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引領中東世界的未來發展-伊斯蘭之光

頁面載入中...

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 國際

讓科技引領中東世界的未來發展

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中東社會顯得與現代科技文明格格不入。縱觀全球,由於人工智慧、機器人學、網路、自動交通工具、3D列印、納米技術、生物科學、物質科學、能量儲存、量子計算等學科的突破性發展,所有產業、行業都在進行重構與重建。我們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即達沃斯論壇)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因為這場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與他人的交流方式。

蒸汽機、織布機等創新科技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進而歷史性地促進了社會、政治的發展,譬如城市化、大眾教育以及農業機械化等;第二次工業革命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社會模型與工作模式;而後,隨著電子科技與即時通訊的迅猛發展,我們迎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從而將整個地球聯為一體,並縮短了時間與空間之間的距離;第四次工業革命同樣也會帶來巨變,它必定會產生深遠影響,而它所帶來的社會與經濟體制變革將進一步加深科技對我們未來生活的影響。

要想確保中東地區有一個繁榮昌盛的未來,該區域各國政府與人民必須首先確定一點:他們計畫發展並努力適應新科技是為了真正滿足社會需求,還是單純地想要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簡單而言,我們不可以只專注于科技進步與經濟生產力,還要多多關注這些進步對本國國民、社會與環境的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依然在延續,為了引導地區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我們應當遵循四個原則。首先,我們應當把重點放在整個體制之上,而非某個單一科學技術。只有通過對不同科技、社會與經濟之間分歧的縝密觀察,一國領導人及其國民才有可能確定該國可能發生的商業、社會與經濟變革並對其作出準確預測。

其次,我們必須抗擊一種很普遍的宿命論——即所有發展都是註定會發生的。不論是某個群體還是個人,都應積極接受教育,都應有能力真正高效地掌控科技,而不是被科技所掌控。如果我們無法真正為了自身發展而去利用科技,我們終將失去我們的個人與團體發展力,我們也不會有任何理由繼續保持樂觀。

第三,當我們設計某種新科技與體系時,我們應當充分考慮到宏觀的未來,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任何變革。如果我們想要將科技變革融入到整個社會經濟體制中,那麼,政府、工業部門以及民間團體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要密切合作,否則,掌控我們未來的就會是外部環境,而非我們自己的決斷。

最後,社會與道德相關因素並不會成為需要我們克服的困難。中東地區各國所共有的價值觀應當成為發展該地區所有新科技的核心,如果我們利用高科技的方法會進一步加劇該地區的貧窮落後、人為歧視或環境污染,那麼,這些高科技就不會對中東人民發展自身有絲毫益處。如果我們對某種新型科技的投資能夠幫助我們最終打造一個更加安全、更加團結的世界,該投資才算是有理有據的付出。

任何利益相關者都無法明確指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我們的社會與經濟帶來何種變革,甚至相關政府也無力做到這一點。就其本身而言,商業組織必須營造一個有利於科技發展與部署的大環境,同時還要考慮到社會因素。

同樣,政府也必須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引導創新科技融入社會。政府決策者應當和那些引領科技革命的技術人員及企業家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至少要做到與他們齊頭並進。作為個體的我們,必須時刻掌握最新資訊,從而去理解科技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並採取相應的措施。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引領整個體制的變革,這個變革需要各方的密切協作。中東地區各國若想真正使本國經濟適應科技的發展,它們就需要去探索在公共領域與個人領域進行團結協作的新途徑,因為變革的步伐只會越來越塊,各方利益相關者都必須做到透明公開,從而讓社會各界都有能力去衡量每一次進步所帶來的風險與回報。

我們生活在一個錯綜複雜的時代,中東各國首腦及全球各地領導人都在呼籲我們做到大規模轉型,從而真正為了中東地區的未來而協同合作。如果我們想要避免科技給我們帶來任何反烏托邦式的結局,那我們就必須團結起來一起展望我們想要打造的未來。

【作者:克勞斯•施瓦布,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創辦人、主席。】

http://www.arabnews.com/node/997316/columns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