的有效方式。但在很多家庭中,不能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已成為相當嚴重的問題。有位父親告訴我,由於工作忙,他與十來歲的女兒之間很少見面,即使見面也只是打個招呼而已,父女之間好象無話可說。要解決這個問題,父母應當在溝通中採取主動的態度,從相互之間的賽倆目問候開始,避免陷入關係緊張的境地。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找個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與孩子溝通。孩子們在放學後可能情緒不好,正如父母在一天的緊張工作之後也會感到疲勞一樣。最佳的溝通時間是吃晚飯或早飯的時候。如果時間允許,能在宵禮或晨禮之後留出十幾分鐘進行溝通當然更好,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在當天應當做的事情,並詢問孩子的想法,與他們一起解決存在的問題。

*如果一定要與孩子爭辯,也儘量保持耐心,聽孩子講完後自己再講;談話儘量就事論事,避免帶著某種情緒或偏見談問題;涉及表明自己態度或觀點的時候,應放慢語速以保證孩子能聽清楚;說話時語調要低,避免大聲喊叫,喊叫會使孩子產生反感,對所說的內容反而聽不進去;不要因抓住了孩子的任何過錯而洋洋自得,應謹記,就像我們希望安拉原諒我們的過錯一樣,我們也應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孩子。

*學會積極地聆聽孩子們的傾訴,即使我們可能不贊同他們的觀點。在教育孩子或反駁他們的時候,要確保將正確的觀念傳輸給他們;對教門有關的問題要親自查詢《古蘭經》和《聖訓》,而不能單憑記憶而含糊其詞。

*溝通的過程中禁止挖苦、羞辱、謾駡孩子等,切記安拉在《古蘭經》寢室章(第49章)中的教誨。即使孩子有缺點或不足,也應以鼓勵為主,不能取笑或冷嘲熱諷。比如,考試成績公佈後,父母首先應該肯定孩子已經取得的成績,鼓勵他追求更高的目標,並詢問在學習中有任何困難需要父母説明。這樣孩子就會逐步樹立信心,同時增加對父母的信任感,越來越願意與父母溝通。

4、通過家務影響孩子的行為

定期分配給孩子一些家務事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立能力,同時教會他們富有責任心。剛開始的時候父母需要每次給孩子安排任務,時間長了這些家務就變成了孩子的日常事務。家務可以因年齡而異,從飯前擺放桌椅到洗碗、倒垃圾、洗衣服或收拾房間等等均可。佈置家務時不能過分強制,以免引起孩子反感,應以自覺自願為主,要激發孩子做家務的興趣和積極性。孩子做家務時難免出錯,不要因此而懲罰孩子;如果孩子家務做得好,應給予微笑或表揚,鼓勵孩子嘗試做別的家務;但決不能以錢作為做家務的酬勞,否則孩子會養成不給錢就不做事情的習慣,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5、關於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的教育

以上建議主要針對6-16歲的青少年的教育,0-6歲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的教育更不容忽視,因為在這個階段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占絕對主導地位。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對同性別父母(即男孩對父親,女孩對母親)的認同使得此同性別的父親或母親的影響更顯得重要,男孩可能更喜歡看父親幹機械方面的活,而女孩更喜歡看母親做家務。在這種時候,父母應當通過他們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和協作向孩子灌輸互相關愛和互相尊重的觀念,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事情,包括遊戲、看電視、讀書等活動均有助於奠定親子溝通的基礎。在灌輸教門觀念方面,孩子的伊斯蘭信念來自於觀察自己的父母以及與父母一起實踐教門方面的功課。如果在孩子有機會接觸學校和大眾之前就形成好的習慣,他們就不太可能再受壞習慣和壞行為的影響了。

6、穆斯林父母和孩子在教育和被教育方面的權利

穆斯林孩子有權利學習和實踐伊斯蘭,即使父母中有一方是非穆斯林,或是不履行五功的穆斯林;他們有權利被當作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對待,在有益於其發展的環境中成長為有用的社會公民;孩子有權利獲得愛、關心和父母的保護,有權利獲得受教育的機會和未來生活的經濟保障。

根據《古蘭經》和《聖訓》,穆斯林父母有權利獲得來自孩子的愛和尊重,有權利教育和規範他們的孩子,有權利瞭解孩子,並監督對孩子的影響因素;父母有權利對孩子不合理的經濟要求和其他要求說不。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在控制各種影響因素,促使孩子成長為合格的穆斯林方面,父母或擔負監護責任的其他親屬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也正由於他們在孩子成長中付出的心血,他們理應獲得孩子的愛和尊重。最後,我以一段《古蘭經》經文結束本文:

“你的主曾下令說:你們應當只崇拜他,應當孝敬父母。如果他倆中的一人或者兩人在你的堂上達到老邁,那末,你不要對他倆說:“呸!”不要喝斥他倆,你應當對他倆說有禮貌的話。你應當必恭必敬地服侍他倆,你應當說:“我的主啊!求你憐憫他倆,就像我年幼時他倆養育我那樣。”(《古蘭經》17:23-24)

——原載于《阿敏》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