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东:中国人为什么需要宗教?-伊斯蘭之光

頁面載入中...

當前位置:首頁 > 講壇 > 講壇

魏德东:中国人为什么需要宗教?

核心提示:日前,在《魏德東的宗教評論》出版之際,鳳凰佛教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院長魏德東。專訪中,魏德東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宗教研究心得,並就中國宗教現狀、習近平對中國宗教政策的影響,及宗教立法、《宗教事務條例》修改等領域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討。以下內容節選自專訪文字實錄:

rdn_4fecfe6eb7976.jpg除了物質,人還需要“靈性資本”

主持人: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我們覺得不瞭解宗教沒有太大影響,因為我們的教育、工作、賺錢跟宗教都沒有關係,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您認為宗教對人的這種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影響在什麼地方?另外一個您覺得作為您這樣一個角色,向大眾普及宗教常識的意義在哪兒?

魏德東:的確,你說得非常對,那麼在我們國家宗教知識的普及是非常欠缺的一部分。我們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宗教的內容非常少,那麼我們的宗教場所相對來說也很少。而且我們的宗教活動只能在宗教場所裡進行,所以有關宗教的話題在中國其實一直處於一個敏感而尷尬的境遇,整個國民對宗教瞭解比較少。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人就不需要宗教?或者不需要宗教知識的瞭解?我們現在看是恰恰不是這樣的,我們覺得在中國今天現代化過程中,遇到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就是我們在經濟和物質現代化之後,人們的精神的現代化非常地短板,就是兩者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差距。在今天,我們遇到了道德問題的挑戰,是吧?我們遇到了心理危機的挑戰,我們遇到了整個社會風氣的挑戰,我個人以為這些與中國人在宗教知識方面的欠缺是有直接關係的。

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宗教學上其實是有兩個概念來表達宗教的意義:一個叫“靈性資本”,一個叫“宗教資本”。我們平常說一個人,如果你自己是有內涵的,你做一件事情要有資本。我們傳統的資本論講的是物資資本,後來社會學家發現人還有一個社會資本——就是社會關係,人的社會網路。人的信譽也是一個資本。

實際上今天我們看,越現代化我們越會發現,人還有一個精神的資本,“靈性資本”,叫spiritual capital,就是你對終極關懷的理解,你對人生終極價值的理解,以及對它知識的掌握程度,構成我們的靈性資本。在靈性資本之外,我們還有一個概念叫宗教資本,就是你對一種宗教或多種宗教的熟悉程度,構成你自身的一個內涵。

我們國家總體來講,整個國民的靈性資本和宗教資本都是比較低的,這種低造成了很多現象。就像您說的,大家都覺得我們滿足物質欲望就可以了,但是人恰恰是一個精神動物,一個有精神性的一個生物,精神性是人的終極的一個本性。所以我們會覺得很多中國人到了國外,形象是不好的。我們中國人在國內,我們本身也是焦慮的,是吧?那麼這個是與我們的終極關切有關的。

我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的官員。我們最近這兩年反腐,發現這麼多貪腐的官員,而且發現這些官員的貪腐,是沒有理性基礎的,是匪夷所思的。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例子,這個人非常節省,他不吃肉,他騎自行車……非常簡樸,但是貪腐了很多錢藏在床底下。他說:“我這些錢從來沒用過,只有量刑的時候才發揮了作用。”那我們就無法理解,你這個人貪腐這麼多幹什麼呢?這就是說他其實是把錢作為終極關懷了,他認為錢越多,貨幣越多,他越有穩定感、越有安全感、越有成就感。那麼這恰恰是一個純粹的,或者一個庸俗唯物主義的產物。

如果我們瞭解一些佛教,瞭解一些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文化,瞭解一些基督宗教,那麼我們就會知道人的生命,不僅僅是一個動物式的、物質欲望的滿足,更是一個精神的昇華,像剛才我們說的這種貪官,生活非常簡樸,非常環保,那麼就應該做一個高尚的人,那你貪污那麼多錢,放到床底下幹什麼呢?這是毫無意義的,它既不利於自己,更有害於社會。

其實我是覺得我們很多官員,我們發現貪腐的官員都有這個問題,他們對金錢的攫取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我個人覺得這是他們在靈性和宗教方面缺失的重要原因。我覺得如果我們的國民教育,能夠在人的本質,人的精神追求、人的價值追求方面給予更多地介紹、關懷的話,我相信國民的素質會提高。

如果沒有精神追求,人就會喪失方向

主持人:就是說您認為這個優秀的傳統文化包括宗教,它是我們唯物主義一個有益的補充嗎?

魏德東: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我們的宗教,本身應該是社會的一個有益的補充。社會生活我們可以稱之為是一個世俗的生活,是一個以物質,世俗社會為基礎的生活,但是這個生活中它應該是有內涵的,這個內涵就是人的精神。毛主席就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這個精神就是指那種超越性的追求,某種意義上就是指得是我們的信仰、我們的靈性和我們的宗教,如果沒有這個追求,你人就喪失了方向。

你不能說一個人金錢越多就越成功,那這樣的話你就完全喪失了方向。人稱之為人,就是因為有自己的尊嚴,要對得起你自己,要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子女、對得起天地,有神論者可以說我要對得起上帝。就是說你要有人的尊嚴,這種人的尊嚴他來源於宗教。就像個人一樣的生活,宗教是個非常重要的源頭。現在毫無疑問,在現代化過程中我們中國人進入了這個時代——就是要提高人的精神素質的時代。我有文章也提過,只有周身散發著精神魅力的人,才是為大家喜歡的人,才是在世界上被歡迎的民族。

宗教滿足了人對永恆的追求

主持人:宗教的需求和人精神的需求可能很多時候是重合的,您認為這個當中的區別在哪裡?

魏德東:宗教本身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它的精神部分,一個是它的組織部分。宗教本身是一個實體,當我們說要滿足人的精神需求的時候,我們是說他靈性的部分、精神的部分,人的精神也是非常複雜的。一個人宗教性的追求,或者是說一個人對永恆的追求,對終極關切的追求,是人精神追求中的核心部分,這個東西是存在的,如果沒有這個東西就不是人。

宗教是什麼?我們有一個定義,宗教就是人以永恆為目的,而創造的文化體系。人是短暫的,每個人生命不過百年。但是人的一個最大的特點,異於其它生物的,就是他不想短暫,他不想死,他想永恆,所以我們看所有的宗教:一神教就提供了天堂地獄;佛教就提供了輪回或涅槃;道教就想像出來了長生不老;儒家就想像出來一個永垂不朽——儒家就是青史留名,用歷史性來表達它的永恆性。這是一個人的本能追求,這是人的一個追求,所以這個追求是必須要滿足的。

那我們用世俗的意識形態,比方說我們用共產主義,用雷鋒精神——“為人民服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這樣的追求。但宗教是一個專業化的,提供滿足這種永恆追求的文化體系。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宗教的存在,是有它的客觀性和它的長期性的。

宗教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它的制度性。加入宗教你會在一個體系裡面,你會在一個教會或者在一個佛寺裡面,你會參加一定的工作、勞動。從宗教社會學的角度講呢,其實宗教組織是社會組織的有效平衡。我們在宗教團體裡經常會發現,一個人在默默地清掃垃圾或刷碗,但這個人很可能是一個部長,很可能是一個將軍,很可能是一個總統……無論他在社會生活中地位多高,到教會裡,到了宗教團體裡,他是平等的,他會放下身段,成為一個平常人去工作。

我們也會遇到,在佛寺裡一個很有力的一個女性——一個中年婦女,她權利非常大,她管著所有的義工。後來問她的職業是什麼,她是一個清潔工。就是說她每個禮拜在掃馬路,打掃衛生的時候,在馬路上掃垃圾的時候,其實她的人生價值,她的人生價值的實現,對她自己來說可能都是值得懷疑的——就是我一生就在這裡給大家掃垃圾。但是一到了初一、十五,等到她在廟裡領導幾百個義工,從事一個有意義的活動的時候,她覺得她的價值就體現了。所以宗教的組織也是社會組織的有益補充。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個人是覺得,無論是人的追求永恆,還是人在社會生活中需要獲得價值的尊重,宗教都提供了,都是一個很好的資源,是需要我們來很好的認識它。

 

 

(來源:鳳凰網)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