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侵蝕全球的西方化-伊斯蘭之光

頁面載入中...

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社會

全球化是侵蝕全球的西方化

 [編譯者按語﹕本文作者阿布杜拉-馬吉德‧賈富里﹐是一位退休的太空技術工程師﹐是巴基斯坦人。 文章中談的是他個人感想﹐有獨到的見解。  6月25日登載在《伊斯蘭論壇》網站上。]

 

毋容置疑﹐現代的科學技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例如快速的交通﹑瞬間的信息﹑即時的通訊﹐真的使這個地球變成了一個世界村。 什麼太平洋﹐什麼大西洋﹐在人們的概念中好像已不存在﹐因為對通訊和信息不造成任何阻礙。 世界上的不同文明和生活方式﹐在交流中消失了界線。  在任何社會和文化環境中﹐都可以看到同樣的科學和技術的實際應用﹐形成了共同的市場和消費者﹐貿易自由化﹐普遍出現的同化現象﹐讓人們確信無疑的大趨勢---- 全球一體化。 根據理性的自然發展﹐各種文化應當是在平等中競爭﹐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各民族將互相認同﹐擴大友好關係﹐地球上將形成共同的新文化。

“全球一體化”多數出於那些高貴的人之口﹐他們地位高﹐有學識﹐被平民百姓仰視為社會精英的那些人﹐而廣大民眾發覺自己被圍困在西方物質文化的閃爍光亮之中﹐眼都難以睜開。 文化與商業的自由資本主義﹐席卷全球﹐勢不可擋﹐全球化淹沒了幾乎所有地方文化﹐有悠久傳統的穆斯林社會也莫能例外。  細心品味這些西方的洋貨﹐其中都包含著西方人的思想意識﹐都是在西方發展成熟的文化精神﹐它對抵抗能力薄弱的小國家﹐強大無比﹐橫掃千軍無敵手。 在全球化掩蓋下強烈進攻性的西方文化﹐對近代數百年來同西方較量中日漸衰落的文化和社會﹐也同樣是節節獲勝﹐攻城掠地﹐喧賓奪主成為新主人﹐例如政治體制﹑教育制度﹑經營方式﹑金融規則﹑藝術標準﹐直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無不全盤西化。

西方列強自持先進的殺人武器﹑高質量的工業產品﹑無孔不入的宣傳和媒體﹐於是連同他們很不道德的社會行為﹐極其荒唐的民間習俗﹐都突然提高了身價﹐成為高貴的前衛文化﹐例如男女濫交和生日吹蠟燭。 好像有一種不成文的國際法﹐凡是在軍事上和經濟上強盛的國家﹐享有政治霸權﹐他們的民族文化也必然高貴﹐有權發動文化侵略﹐去消滅其他文明的存在﹐享有文化霸權。 西方在軍事和經濟勢力上的競爭力壓倒了脆弱民族的抵抗﹐隨之而來的是他們文化形式的“軟侵略”和“文化殖民”﹐蠶食並佔領那些地區。 強大的武裝力量和經濟實力能產生相應的心理威懾力﹐從心理上征服那些貧弱的民族﹐使他們感到民族文化的自慚形穢﹐在戰場上戰敗了﹐戰敗的心理滲透到了骨髓﹐脊樑骨都直不起來。

由於軍事無力﹐經濟不強﹐民眾的心理也變成真空地帶﹐創造了接受軟侵略的環境和空間﹐歡迎洋大人進入﹐成為市場霸主。 那些在西方國家的一幫子強盜﹑土匪﹑地皮﹑流氓﹑無賴﹑騙子和妓女﹐來到了被他們國家軍事和文化征服的國家﹐成為座上客﹐被稱作是專家﹐導師或企業家。  據說當年的西方殖民主義現代不存在了﹐但是殖民主義的格局和心理﹐毫不遜色﹐仍舊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肆無忌憚地橫行霸道。  許多地方是通過教育﹐例如美國侵佔阿富汗之後﹐從美國編印和輸入了大量的學校教科書﹐向孩子們灌輸殖民文化﹐讓他們長大以後﹐言必稱美法﹐屈服於西方強國太上皇國家。 被侵佔的國家﹐沒有主權﹐沒有自尊﹐這種形勢永遠維持下去﹐就必須依靠新培養的二鬼子﹐假洋人﹐“Yes先生”。  狗隨主貴﹐西方列強的糟粕變成了文化精品﹐狗屎加上金玉其外的包裝﹐也變成了閃亮的明星。

在伊斯蘭世界發生文化殖民現象﹐是西方國家對穆斯林的歷史仇恨和蓄謀已久的報復。 在同歐洲勢力較量的一千多年間﹐穆斯林曾經強盛過﹐佔過上風。 蘇格蘭歷史學家威廉姆‧蒙特格默里‧瓦特在他的《中世紀伊斯蘭對歐洲的影響》一書中﹐描述了當時歐洲人對穆斯林的敬仰心理。 因為當時伊斯蘭帝國﹐軍事力量強大﹐經濟實力富足﹐所以穆斯林的文化成為歐洲人嚮往的高尚生活。 他寫道﹕“當時歐洲人在伊斯蘭文化面前感到卑賤﹐其中有許多因素造成的。  穆斯林有很先進的生產技術﹐是其一。  然後是﹐富裕穆斯林的豪華奢侈生活方式﹐使歐洲的宮廷和富翁們羨慕不已﹐無能望其項背。”

他在書中說﹕“當時在穆斯林統治下的基督教徒﹐他們保證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信仰自由﹐但是社會地位低人一等﹐被稱為是‘莫扎拉布’﹐即被阿拉伯化的異教徒。”  他說﹕“猶太人的地位高一些﹐因為他們的阿拉伯化程度更高﹐也能保持他們的宗教信仰。” 時代的變遷﹐風水輪流轉。 中世紀的歐洲人心理轉到了穆斯林社會﹐看著軍事強大經濟有實力的歐洲人﹐穆斯林感到羨慕和仰望。  穆斯林國家的上層社會﹐對西方文明尤其情有獨鐘﹐什麼都好﹐模仿他們的舒適生活和西洋禮節﹐傲視本國同胞愚昧﹑落後﹑不開化。

再深入到民間看看﹐以代表西方文明的美國快餐文化遍及所有巴基斯坦的城鎮﹐美國公司屬下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高高的商業廣告成為檢驗城市文化開放程度的標誌。  儘管在巴基斯坦的消費者多為富裕的少數人﹐但是某些地方政府﹐對美式餐飲文化開綠燈﹐鼓勵他們生意興隆﹐改變巴基斯坦人的生活習慣﹐成為全球化﹐熱愛美國快餐。  拉哈爾政府批准拆遷一座政府的水電發展局大樓﹐為了給麥當勞騰出地方建停車場。  事實上﹐凡是到麥當勞﹑肯德基或必勝客去消費的巴基斯坦人﹐不但給美國公司送去了高額利潤﹐而且表示接受了美國的生活方式﹐從心理上﹐是一個戰敗者的國民。

是的﹐今天的全球化﹐勢不可擋﹐但是存在不平等的競爭﹐任何地方小本經營的傳統文化都敵不過跨國連鎖店。 西方國家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為後盾﹐在弱小國家得到更多的政府優惠﹐並且從經營方式和廣告宣傳上都佔盡了優勢﹐製造新的西方文化環境﹐所以被媒體稱作是“新殖民主義文化”。   巴基斯坦著名作家梅什‧扎曼對當代全球化趨勢表達了他的懮慮﹐地方民族文化將被氾濫成災的西方文化所掩埋。 他回憶35年前的情景說﹕“當時﹐只有在富裕家庭的客廳裡﹐才能聽說未來趨勢不可逆轉的全球化。 但是走出那些富豪的客廳﹐滿街所看到的是女孩優雅的莎麗(印度女子的披紗)和成年婦女的夏爾瓦(寬松的褲子)﹐一切都那麼民族化﹐飄逸自在。 而如今的巴基斯坦到處都是可口快樂和牛仔褲﹐民族化被美國化淹沒了﹐其實對他們的健康有害無益。  我在美國紐約所有的報刊亭買不到一份《巴基斯坦時報》﹐市場上也看不到流行巴基斯坦的大眾飲料魯合-阿富扎冰凍果汁露。  這就是顯然的不平等。”

他說﹐我們每天在電視上看到的時裝表演﹐新傢具廣告﹐有哪些是本土文化的發展和表現﹐我們的舞台和電視都被西方文化佔據了。  西方的東西都那麼好嗎﹖  未必見得。 有些人為了表示接受了西方文化﹐穿西裝打領帶﹐滿臉流汗﹐熱得喘不過氣來﹐還端著架子裝作英國紳士。  富裕的家庭都在浴室裡安裝了西方式大浴缸。  巴基斯坦人從來沒有泡澡的習慣﹐所以他們浴缸只是一個學習西方人的擺設﹐一般都用來儲存雜物或洗衣服。

當代的世界確實變了﹐被瞬間的通訊和快速的交通改變了﹐閉關自守或孤立隱居的生活方式已不可能。  人們的思想﹑文化﹑貿易﹑技術﹑學問﹐都沒有了國界﹐彼此交流﹐互通有無﹐這應當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啊﹗  人人都希望公平地發展﹐國不論大小﹐科技不論高低﹐每個民族都有豐富的文化和知識積累﹐都願拿出來同其他民族展示和分享﹐體現每個民族的生存價值。 伊斯蘭世界從先知穆聖的時代開始﹐直到國土廣袤物質豐富的奧斯曼帝國﹐穆斯林對知識和技術從不保守﹐平等地與外來民族交流和互相學習。 伊斯蘭從來沒有向海外擴張和佔有殖民地這個卑劣的概念。  今天的伊斯蘭社會﹐雖然現代科學技術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仍能保持伊斯蘭的信仰核心﹐精神不變﹐因此對外來的東西有能力進行選擇﹐擇優取用﹐與全球同步發展。

 最後﹐我還是引用瓦特先生書中的話結束本文﹕“游牧的阿拉伯人是一個驕傲的民族﹐他們同任何其他民族一樣有尊嚴。  他們的驕傲和尊嚴﹐同世界上最純淨的認主獨一信仰結合在一起了﹐成為有優越感的穆斯林。  優越感不是大吵大嚷把自己都不完全相信的思想強加於人﹐而是持久地﹑默默地表現對生活的無限信心。”

穆斯林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信心﹐必將找回原來的世界。

 

 (阿里編譯自Globalization and the Muslim Society by Abdul-Majid Jaffry)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