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平臺:仇穆言論為何愈演愈烈?-伊斯蘭之光

頁面載入中...

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 國際

社交網路平臺:仇穆言論為何愈演愈烈?

01.jpg

“對某些社交網路公司而言,允許伊斯蘭恐懼症等極端種族主義言論的傳播,將帶來巨額經濟效益。”

縱觀全球,包括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公司在內的全球各大社交網路平臺,幾乎都對種族歧視主義言論與思想採取絕不姑息的態度。對於極端分子在網上興風作浪的行為,各大公司也絕不手軟,幾乎都會於第一時間內採取封號的等處理。

可是,雖然社交網路公司貌似都高舉反種族歧視大旗,但是,當平臺上冒出反伊斯蘭、反穆斯林的極端言論時,它們似乎並不願實現同等力度的監管與打擊。

多年來,穆斯林一直遭受著言語攻擊、挑釁、誹謗、威脅、騷擾、歧視,然而,這種極端言論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之,這種境況竟然有愈演愈烈之勢。

不論在美國、歐洲還是全球各個角落,伊斯蘭恐懼症都成了一個轉移社會矛盾與壓力的最好藉口。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針對穆斯林的暴力襲擊事件也隨之增加並逐步惡化,上週五新西蘭清真寺50名穆斯林遇難的恐怖襲擊就是最新案例。

研究人員表示,隨著科技發展,社交網路平臺成為反穆斯林、反伊斯蘭極端言論與思想的集中地,也成為諸多仇穆、仇伊組織的發展壯大、招募新人的溫床。

《頭條故事》主編瑪律滕•申克(Maarten Schenk)在馬其頓共和國進行了一項調查,其研究物件為該國新聞及社交媒體網站。結果顯示,近70個媒體都通過傳播假新聞獲取經濟利益。其中排名前十位的謠言與假新聞都與穆斯林有關,申克說:“他們上傳了大量過時的假新聞,最主要方式就是誇大事實甚至直接捏造,可是,他們編造的新聞卻會出現其他媒體,其閱讀量相當驚人。顯然,此類新聞與報導有著很大的市場需求,因為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網名都會不假思索便爭先恐後地這些假新聞點贊並分享給更多人。”

申克也是智慧軟體Trendolizer的主要開發者,該軟體能夠在全網搜索任意新聞關鍵字,從而辨別該新聞是否真實。

這種現象已經由來已久。2017年, BuzzFeed(美國著名網路新聞公司)就曾指出,一家名為“真正的特朗普支持者”(True Trumpers)網站發佈並傳播大量反穆斯林、反伊斯蘭的虛假新聞,這些假新聞又被分享至各大社交網路平臺。該網站獲得大量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各大社交網路平臺也因巨大的閱讀量而獲益頗豐。

不僅如此,各方政客也看准全球伊斯蘭恐懼症氾濫之際,將它視為提升自己政治聲譽與地位的最佳良機。

2018年4月,BuzzFeed調查報告指出,在美國,共和黨人士在全美49個選區定期且有組織、有計劃地發表反穆斯林言論。該報告還指出,所有持仇穆、仇伊思想者,抑或隸屬於某些極端種族主義組織,抑或為某些網上仇恨組織參與者。他們的足跡遍佈全球,從歐洲難民潮,到特朗普的穆斯林禁令以及種族歧視言論,都讓媒體及政客賺足眼球。

2016年,保守黨評論員、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眾議院議員艾倫•韋斯特(Allen West)撰文指出,特朗普總統之所以選擇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擔任美國國防部長,是因為他希望通過馬蒂斯將穆斯林“趕盡殺絕”。

極端主義問題研究專家表示,新西蘭恐怖襲擊案應當成為嚴打網路暴力的催化劑。當下,各大社交網路平臺首當其衝的任務,就是加大對極端種族歧視言論、反穆斯林、反伊斯蘭言論的監管力度。雖然專家有此建議,但是,對於監管措施的最終實施,他們並沒有任何把握。

對於此中原因,美國錫拉丘茲大學教授惠特尼•菲力浦斯(Whitney Phillips)直言:“種種證據表明,伊斯蘭恐懼症給相關網路平臺帶來了巨額經濟效益。”

菲力浦斯教授指出,此類極端言論及內容會給平臺帶來巨大的閱讀量,也會吸引無知者進行大量互動,最終為相關網站帶來極其客觀的關注率與點擊率,其廣告、流量等收入也會直線上升。

此次新西蘭清真寺恐怖襲擊事件中,槍手在Facebook全程直播了這場悲劇。Facebook發言人表示,在恐怖襲擊發生的24小時內,FB就刪除了逾150萬條關於此次恐怖襲擊的視頻分享。

雖然臉書堅稱一直在嚴格限制反穆斯林、反伊斯蘭等極端言論的傳播,但是,自2017年起,臉書一直沒有限制用戶在FB分享有關仇穆、仇伊思想的外部連結。

臉書發言人表示:“自新西蘭恐怖襲擊案發生以來,公司團隊密切監管相關視頻及極端言論的傳播,迅速採取措施,遏制了仇恨性言論的進一步擴散。我們追蹤了所有相關視頻的源頭,從資料庫徹底刪除了所有網路備份。我們希望大家能積極舉報任何極端言論的散播。”

自2016年起,美國依隆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梅甘•斯誇爾(Megan Squire)就投身於極端言論分析調查工作。他的研究物件為全球最大的15個社交網路平臺,以仇穆、仇伊等內容為關鍵字,重點分析了此類思想的傳播是否得到了有效遏制。

斯誇爾表示,一般而言,這些平臺會在接到用戶舉報後刪除相關仇穆、仇伊以及散播伊斯蘭恐懼症的極端言論,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各個平臺都默許此類內容的存在。

菲力浦斯教授則表示:“對於這些平臺默許極端言論的初衷,我們不得而知,問題是,它們之所以作出這一決定,只是為了自身利益,它們與極端種族歧視分子有著根本不同,後者在宣揚、傳播一種意識形態,而它們只是為了錢。”

菲力浦斯教授還指出,縱觀社交網路,我們發現,在處理仇穆、仇伊言論問題上,不同平臺與公司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們為極端分子提供了開展“資訊戰”的絕佳平臺。

菲力浦斯教授直言:“最為古怪的是,對於社交網路公司而言,仇恨性言論似乎成了它們的搖錢樹。”

每當有針對穆斯林群體的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媒體的報導方式也極其有趣。媒體總是會將焦點放在襲擊者身上,對於受害者、遇難者,媒體只是一筆帶過。

對那些與這些恐怖分子持有相同思想與理念的潛在極端分子而言,這無疑是對他們的最好鼓勵,因為他們深知,效仿前輩們發動針對穆斯林的襲擊,終將揚名立萬。

與此同時,斯誇爾教授也指出,Facebook近期對FB小組及公共主頁作出的細節修改,讓那些極端種族主義者可以隱藏在更為陰暗的角落發佈更為惡毒的種族歧視言論,進一步加劇了仇穆、仇伊等極端言論的散播。

FB小組的一大特性,就是給成員推送類似小組,如此,極端分子的聯絡網不斷擴大,其隊伍也日益壯大。雖然新西蘭清真寺恐怖襲擊案爆發後FB官方表示將加大對仇穆、仇伊組織的監管,但是,此時此刻,“向伊斯蘭宣戰”“歐洲騎士反伊斯蘭軍團”等組織依舊存在。

極端民粹分子、民族分子、種族歧視分子總是披著小馬甲不斷開通新的社交網路帳號,肆意傳播針對穆斯林的假新聞,不斷加深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之間的隔閡,讓無數無知且無辜的普通非穆斯林民眾對穆斯林產生無端仇恨與敵意。

我們必須明白,這些網路水軍及組織的背後,暗藏著一個完整的經濟與政治利益鏈。

斯誇爾教授說:“我堅信,由於社交網路平臺對極端分子的迎合,此類平臺註定會迅速成為極端種族主義言論與思想的集散地。因為極端分子深知,通過社交網路,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傳播仇穆、仇伊思想。”

斯誇爾教授還表示,她目前正在追蹤並密切關注200多個Facebook反穆斯林組織,他們慣用的伎倆,就是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肆意傳播仇恨。

希琳•米切爾(Shireen Mitchell)是“終止網路暴力”組織的發起人,長久以來,她都在研究社交網路對暴力行為的促進作用。米切爾指出,選擇在網路散播種族主義思想的極端分子都對社交網路運作方式瞭若指掌,他們深知如何避開可能的風險,如何煽動民眾的憤恨。

此前,新西蘭清真寺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新西蘭政府採取嚴厲措施,對分享恐怖襲擊視頻、發表恐怖主義及種族歧視言論的網名採取零容忍措施,目前已有數十人被捕入獄,並面臨指控。新西蘭警方表示,這些網路暴民面臨最高14年監禁的懲罰。

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女士也表示,新西蘭政府將徹查社交網路對這起恐怖襲擊事件的渲染與宣稱,同時,新西蘭政府也將聯合其他國家一同發起對社交網路平臺極端言論的監管與打擊。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