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敘利亞難民營

2016年7月9日,我終於有機會和一批志願者一起,走進了位於約旦北部馬夫拉克郊區的敘利亞難民營。回來之後,莫名的各種感受雲集,一齊湧上心頭。現在通過鏡頭和筆觸,一點一點地記錄下來,希望能夠還原一個真實的難民營生活,更希望這些圖片和文字,能夠引發我們的深度思考,並和大家一一分享。

那天和平日一樣,晴空萬里,豔陽高照。陽光狠狠地烤在大地上,在馬路上走幾步,很快就會大汗淋漓。如果不戴太陽鏡,在刺眼的陽光下很難睜開眼睛。安曼的夏天幾乎每天都是這樣,我們已習以為常。

早上十點多,按照之前與同伴們的約定,我來到指定的地點,站在馬路邊陰涼的地方,和幾個同伴一邊聊天,一邊等待前來接我們的中巴校車。只要避免陽光直曬在身上,就會覺得涼快很多。不久,一輛黃色的中巴校車緩緩地停在了我們面前。大家先後上了車,這才發現,除了一位戴紗巾的大姐和司機之外,並無他人。我們先去了一位留學生家裡,提取他們最近籌集的二手衣物。大家陸續下車,把東西一包一包地裝進車裡。隨後又去了另外一個地方,接了幾個同去的朋友。十一點左右,我們正式從安曼出發,一路向北,駛向約旦境內敘利亞難民較多的地方-馬夫拉克。

(我們從這裡出發)

出發之後,我開始悄悄地留意同去的夥伴們,除了幾個約旦大學的留學生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見面。對於敘利亞難民的關切,讓我們走到了一起。後來瞭解到,車上同坐的是來自不同地方、屬於不同民族,有著不同信仰和背景的中國同胞:有自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一直致力於幫助難民的臺灣大姐Lattefa(她是一位歸信了二十七年的新穆斯林),也有經常組織募捐籌款並定期關懷難民的在約留學生們,還有來自北京大學的專門做敘利亞難民調研的幾名學生,及帶著親戚朋友和多斯第們的囑託善款,專門前來看望難民的來自新疆的兩位大哥。

一路上,幾個第一次走進難民營的朋友和我一樣,忍不住問了Lattefa大姐很多問題。她一直面帶微笑,仔細地回答我們每個人的疑問。從她那裡我們瞭解了不少關於敘利亞難民的資訊:從他們過去在敘利亞境內的那種無憂無慮、教育醫療全部免費、人與人之間和善友愛的天堂般的日子,到現在國內戰火連天、武裝衝突不斷、同胞們失去家園、顛沛流離、親戚朋友流離失所甚至已經戰亡、食不果腹寄人籬下,而且也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的難民生活;也瞭解到他們在開展人文關懷實施救助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限的救助物資和不斷膨脹的難民數量;國內更加混亂的局面讓大家漸漸失去希望;在物質條件極度匱乏及無法接受教育的混亂環境中長大的兒童們等等現狀。這些問題一一在我們的心底漸漸清晰起來,本來沉痛的心情更加壓抑。不過那位大姐非常樂觀,她告訴我們說,遇到各種意料之外的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能回避,要敢於直視這些現實的困境。大家一起多想辦法,出謀劃策,解決問題。她還說,最重要的是,要讓這些難民心懷希望,不要對安拉的恩典絕望。讓信仰的力量注入他們的心中,讓他們理智地看待當前的情況,勇敢面對眼前困境。同時,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給他們做好杜瓦,祈求安拉改善他們的狀況!

(左邊帶綠色紗巾的是幾年來一直致力於幫助敘利亞難民的Lattefa大姐)

目前,大約有三百萬敘利亞難民生活在約旦境內,但是在聯合國難民署登記註冊的只有一半左右。已經註冊登記的這些人主要生活在比較集中的兩座大難民營裡,僅僅依靠每天領取聯合國有限的救濟生存。但是想要進入這些難民營,需要提交申請,辦理不少手續,等待很長時間,難度相當大。隨著難民人數的不斷增加,從最初的幾萬到幾十萬,以至於現在的幾百萬,有限的救濟物資及持續萎縮的資源,使得聯合國的救濟壓力也不斷增大。為了幫助更多的難民,聯合國只能不斷壓縮人均物資發放標準。例如,從一開始每人每月24約旦第納爾(1美元=0.7約旦第納爾)的救濟標準,到後來被壓縮減半至12第納爾,再到現在的10第納爾的標準。可想而知,即使住在統一管理的難民營,他們的生活品質也不容樂觀。在這些難民營裡面,有設備非常簡單的學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部分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在師資、教材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生活在這裡的難民要接受統一的管理,營地外面有高高築起的鐵絲網,他們是不被允許到外面工作就業的。所以,每天只能依靠聯合國救濟,艱難地存活下來。

(統一管理的難民營,只能遠遠觀望)

其實,相比住在集中難民營的難民,更多的敘利亞人,散居在約旦不同的地方,過著我們更加無法想像的生活。這些人主要住在馬夫拉克、劄塔里省內,因為這裡離敘利亞邊境最近。部分難民的身份沒有得到認可,所以就選擇荒涼偏僻的角落,搭建最簡陋原始的帳篷,先住下來。而且大部分是孤兒寡母,幾乎無人關注。運氣好點的難民,可能會聯繫到一些慈善機構,依靠他們時有時無的救助,生存下去。運氣不太好的,可能一直沒有得到外界的關注和關愛。很難想像在生存條件如此惡劣的地方,他們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和決心,才能夠設法生存下來。我們這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關注這些被忽視的散戶,瞭解他們的實際生存狀況,為接下裡開展有序的救助工作做好準備。

(散居在各處的敘利亞難民)

Lattefa大姐還告訴我們,她自2011年敘利亞戰爭初起,曾探訪逃離家園到大馬士革的婦女孩童們,至今戰爭已五年有餘,數十萬無辜死於戰亂,上千萬百姓流離失所。每每看到或得知急需救助的孤兒寡母或病疾者,常常啜泣掉淚。她本人雖然一直努力尋求救助難民的資源,但個體能力畢竟有限,常常自覺無力協助。這種救助路上的無力感和挫折感時常讓她痛苦不已。然而她堅信安拉的大能,從未間斷為敘利亞難民祈禱,做好杜瓦:祈求安拉給予大家更多的力量,慈憫更多的資源,讓我們有力量幫助更多的難民;祈求安拉慈憫,讓敘利亞早日結束戰爭,讓這些難民們早日返回家園,恢復生產,家人團聚,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一路上聽到大家對敘利亞難民的各種說法,同情和憐憫之情一次又一次泛上心頭,眼眶已經濕潤。顛簸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我們來到了馬夫拉克省。Lattefa大姐先帶我們參觀了目前和她聯繫的一家慈善機構中心-約旦救難組織(Jordan Relief Organization)。該組織于2003年成立,以人道主義救援為宗旨,除了救助約旦本土貧困人口之外,還執行國際援助,其對象包括伊拉克、非洲、巴勒斯坦等難民。2011年敘利亞內戰後,該組織即對因戰亂逃離到約旦的難民進行關懷與援助。

(約旦救難組織在馬夫拉克的辦公地點)

(約旦救難組織)

救援這幾年來,她曾經和幾個慈善機構有過合作,但她看到這家機構負責人為難民餓付出與安排、及其完善的管理等很多方面,讓她放心把大家的愛心善款託付之。因此,每次有了物資和善款,她先和這裡的負責人聯繫。然後討論選定最需要關懷的片區及散戶,整理好他們的資料。等Lattefa大姐和其他志願者想辦法把物資和善款送過來之後,他們根據之前整理的資訊,一一發放給需要幫助的難民。另外,該機構於2014年6月草案向政府當局申請[約旦古蘭經科學慈善學院],給予約450名敘利亞孤兒免費教育,年齡自6對至14歲不等,除了基本的阿拉伯語學習之外,還教授古蘭經與科學、數學、英語、科學及心理建設等課程。

[約旦古蘭經科學慈善學院]租用民房第二層樓房,有13間教室和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部分老師為志願者,不支付薪水)。原來的大廳為敘利亞孩子們的活動聚會場地及禮拜大殿,並設有一間電腦實驗室。學校雇車接送落于帳篷區散戶的孩童,每天提供早餐,上課時間等完全根據公立學校實施。我們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地看過去,完全可以感受到老師們的敬業和學生們的用心。

(走上二樓,映入眼簾的一切)

(大廳內的簡易禮拜殿)

目前是暑假,所以我們在這裡並沒有看到任何學生。聽他們解釋說,該組織的初始資金源自穆斯林的善款,於2015年得到義大利非穆斯林機構支援整年的預算至2016年8月止。但是該機構不支援古蘭經教學課程,2017年的預算支援至今尚未得到確認。目前,學院面臨急需支付租金、採購書籍及教具等費用,作為約旦救難組織的負責人,也是該校的校長 Abu-Ameer說,他目前不斷奔波,尋求贊助者或慈善團體等的幫助。希望能夠為這些難民孩子提供完善正統的教育機會,改善他們的現狀。

(圖中左邊的就是Abu-Ameer)

(教室牆體塗鴉)

(教室1)

(教室2)

然而從進入難民營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一直往下沉,百感交集,讓我覺得無比痛苦、壓抑。那天我們一共去了四個不同片區的難民營。前兩個情況相似,比較糟糕。後兩個稍微好一些,但也讓人揪心。

這些難民營都散佈在無人問津的荒漠之中,我們乘坐的中巴車一路開過去,後面塵土飛揚,淹沒了我們的視線。剛剛到達第一個片區,車還沒有停穩,就看到不遠處的破破爛爛的帳篷裡,陸陸續續地走出來很多人。有手裡抱著繈褓中的嬰兒的婦女,還有寥寥可數的幾位成年阿拉伯男子。他們臉色凝重,沉重不堪的生活壓力讓他們眉頭緊鎖,對每一個到來的人都抱著熱切的希望。還有很多不停地喊著、鬧著、跑著、笑著的孩子們,面對我們這些陌生人,大部分人並不恐懼,只是好奇地打量著每一個人。也有的小孩子躲在角落裡,悄悄地注視著周圍的一切。雖然苦難的生活並沒有讓這些孩子們失去童真,可是在我們也深深地憂慮:有的孩子早早結束了曾經在敘利亞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他們也曾經是家長手心的小公主小王子,過著富足的生活。可是現在有可能和家人天各一方,甚至生死未蔔。而自己生活在條件非常惡劣的荒漠裡,每天連基本的飲食都成了問題。這樣巨大的落差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怎樣的傷害?有的孩子本身在充滿暴力的環境中出生,伴隨著殺戮、仇恨,內心可能充滿恐懼,並且在不斷與外界的周璿中艱難地生存。這樣的經歷又將如何影響他們以後漫長的人生?如果將來有機會重返家園,這些孩子很可能就是國家建設的棟樑。可是或許已經習慣於接受施捨和憐憫的他們,又會把敘利亞恢復成一個什麼的國家呢?

(難民營裡的孩子們)

(剛剛出生五天的嬰兒)

(難民營裡的孩子們)

據英國《衛報》3月8日報導,由國際兒童慈善組織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與英國諮詢公司(Frontier Economics)共同發起的一份研究發現,如果戰爭持續到2020年,戰爭給敘利亞造成的經濟損失或將達到一萬億英鎊。研究估計,戰爭每個月給敘利亞造成的損失為32億英鎊;即使戰爭今年年底結束,經濟損失仍可能達到4850億英鎊。敘利亞人民自己也說,這場戰爭至少讓敘利亞的經濟倒退了50年。這些可以估算的經濟損失和看不見的人心傷害,又有誰來買單?

領隊和約旦救援組織的負責人商量的時候,我們走進了其中的一個帳篷裡看了一下。地面上鋪了一層薄薄的毯子,上面佈滿了灰塵。裡面除了一個破舊的無法使用的電視機當作擺設之外,別的什麼也沒有。幾個懂阿拉伯語的北京大學的學生席地而坐,和帳篷的主人—一位敘利亞婦女聊了起來。通過交流瞭解到,他們來到這裡的時間不等:有的剛來三個月左右,最長的已經一年半左右了。但是他們得到的救助非常有限,生活異常艱難。想起曾經在敘利亞的美好生活,她的聲音幾乎哽咽了。面對很多敘利亞人,他們都會說,如果戰爭現在結束,我馬上就回去。失去家園,失去親人,每天的生存成為最大的問題,還有面對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想一下就心酸。站在帳篷裡面待了不到十五分鐘,我就覺得待不下去了。這個帳篷好像特別能吸收熱量,站在裡面,雖然沒有陽光的直射,可是渾身熱辣辣的,就好像在火爐子旁邊烤著一樣,非常難受。

(幾位學生在帳篷裡面採訪難民)

從帳篷裡走出來,不遠處,幾個敘利亞男子還在商量著什麼。一個婦女一隻手裡牽著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另外一隻手裡拿著一張紙,遞給我們看。我身旁的一個留學生拿上那張紙看了一下,類似一個證明,證明她家的人口等基本情況。這些資料全部是列印版的。除此之外,上面還有一個手寫的電話號碼,(後來得知這是聯合國看給他們開的臨時難民證)。她希望我們可以多給他們家人分一些物資,更希望我們能夠記下那個電話號碼,如果以後有救濟,可以直接和他們家人取得聯繫。我覺得我可以理解她的心情,誰不希望自己和家人的情況儘快好起來呢?可是,對於這些,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只能殘忍拒絕。

(負責人和難民們在商議一些事情)

她還要張口說什麼的時候,救援組織的負責人一聲招呼,大家都跑到中巴車旁邊去了。中巴車的門打開了,來自救援組織的一個年輕小夥子上了車,站在門口。來自難民營的成人主要站在一旁,小孩子則一擁而上。為了提高效率,大家組織那些孩子們排隊。費了很大的力氣,他們終於站成了男生女生兩排。一個一個地走到車門口,裡面的那個小夥子把少的可憐的物資一一遞給孩子們,領到東西後,他們飛快地跑回自己的帳篷或者奔向站在不遠處的家長那裡。孩子們的表情各異:有的一臉驚愕,怎麼是這麼大一雙鞋子,套在自己的腳上根本走不了路;有的很詫異,我是男孩子,怎麼給了我一個裙子?不過很快臉上又溢出了笑容,因為他看到了媽媽懷裡的小妹妹。小妹妹是女孩子,她可以穿裙子;還有一個孩子領到一個毛絨玩具,那種興奮完全寫在臉上,毫不掩飾。他緊緊地抱著那個毛絨玩具,非常小心仔細地打量著,臉上樂開了花。還有的孩子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跑到我們面前,很直接地告訴大家說,“要是有一個足球就好了。”我們應答著說,銀沙安拉,下次來的時候幫他們帶一個足球。孩子們表達這點樸素的願望的時候,我們更加覺得提前踩點的決定是對的,至少讓我們更加瞭解他們的真實處境,為以後開展切實的救助工作提供幫助。

(發放物資前招呼孩子們排隊)

(散戶區物資發放現場一)

(散戶區物資發放現場二)

我們走訪的後面的兩個片區情況稍微好一點。一下車,就有很多孩子跑過來,主動伸出手,向我們道“色蘭”問候。一直微笑著注視著我們。本打算給孩子們買一些糖果,很可惜,走的時候太匆忙,最終這個小小的願望卻泡了湯。倒是有一位大哥專門為孩子們買了麵包,剛把袋子提下車,孩子們透過白色的袋子看到了裡面的麵包,直接哄搶起來。他們瞬間把袋子撕成碎片,你一半我一半地吃起了麵包。

(孩子們津津有味地吃著麵包)

這兩個片區發放的是基本生活用品:食用油、大米等。由於提前已經統計好了,所以發放的現場秩序井然。

(基本生活用品物資發放現場)

除了發放物資之外,一些難民們還帶著我們參觀他們臨時建成的帳篷學校。所謂的學校,裡面除了擺放幾個凳子之外,並沒有別的東西。

(散戶區裡面簡陋的教室)

在整個這一片區,只有一位老師。這位老師也是住在這裡的難民之一。他告訴我們說,希望以後有機會幫助他們改善這裡的教學條件和師資,為這裡的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

(這個散戶區裡唯一的老師)

最後一個片區裡,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溫暖和希望。他們的住房條件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由臨時帳篷改為磚瓦房子,據說是馬來西亞慈善機構捐助的。門前擺放的一盆小花悄悄地綻放了,牆上掛的一串串的辣椒,讓荒涼的沙漠裡有了生活氣息。他們還修建了臨時的清真寺。飲水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他們可以從兩公里以外的一個私人的井裡抬水飲用。

(門口悄悄綻放的小花)

(成串的辣椒掛在牆上)

物資發放完畢之後,這裡的人們邀請我們品嘗敘利亞的紅茶。清爽的茶水喝下去,心裡覺得無比幸福。感贊安拉改善了他們的處境。

 

(品嘗敘利亞紅茶)

這些結束以後,我們回到了剛來的那個救援組織的中心。還有一部分難民要在這裡領取物資。我們還沒有回來的時候,他們早已坐在這裡等候了。很快,按照要求分好配額,一一發放至他們的手中。

(擺放好物資)

(大家按照配額一一擺放)

到這裡為止,那天全天的工作基本結束了,但是我的心卻再也無法平靜。回到自己的家裡,看到桌子上擺放的各種水果、阿拉伯甜點。我覺得很慚愧,心裡升起一種深深的罪惡感。希望以後盡自己的努力,多多地幫助這些可憐的人們。所以我先把這些東西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希望朋友們瞭解真實的難民生活,一方面可以更加珍惜自己目前擁有的生活,少點抱怨。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感謝安拉的恩典;另一方面,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幫一下他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團結一致,相信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緩解一下生存壓力。同時,懇請大家多為敘利亞難民做杜瓦,祈求安拉改善他們的狀況,給他們出路!阿米乃!

(感謝橄欖樹賜稿,感謝提供照片的兄弟姐妹)

【轉自“綠色童年工作坊”公眾平臺】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