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苑綠地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沒有圍牆的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網絡    作者:敏洮舟
熱度6871票  瀏覽810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4年9月27日 16:56

沙甸是一個理想化的存在。     

暫新的春天(正月初二),沙甸的街道和空氣都是嶄新的。“穆斯林大道”上,陽光燦爛的有些耀眼。與路途上一素深沉的天色有關,驟見放晴,眼睛居然羞澀難開。    

“穆斯林大道”是一條長街,街東直通公路。我要說的是街西。踏上長街,從東朝西走,一條寬闊筆直的街道上,眼際中收不盡夾道鋪開的碧樹和花紅。我滿懷輕鬆地領略著,在我長久的經驗之外的這抹異色。     

內心裡與沙甸稔熟,源于沙甸清真大寺的落成。按說若要看寺,西北才是萬寺林立的薈萃之地。我曾遇到幾個國外穆斯林,便在甘肅的臨夏到三甲集之間盤桓浮游,久久不曾離去。我知道,這不滿一百公里的貧瘠之地,一裡成雙,三裡成十的宣禮塔和半圓穹頂深深地震撼了他們。臨走時,那深濁的異國眼眸在森嚴的寺門和高夯的圍牆上注視良久,最後歎口氣,背起行囊遠遠離去了。     

最早見到沙甸清真大寺,是在網路上。雖然局限在幾張小小的照片裡,可它奪人的氣魄卻讓我暗暗舉意,有生之年,它是我必去的行程。     

不是因為它造價昂貴,形貌雍容。而是因了那份卓然于萬寺叢中的獨異。     

獨異就在,它沒有圍牆。     

在我有限的經驗裡,寫寺的開端,永遠是圍牆和圍牆上的寺門。可沙甸大寺無門無牆,坦坦蕩蕩地裸裎在人的視線裡,卻忽然有了無從下筆的感覺,這感覺,其實是一種經驗或習慣,說的再大點,是某種思維。便如人在顛沛中行走的久了,就會適應腳下的坎坎坷坷。可適應絕不意味著坎坷已經消失。所以,在坎坷消失之前,適應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背後隱藏的是不再渴望坦蕩的精神危機。     

我可能慣於拐過圍牆,再抬腳跨入寺門。在如此一方坦蕩面前,我反而變的失措。      

一個人站在穆斯林大道的西盡頭,沙甸清真大寺的廣場,感受靜謐而端莊。不得不讚歎設計者的胸懷和眼光,權且拋開大寺主體構造的精雕細琢,只是在廣場中央隨意一站,背依巋然大殿,面前,一條開闊大道長長延伸出去,通向遙遠的東方,通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私下裡想,這裡面是否暗合了沙甸穆斯林心底隱秘而堂皇的舉意!     

回過身來,大殿豐碩的兩翼如一個寬厚的懷抱,將無數由東向西走來的人群擁納入懷,老人、少年、婦孺、遊客,隨性自由地散落在殿左殿右,樹下花前,生活就在寺中,抑或寺的本身就是生活,沒有森然的藩籬,沒有因襲的成見,一座寺,一個廣場,一種穆斯林的社區生活。這裡面,是否有著沙甸穆斯林更加廣闊的寄予和理想呢!     

習慣了耳邊新與舊的撕扯,正與異的攻伐。俯首低眉,不偏不倚的沉默,也會招致冰冷如劍的睥睨。哪怕你默默做著的並不是一己的事,在這道道如剔的眼神裡,你卻早已是個異類。他的門,他們的門,遠遠地將你隔離在外。     

斗膽預言,沙甸清真大寺,或將成為未來穆斯林社會自處和他處的一種願景,一幀範本。     

因為,它在形成之初便完成了穆斯林在中國苦覓千年的群體自覺——一份敞開胸懷的自信和開放。  

無門無牆,有心人隨腳出入,瞻仰思慕間,伊斯蘭變得不再“異質”,穆斯林的面孔也並非“恐怖兇惡”。那只是一群神情肅穆,有所敬畏的常人。

我們需要一種表述,正確和從容的。     

早春的沙甸大寺廣場溫煦而絢爛。遠遠的花苑之側,一個人影翩然走來,白色的紗巾籠罩著一襲黑色的長袍,黑白疏朗下的端莊奪盡了五彩花卉的嬌豔。走到跟前,友善地詢問我:“需不需要用些點心和茶水!免費的。”     

這才發現,遠處的花苑旁邊,有一個流動的餐車,上面擺滿了各種精美的糕點,看一眼,便覺胃口大開。餐車的周圍,三三兩兩圍滿了五湖四海、身份各異的遊客。我想,在中國星羅棋佈的各種景點上,這樣的氣度和姿態是罕見的。在這裡,在這群佩戴著“沙甸穆斯林志願者”胸章的年輕人身上,他們能感受到的除了溫暖之外,理應還有某種獲得真相的訝異。

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表述嗎?它滿含真誠,卻不獻媚;平淡適中,卻予人思考。     

穆斯林,一個被表述的群體;一群被西方國家恐怖主義者和其幫兇們歷史性摸黑的“異質”,在鋪天蓋地的被扭曲和“妖魔化”中窒息喑啞。於是,在無力做出任何辯駁的情況下,人們把隱昧著不可告人之目的的政治企圖奉為正義,把不義者精心塗抹下的猙獰當成了真相。    

真相瀕死之際,穆斯林,頂著這一美好稱謂的人,理應做出反應。哪怕一言一行,都應有正確表述的舉意。    

將一杯茶水,一塊糕點的意義拔擢到群體表述的高度上,自然有些浮誇。但起碼,這是民眾普遍覺悟的苗頭——肅清流汙,還原本真。只要不斷填柴加薪,勢必形成燎原的氣象。 

沙甸氣象,一個倏然而出的詞彙,充斥了內心和視野。對當前的中國穆斯林社會而言,這份氣象的呈現偶然且勢微,走向強健,需要的不僅是時間,還有這份氣象更多的感召。     

晚間與朋友吃飯,席間談及沙甸穆斯林社區的設計者,不覺訝異而嘆服。這一切設計理念的原始出處,竟在當地一群穆斯林企業家身上。     

窗外的大寺廣場坦坦蕩蕩,燈光與花影交錯,老人與孩子追逐,遊人停下身來,靜靜傾聽著悠揚的邦克。夜風微拂,說不盡內心平安喜樂。而中國的大西北,此刻卻冰封在一個肅殺的世界裡。     

遊思之間忽有意味,沙甸氣象的背後,隱藏更多的應該是一份啟迪。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清真寺
頂:269 踩:29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3 (135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2 (1270次打分)
【已經有3680人表態】
1004票
感動
880票
路過
846票
高興
950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